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2022-12-13王晓辉
王晓辉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几年,猪瘟、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等病毒性传染病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对生猪养殖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对猪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作了详细介绍。
1 几种常见的猪病毒性传染病
1.1 猪 瘟猪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的特征,会对生猪养殖产生巨大的影响,前期发病症状以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为主,后期会出现猪体温迅速增高、腹泻的现象,耳朵等部位会出现颗粒状斑点,如果怀孕的母猪感染猪瘟,则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很容易出现死胎、畸形等情况。
1.2 呼吸道综合征呼吸道综合征为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一般表现在猪体温迅速增高、食欲不振、呼吸短促等现象,怀孕母猪会产生死胎、畸形、流产的情况,这类病毒病主要是高致病毒株引起,在后期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变紫等症状。呼吸道综合征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疫苗等手段进行防治。
1.3 蓝耳病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生率传染速度快,怀孕母猪感染之后流产较高,会对生猪的肺部产生严重损害,根治可能较小。据统计,该病引起的母猪流产率与早产率较高。若母猪未出现流产,则会出现死胎或产弱仔等情况。种公猪感染此病会出现死精子多、精液稀薄的症状,活力大幅度下降,配种率低下。
1.4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共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当猪患口蹄疫时,前期会在猪被毛较少的皮肤上发现有大量的水泡及水泡破损造成皮肉组织溃烂,由于这种这种水疱要发生在口唇部及在猪蹄上,因此称其为口蹄疫。仔猪感染口蹄疫会引发猪的心肌炎,进而导致大概率的死亡,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对该加强病的防护措施,及时对猪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疫苗要选择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以保证猪的健康。
1.5 猪流感猪流感的发生无季节性,猪流感在不同类型的猪会表现不同的特征,母猪和仔猪由于抵抗力较低,其患病几率会更高,仔猪的死亡率通常会高于其他类型的猪,在患病初期,猪会有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养殖人员若发现猪有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对其采取药物治疗等措施,帮助猪降低体温,由于猪流感是一个长期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即使猪的病态特征已经减弱或消失,养殖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猪的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1.6 猪病毒性腹泻该病主要在冬春发生,且80%为仔猪,患病初期会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但体温没有明显变化,治愈时间较长,治愈后的猪发育缓慢,严重影响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所以对该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加大对养殖场日常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日粮的科学搭配,提升猪的抵御能力,尽可能采用自繁自养模式,利用基因优势,降低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此外,还要认真落实上级防疫部门下发的防疫工作部署,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要对病猪及时隔离,并每日对其进行健康情况以及体温的监测。做好紧急消杀,若发现传染病有扩散或者交叉感染的趋向时,要及时对养殖场进行封锁,以免其他健康的种猪出现问题。要加大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不同的技术对传染病进行净化处理。此外要根据传染病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根据耐药性的不同进行增加或减少,并选择使用药剂还是联合用药。在停药后的2~4周内,还要继续观察猪的健康状况,以免出现传染病复发的情况,若药剂在使用中效果不够明显,则要根据猪的情况更换药剂,将药混入到饲料中,对猪进行喂养,以此缓解传染病对猪的影响。
2 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2.1 抑制病毒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传染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抑制和杀灭病毒,减少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减少易感动物的感染几率,由于不同试剂的抑制成分不同,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可分为直接抑制与间接抑制。直接性抑制病毒指在病毒繁殖过程中进行阻断,防止病毒进一步感染,可以通过中药剂槟榔等作为药引,使其与病毒充分结合,防止病毒扩散。间接性抑制病毒是通过寄生病毒细胞、抑制病毒繁殖等方式阻隔病毒,通常会同时对猪用中药辅助,提升猪自身的防御机能,达到抗病毒的目的。猪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以通过对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对确诊的生猪隔离,以防出现交叉性病毒感染,要对生猪及时接种疫苗,有效降低生猪产生猪瘟的可能性。
2.2 切断传染源大多数传染病速度较快,因此对防治手段要求极高,可通过血清学检测确定传染病种类。常见的血清诊断有血清中和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养殖场要确保同一养殖场的基因缺失苗是同一种,避免不同弱毒株结合后产生传染性较强的变异毒株。对传染病较为严重的养殖场,政府要及时采取手段,对养殖场病猪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在药物选择及药量方面严格要求,必须使用国家批准合格的正规生产厂家药物,用药剂量要符合药物说明标准,禁止对病猪擅自使用药物。猪饲料要对生产日期以及使用有效期的检查,避免生猪使用已过期的食物,对其健康产生损害。在养殖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生猪相关健康指标记录并归档,了解生猪健康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常见猪病毒病的防控
3.1 蓝耳病预防猪蓝耳病,最好的方式要提升猪的抵抗力,对蓝耳病的防治可采取在猪日常的饮用水中添加足够的电解多维,以提升猪的饮水量,增强猪自身的抵抗力,要尽可能减少抗生素以及药物的使用,以免产生药物残留,发病的前期一定要少用药,若猪没有明显的缓解,则可以选择用一些抗生素控制传染病的发展。由于养殖场防疫意识的提高猪患传染病的几率也在逐年降低,但相关部门仍要及时做好不同传染病的治疗方案,将蓝耳病等传染病阻隔在初期,以降低蓝耳病扩散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监督与管理,养殖场在选择场地时,最好选择通风性较好,相对独立的地区,并对养殖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实行全面的进出跟踪制度,对进出养殖区域的员工要及时消毒以及信息登记,。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利用有效的管理,降低猪发生传染病的几率。此外,很多养殖场都是小型且开放式的,对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加大管理力度,对所有人员进出登记。
3.2 猪瘟消除猪瘟传染病,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够达到,养殖部门首先要按照标准及时对猪接种疫苗,进一步降低猪瘟病毒产生的可能性,此外,要对带有病毒的猪及时处理。在接种疫苗时,保证疫苗接种的质量,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对猪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对出现问题的母猪及时淘汰,并用健康的种猪替换,做好猪瘟的净化措施。此外,还要时刻保证猪场的清洁卫生,由于猪瘟的净化是长时间以及大规模的措施,因此要在净化的基础上提升养殖场的技术手段,以此提升猪瘟净化的成功几率。
3.3 伪狂犬病及猪流感伪狂犬病是可以利用日常管理进行控制的,通过接种的疫苗有效管理,降低伪狂犬病发生。近年来,通过疫苗技术的不断加强,对伪狂犬病的预防效果非常明显,很少会发现伪狂犬病发生。此外,猪流感病毒主要是在春季以及冬季较为活跃,因此必须要加强日常管理,对猪圈及时通风,降低病毒的出现。
3.4 其他预防方式为有效防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必须从科学饲养管理入手,如落实“全进全出”制度、做好物品和人员管理、优化饲养环境。为落实“全进全出”制度,养猪场需要开展分群分点隔离饲养,在猪全部出栏后进行彻底清扫、干燥、消毒处理,需进行2次刷洗和3次消毒。要重点关注病毒性疾病的控制,如猪蓝耳病、猪瘟、猪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必须重点预防,这类病毒性疾病的病原毒力强、变异快、病症复杂化、病原多元化、危害严重等特点也需要引起重视;要加强健康种猪群建设。在阳性猪发现后,需第一时间淘汰处理阳性猪与病猪,同时加强对剩余种猪的诊断与监测,通过消毒、淘汰、监测、免疫、清群等措施实现种猪群净化,后备种猪并群的严格控制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做好健康种猪群的建设。保健预防也能够在猪病毒性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在猪群不同生产、生长阶段科学编制保健预防计划,实现猪群的抗病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