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证引领,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基础课程教学
——机械基础信息化教学探索

2022-12-13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石仕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陈富标

广东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知识点

文/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石仕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陈富标

机械基础作为机械专业的入门专业理论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却相反,不尽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探索良好有效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专业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基础教、学不相当的原因

(一)课程内容因素,艰涩不讨喜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广泛,包括机械传动、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精度、常用机构、轴和轴上零件等内容;本课程概念名词多,原理多,内容繁杂,理论抽象。本课程非实习实训课,学校里机械基础的教具和设备也极其缺乏,可供学生动手的机会少,或是有些素材于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但是缺少系统性和失之实际或切身感触,学生容易学后就忘。

(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生主动性不高

中职学生大多为中考的失败者,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学习底子薄弱的同时,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中,机械基础课程因其内容复杂艰涩,容易造成教师主讲纯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理解能力受限,容易产生惧学、厌学和弃学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后续学习动力。

(三)不能学以致用,学生学完就算

以前的机械基础课程,学生好像就为应付期末考试,考前根据复习资料死记硬背,应付完考试就完,根本也不求理解,觉得本门课程毫无用处。

二、考证引领下机械基础教学方式探索

近年来,人社局取消了车工等技能考证,我们学校转以考机械课程专业证,涉及的理论部分重点为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这两门基础课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依托互联网技术,课前、课中、课后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注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考证为抓手,优化知识点,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效果。

(一)上好第一节课,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中职学生对自己、对未来都是一片迷茫,内心有许多不确定,如果一上课就给学生讲本门课程学什么内容,一大堆没听过的艰涩的内容,可能会吓到学生。所以,第一节课,笔者认为,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了解专业前景,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有个判断,让学生对学校的学习难度有个定心丸。所以,笔者会在师生介绍后的轻松愉快氛围中增加对专业、学校、师资、专业前景等的了解,展示招生视频、新闻、专业介绍等是非常清晰明了、快捷有效的;同时,课前笔者会从网络上搜索相应的资源、机械前沿的先进技术和机床设备等,摘出某部分重点细致分析讲解,让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对学习之后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迅速地建立学生在本校本专业的学习信心。

(二)利用信息化资源,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机械基础内容广泛、抽象枯燥,但是又是专业基础重点课程,必须让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明确的认知,所以上好绪论课程是关键。绪论介绍了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所以必须要有充分准备,备好充足的素材(图片和视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注意力,开启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比如展示生活实例图片汽车、手机、机床、机器人、古今中外生产历史等,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原来机械离自己很近,从而增加学习的欲望。信息资源准备好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方式其实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借助我们学校配备的希沃教学一体机,笔者将相关素材制作成小游戏,在教学中让学生上来“玩游戏”,比如用最快速度找到机构,让学生在游戏中提起兴趣,增加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求知欲。

(三)巧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程内容,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一切知识和力量的源泉。唯有兴趣,才能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和活动。特别对于抽象艰涩的课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坚持学下去,也比较难学好。笔者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教学内容推进,要简单易入手,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

如机械传动部分,从简单的带传动、链传动入手,引领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机构,播放带传动链传动的应用视频,结合自行车和机床挂轮箱,从最简单常见和容易理解的传动机构入手,让学生能听得明白,学得清楚,从而保持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同的游戏方式,比如找寻正确的机构设备、不同的轴的应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将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采用知识问答、华容道、速度大比拼等游戏方式,又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比赛竞技,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

2.根据教学需要,巧用信息化手段,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够用原则

机械基础内容太过广泛,涉及面非常多,其中工程力学和液压传动部分很多时候需要另开一门课程才能更好地讲透。结合机械专业课程考证知识体系需要,笔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不讲工程力学和液压传动内容,增加材料和公差知识,并且对章节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顺序如下: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轮系——平面连杆机构——轴——轴上零件(螺纹、离合器和制动器)——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精度——极限与配合。这些章节内容,利用科组团队的力量,利用所找到的网络资源,与之有效整合,串联成一体,开发出一套教学所用的课堂资源,比如课件、视频和游戏等,适合在课堂上应用;整理课后资源,制作成微课等,利用学呗平台、学习通平台等,让学生复习巩固。

3.根据学习内容,研究切合学生的兴趣点,找寻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比如在讲解各种机构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接触过的相应机构实例,充分启发,调动大家的思考,分析其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的视频实例学习,佐证学生的回答,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该机构的组成、类型、特点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其中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和专业术语,再重点突出分析。又如在讲工程材料时,对于金属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材料,学生容易铁、钢不分,铁碳合金相图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何来。所以在讲课之前,先给学生观看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有实验,有类比,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铁碳原子和结构这些微观世界的东西,同时又有古今炼铁(实质为钢)对比,让学生了解钢铁的炼造过程,了解热处理方式、铁碳原子排列结构、碳含量对钢铁的形成、其他元素如锰硅等元素和含量对钢的种类和影响等知识,在讲到相应的铁碳合金相图、热处理、钢的牌号和应用时,学生能够迅速对上,兴趣盎然,自然知识点也能更好地理解接受。

因此,图片、图例、视频、实例、演示等多种方式的选用,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当然,这其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素材和课堂设计,同时,也要不断地反思。

(四)考证引领,重用信息化,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用

一般来说,繁杂艰涩的机械基础教学,即使凭着兴趣,当时学完,不去回顾,根据人类遗忘规律来说,其实很容易就忘记。理论性的东西,学生容易遗忘,不上心而又不用的东西,更是容易雁过不留痕。所以,我们科组教师研究近年来的机械专业课程考证题型,根据考证中相关的内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特别突出考点内容重点分析,在不打扰学生兴趣之下,考点和专业知识点相结合,将之放入学习通等学习平台,通过特定时间的开放学习,让学生在手机上学习,复习巩固,重点掌握,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以致用。

比如金属材料中,铁碳合金相图不易理解,对其温度点和析出线更是不易记忆,热处理具体应用可能不能全面对应,这些其实不用过于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学生能够有个大概了解,理解碳含量、温度对钢的重要性即可,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理解材料牌号代号,能够区分工具钢、结构钢、铸铁等类型,能根据牌号分清该材料所对应的应用场合和实例,脑子里对应得上机械设备或生活常见实例,足以应付考证,实际上掌握这些也就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大,效果也更好。

(五)运用思维导图,搭建系统知识体系,助力课程考证

机械基础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纷杂繁多不易记忆,到考机械证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太过庞大空泛,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所以,在每一章结束后,笔者会借助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在教师有意识地引领下,先从关键词入手,再添加结构支架,让学生梳理章节知识点,运用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自行画出思维导图,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将章节知识印在心中。在教学后期,进行考证复习,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梳理章节知识点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将一本书有关的内容慢慢串起来,帮助学生明确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也让学生对考证更有底气。在如今的信息技术下,学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下载一个思维导图APP如GitMind,功能齐全又易用还好看,非常方便编辑和查看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通过学习通平台或微信群上交作业即可,简单快捷,充分助力课程考证。

三、结束语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也更需要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多方面多素材展示,设计成学生能动手参与的环节或点,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保持学生的兴趣点,同时教学的内容也要优化设置,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不必追求过多过深过全,结合考证,保证重点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习兴趣在,投入精力也情愿,学习效果才能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调试机械臂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简单机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