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
2022-12-13朱宏果重庆市开州区大德镇农业服务中心
文│朱宏果(重庆市开州区大德镇农业服务中心)
猪肉制品是我国农贸市场的重要商品之一,也是我国人民餐桌上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随着我国畜牧业技术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已成为主流养殖方式,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背景下,规模化猪养殖更受养殖户青睐。但由于规模化养猪场饲养密度较高,猪数量较多,若发生传染性疾病可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寄生虫病是由线虫、原虫、绦虫等寄生虫寄生于猪体内或体表,造成猪发病或影响猪生产性能的一类疾病,在猪养殖中较为常见。因此,在猪养殖中应做好猪寄生虫的防控工作,以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简述了几种猪常见寄生虫病,并根据养猪场的特点提出猪寄生虫病的防控建议,为规模化猪场的猪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
由于地区气候、水源分布、猪场养殖技术水平、饲料来源等因素不同,猪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种类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将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猪囊尾蚴病、猪蛔虫病、猪肺线虫病、猪肾线虫病、猪旋毛虫病、猪球虫病和猪弓形虫病进行简述。
1.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病原为猪囊尾蚴,该虫是寄生于人的有钩绦虫的囊尾蚴时期,主要寄生于猪的肌肉,有时可移行至脑、眼等部位。猪主要通过消化道摄入被有钩绦虫的孕节或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地面等感染患病,人食用带有囊尾蚴的“米猪肉”后可感染发病。患有猪囊尾蚴的病猪临床上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但生产性能会受到影响,出现症状的猪临床表现有营养不良、贫血、水肿、衰竭,当囊尾蚴移行至眼睛时可导致猪失明,移行至脑部会导致猪出现神经症状。
2.猪蛔虫病。猪蛔虫病的病原为猪蛔虫,猪蛔虫寄生在猪小肠中引起发病。感染猪蛔虫的病猪或带虫猪是该病的传染源,其粪便中带有大量猪蛔虫卵,污染健康猪的饮水饲料等传播猪蛔虫。易感猪通过消化道摄入猪蛔虫卵,虫卵在猪小肠中孵化,随后钻入肠壁进入血管移行至肝,蛔虫幼虫在肝中进行二次蜕化,后随血流进入肺部钻入肺泡进行第三次蜕化,随后进入气管和细支气管,通过黏液进入口腔,被猪再次吞咽进入消化道,最终到达小肠。蛔虫病对仔猪危害较大,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可造成仔猪死亡、形成僵猪,成年猪临床症状较轻。患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态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全身性黄疸,幼虫移行可造成猪出现咳嗽、神经症状、过敏症状等,部分病猪也会出现腹泻,有时粪便中可见虫体。
3.猪肺线虫病。猪肺线虫病是由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器官、支气管等部分造成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常引发猪出现肺炎症状,主要危害仔猪,可造成仔猪死亡。猪肺线虫的中间宿主为蚯蚓,猪可通过饲料或误食带有后圆线虫幼虫的蚯蚓发病。猪摄入后圆线虫感染性幼虫后幼虫钻入到肠壁进入肺、气管和支气管内发育,虫卵随黏液进入口腔后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泄出猪体外。成年猪患病后通常不表现明显症状,仔猪感染后可出现气喘、消瘦、贫血等,体内虫体数量较多时可极度衰弱死亡或窒息死亡。
4.猪肾虫病。猪肾虫病的病原为有齿冠尾线虫,该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肾,导致猪泌尿系统器官出现病变。有齿冠尾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可通过皮肤或被猪吞食进入猪体内,随后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等途径进入猪的肝,在肝中停留至少3个月,之后钻通肝包膜进入腹腔在肾停留,并钻通输尿壁形成一个包囊发育成成虫,在移行过程中停留至其他部位的幼虫不能发育为成虫,最终死亡。患病猪临床症状有皮炎、皮下结节、体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后背佝偻,影响交配性能,出现急性肾炎,尿液中含有絮状物等,仔猪发育缓慢,母猪流产、不孕。患病严重的仔猪可因极度衰弱死亡。
5.猪旋毛虫病。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为毛尾目、毛型科的旋毛线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肉制品检疫中的重点检疫疾病。猪感染旋毛虫与猪场内的鼠、蝇蛆等以及饲喂其他动物尸体等有关。猪感染旋毛虫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使猪的肌肉萎缩、肌纤维膜增厚,从而导致猪肉制品销毁以及病猪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人食用感染旋毛虫的猪肉后可出现肠炎、肌肉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器官肌肉病变、毒素刺激等引发死亡。
