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结核病的综合诊断及防控措施
2022-12-13次登多吉
次登多吉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西藏那曲 853500)
结核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为了降低牦牛结核病发病率,相关部门应引导养殖户正确认识该病的危害,指导养殖户每天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为牦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牦牛健康养殖。
1 流行特点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一旦现场出现患病个体,病牛便可以当作疾病传播源,通过粪便、痰液等造成水源、空气等受到污染,危害到其他健康牦牛的生命安全。牦牛结核病主要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菌,然后伴随着病牛咳嗽等动作排出体外,空气中漂浮着很多飞沫,不仅对健康牦牛有着巨大危害,甚至还会对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带去隐患。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牦牛结核病表现出散发性等流行特点,再加上现场没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人员忽视定期清洁、消毒重要性,在较小饲养密度等现状下,这些都是引发牦牛结核病的根本原因。
2 诱发因素
2.1 牦牛结核病防控相关技术研发进度慢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包括多种类型的动物疫病,在基层防疫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会面对大量免疫以及检测的目标,无形之中给人员造成了巨大工作压力。特别是牦牛结核病疫情检疫工作,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地区较差养殖现场环境以及较大工作强度等,导致人员会出现不愿意检疫的问题。另外,针对结合分枝杆菌来讲,主要特点表现为较慢生长速度、较长病程以及持续性等方面,通过人工防止难以准确复制病例,再加上行业内还未能推出先进有效的评估标准,这些都不利于行业人员具体防控技术研究,因此也就造成了地区牦牛结核病频发危机。
2.2 养殖户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属于慢性传染病范畴的牦牛结核病,虽然有着较强传播性以及感染性特点,但是一时之间不会出现大面积发病现象。针对刚刚患病的牦牛个体,通过临床手段不会检查出特异性症状,也就是借助人类肉眼并没有发现直观的疾病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防控信心。正因为较差牦牛结核病防控信念,极大制约了地区疾病治疗速度与效果。
2.3 近距离身体接触
当下我国各地区牦牛养殖过程中,现场人员并没有与动物保持适当距离,在较近身体接触的现状下,给牦牛结核病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我国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牦牛作为群众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方面,人口对感染牦牛结核病存在较大危险性。
3 防控方法
3.1 科学利用诊断检测技术
3.1.1 细菌学检测方法
为积极做好牦牛结核病防控工作,前提就需要人员学会科学利用现代化疾病诊断检测技术,先从细菌学检测方法入手。涵盖涂片抗酸染色法和细菌分离培养方法的细菌学检测手段,首先分析涂片抗酸染色法。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显微镜,直接对涂片抗酸染色体进行观察即可,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待提升,甚至还会发现一些假阳性;细菌分离培养方法以病牛痰液等分泌物为主要病料,培养8 d左右会发现20%的失败培养病例,因为人员全程与活菌有着较近距离,可能会诱发一定风险,在检测时还需要酌情选择。
3.1.2 分子生物学方法
通过较长时间发现,工作人员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体现出较强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等优势,作为当前深受行业人士请来的新型检测工艺,常见的有核酸探针、PCR和DNA图谱等手段。正因为此种方法比较先进,需要准备好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再加上相对检测方法比较复杂,必须要求人员具备良好专业素养,而且也应该前提做好实验室清洁,像地区基层研究工作不适合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我国某位学者在研究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时,为更好建立完善牦牛结核病检测机制,在序列IS6110基因科学插入了牛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通过序列引物的规划设计形成了专业PCR检测体系。结合分支杆菌复合群中存在着IS6110转座基因,在分枝杆菌属其他菌种中不存在,因此利用该序列作为扩增靶序列,可以将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细菌区分开来。
3.1.3 免疫学检测方法
针对牦牛结核病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DD皮内变态反应与IFN-γ体外释放试验两种手段。
当前行业人士进行牦牛结核病检测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就是PD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工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科学技术,不会对人员操作水平有过高要求。但是在持续检测过程中,面对较大检测任务量以及现场外界等多方面因素,会对检测结果构成一定影响,这就决定了PD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较差敏感性等缺点。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某些寄生虫病和药物作用等非特异性因素均可造成皮内变态反应假阳性,但是非特异性因素形成的体液有着较差免疫能力,所以IFN-γ体外释放ELISA试验能够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对IFN-γ体外释放试验工艺进行分析。相比较上面分析的试验工艺,IFN-γ体外释放试验方法能够表现出较强敏感特点。
工作人员采集被检测牦牛的血液,在细菌培养以及相关反应观察过程中,减少最终检测数据主观缺点,尽可能降低人员负担,在快速检测流程中也能够获取到精确性的结果。工作人员使用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疾病检测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呈现阳性检测结果的牛,经过后期扑杀剖检却未能发现病理特点,再次经过检查不会断定为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错误扑杀率,对养殖户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损失。如果能够利用FN-γ体外释放试验能够很好避免此种现象发生。
3.2 加强宣传教育
防疫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增强牧民的防控观念,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促使全体养殖户都能够深入掌握牦牛结核病相关知识,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出现率;秉持科学的养殖观念,定期做好消毒与清洁。针对患病个体生产下来的牛犊,在现场消毒时可以使用来苏儿、新鲜石灰乳、漂白粉乳剂等,每一种消毒剂需要控制好添加剂量反复使用,降低牛犊耐药性的形成;对病牛生存的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及时清理现场粪便以及其他排泄物,尤其是出现死亡病例的现场,第一时间集中处理病牛并进行无害化操作;养殖户可以1个月进行2次全面消毒,有效预防并抑制牦牛结核病的出现;通过专业检测手段对疑似病例进行检疫,一旦发现阳性个体,可以使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3%苛性钠溶液或10%漂白粉立刻实施彻底消毒,进一步减少疾病对其他健康群体影响[1]。
3.3 培育健康种群
制定全面性牦牛结核病防控机制,加强防疫与隔离管理力度,引导现场人员能够与牦牛保持适当安全距离,减少人畜传播的危险;坚持精细化原则,做好现场所有牦牛群体监管活动,尤其是刚刚出生的牛犊应该与母体分离饲养。
在牛犊喂养过程中,必须要求养殖人员把控好牛初乳的质量,刚开始可以先使用哺乳消毒乳汁等进行为期5 d的干预饲养;被检测出阳性的牦牛个体,可以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分批进行淘汰;遭受隔离操作的病牛需要强调临床检测重要性,如果地区防控卫生条件良好,必要时可以进行专业的细菌学检疫;如果养殖户发现疑似患病个体,第一时间隔离并采取相关检疫,因为一些检疫方法存在较大误差,人员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检查,最终诊断为阳性个体不能放回到现场中,应该及时分开化饲养观察情况,以免对其他健康群体造成影响。
针对前期不健康但是经过治疗后已经健康的牦牛个体,养殖户可以第一年间隔3个月检疫1次,直至无阳性牛出现。然后1~1.5年定期检查3次,务必保证所有结果都是阴性,20~30 d、100~120 d、160~180 d分别进行一次检疫,当发现所有结构都为阴性时可以与其他健康群体正常喂养,但是发现阳性应该及时淘汰,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3.4 制定有效的防控与净化计划
最有效的牦牛结核病防控方法就是明确疾病流行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疾病防控与净化计划[2]。所有参与人员提高疾病防控信念,持续钻研疾病病理以及流行等特点,开展较大覆盖面积的采样活动,综合手中掌握到的情况制定并落实防控方案;在牦牛放牧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动态化管理,不能出现无序流动现象,通过建立健全追溯机制实施区域化健康监管;不断调整并更新疾病法律方针,引导全体群众都能够全身心加入到牦牛结核病防控工作当中,加强防疫部门、行业专家以及地区政府等联系,全面做好牦牛结核病防控工作。
3.5 推进治疗工作进行
通过及时治疗能够尽量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经过专业检疫诊断为阳性牦牛个体,人员需要准备好链霉素、异烟肼(雷米封)、对氨基米杨酸钠,组织个体实施有效治疗。虽然不能保证彻底根治,但是像刚刚患病的牦牛个体,也能够起到一种保护身体的效果,但是整个治疗过程不仅需要投入较大经济成本,甚至也需要经历较长的治疗周期,这是当前部分养殖户不愿意积极开展治疗的根本原因;针对开放性饲养的患病个体,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情况严重者理应立刻淘汰。期间需要组织彻底消毒,准备好5%来苏尔或3%甲醛液对一些角落等进行清洁,避免病菌大量传播[3]。
4 结论
牦牛结核病还不能彻底治愈,前期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深入了解牦牛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疾病防控,尽可能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程度,促进养殖场牦牛健康生长,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