6.猪球虫病。猪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球虫属的球虫,如粗糙艾美耳球虫、有刺艾美耳球虫等,其中猪等孢球虫的致病性最强。猪球虫病常见于5月龄以下的仔猪,其他日龄的猪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或不表现症状。带虫猪和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中带有大量的球虫卵囊,可污染饲料和饮水等,健康猪只可通过摄入被球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患病。感染其他线虫或细菌病毒等病原的猪发病率更高。猪球虫病对仔猪的危害较大,患病仔猪出现腹泻症状,严重时排水样粪便,随后出现脱水症状,可导致仔猪死亡,康复的仔猪生产性能受损。
7.猪弓形虫病。猪弓形虫病的病原为刚地弓形虫,该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原。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有猪、犬、鸡等40余种动物。猪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弓形虫,如经皮肤或黏膜破损处感染、摄入弓形虫或通过胎盘垂直感染等。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可达42℃,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犬坐姿势、流浆液性鼻涕、皮肤有出血点或紫色斑块,母猪流产等。
二、规模化猪场的防控建议
由于猪寄生虫病通常具有传染性,因此极易在猪场内传播。规模化养猪场猪养殖数量多、密度高,若发生寄生虫病极易发生病原传播和扩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多数寄生虫病可通过疫苗接种、生物防控、药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性的防治,是一类可以提前预防的疾病,因此应做好猪场内的猪寄生虫的防控工作。
1.提高养殖人员对寄生虫病的认识。目前,我国养殖人员总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相关疾病的防控意识不足,不重视寄生虫存在防控工作,或对寄生虫病存在错误认识,如认为仅通过简单的驱虫工作后可以根治所有寄生虫病等观点。因此,猪场内人员应加强对寄生虫病方面的学习工作,提高防控意识,了解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猪寄生虫病方面的认识。相关部门和领导可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专业讲座,或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让养殖人员学习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猪场内猪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
2.做好猪寄生虫病原生物管理工作。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猪寄生虫病原生物管理工作是防控猪寄生虫病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切断猪寄生虫病原传播途径的关键。一方面,要防止猪寄生虫病原进入猪场,该方面包括动物管理和人员管理两个部分:动物管理方面,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入新猪,引入新猪后要隔离检疫后方可进场饲养,发现病猪要及时诊断和处理;人员管理方面,应将员工生活区和养殖区进行分离,相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前应做好消毒工作,接触病猪的工作人员应在消毒后方可进入健康猪舍。另一方面,要做好猪舍内的清洁消毒工作。对于猪舍内的养殖粪污应及时清理,粪污堆积或处理区应远离猪舍,在做好清洁工作后定期进行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猪舍空圈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还应定期更换消毒剂以防病原出现耐药性;对于猪舍内的垫草、养殖器具等也应及时清消毒,尤其是水线、料槽等;发现病猪应隔离饲养,并对病猪使用的圈舍、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分泌物或尸体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3.药物防控猪寄生虫病。目前,使用驱虫药是防控寄生虫病原主要的防控手段。每年应至少进行2次驱虫工作,可使用广谱的驱虫药进行猪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发现患寄生虫病的病猪时应隔离病猪,在确诊寄生虫的种类后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同群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但在驱虫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驱虫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防止出现错误使用现象,导致猪中毒或出现副作用。此外,不可长期过量使用驱虫药,防止寄生虫病原出现耐药性。
4.疫苗防控猪寄生虫病。目前,市场上可用于猪寄生虫病防控的疫苗种类极少,但相关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由于部分寄生虫病原对常用的驱虫药已表现出耐药性,严重影响药物防控寄生虫病原的防控效果,因此科研人员将研发重点关注于疫苗。疫苗防控猪寄生虫病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目前市售的猪寄生虫病疫苗种类十分稀少,相比于病毒或细菌性病原疫苗研发,寄生虫疫苗研究进展相对落后,但是相信随着对寄生虫病原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会加速相关疫苗的研发速度,从而为猪寄生虫病提供更有效的防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