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计概论课程嵌入思政教育的教学研究

2022-12-13熊欢李玉彬

西部皮革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论工业思政

熊欢,李玉彬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423419)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以高校东莞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总学时32,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大一入学第一学期必修基础课程,属于概论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设计概论作为一门设计类基础课程,需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同时嵌入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责任、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产生影响。

1 专业定位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又称工业产品设计,简称ID。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就其定义而言,工业设计旨在构建产品,为用户服务的产品,批量化、精细化、安全化生产的产品[1]。而设计概论是学习工业设计前的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工业设计概念,并区分工业设计与平面、环境艺术、动画、服装、数字媒体等设计方向的不同,从工业设计的概念与特征出发学习设计概论课程,才能更好地结合专业进行学习。

2 设计概论课程建设重点及方式

2.1 细化内容与结构

设计概论是工业设计学科基础与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构建创新思维,将技术、艺术、美学等交叉融合,并关注当下社会中的时事热点问题,创建有规模的设计学体系,为建设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新、创造。将设计概论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出发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后续学习工业设计其他课程成为设计实践的落脚点[3]。

细化设计概论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主题分8 个章节内容,将思政教学嵌入每个章节之中,让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多元化、综合化、形象化。对设计的发源、方法、赏析、意义价值等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设计概论方面知识,还应让其了解设计美学、历史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不同交叉学科间的关系。

2.2 理论结合实际

对刚进入大学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来说,对所学专业了解认知有限,对专业方向处于模糊状态,对工业设计专业专业的认知也较浅薄。所以学习设计概论课程让学解决专业上的困惑。设计概论为工业设计大一第一学期基础课程,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树立正确的工业设计专业思想,培养独立的设计思维方法,了解工业设计领域所涉及的基础概论,为后续大学课程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课堂中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增加课堂专业与交叉知识和课堂互动性,增加学习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3 探究的新的教学方法[4]

在工业设计专业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提前与有经验的教师探讨课程教学设计,并及时参加各项教学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学会灵活应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创新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可差异化、均衡发展。

教学上运用企业微信直播端、超星尔雅、慕课等多个线上平台的辅助教学方式,通过传统板书与多媒体平台教学结合,不仅用文字去表达课堂还采用案例视频、直播回放、线上作业、慕课名师学习等多手段教学方式,达到1+1 大于2 的效果。通过多手段教学方法,不仅探究了新的教学方式,还能更加全面展示教学方法。通过结合线上平台直播、录播、回播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够巩固的知识点可在课堂之外进行再次学习或复习,也可在线上学习端进行课后互动,如在超星尔雅平台布置作业及回收答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互相评阅及留言,便于学生进行互动式、兴趣式、主动式学习和探讨。

3 课程思政的建设

3.1 中国设计的积淀

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建设之中的设计与文化、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积淀,首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其次是中国艺术设计的发源与传承,传统的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精神之间的作用和传承,注重文化发掘、文化积累与文化传承,把中国设计与中华文化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融合、互相成长。

高校工业设计的基础课程注重中国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是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课程文化建设,把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融合一体,将中国精神、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设计相互融合,彼此影响、相互成长,引导学生对中国设计的发掘与积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3.2 设计中“民族性”的建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且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尊重不同文化的历史,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传统需要我们用百花齐放的姿态去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美。不仅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设计也有着大量以文化为主体的设计方式,我们要学会站在国际视野,取其所长,引领中华文化与中国设计。在设计的“民族感”构建之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并且通过四有自信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出民族自信,从而建立专业自信和个人自信。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专业目标和信仰。

4 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嵌入点

4.1 思政元素的嵌入

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学习内容、知识点、疑难点、知识目标等中发掘思政内容,进行知识模块构建,从广义上延伸,深度上拓展,进行交叉融合发展。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要把握“专业思政”的理论和目标,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以引导为关键,以融合为核心枢纽把多条思政思路的线索与专业知识融合,把课程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嵌入其中,不牵强附会,不强搬硬套,形成专业建设思路。

以高校东莞城市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如本文第三章所述,该课程共分为8 章节;分别以设计的历史、设计的特征、设计的思维与观念、设计的范畴与形态、设计师与设计方法、设计的批评与语境、设计的文化、设计的未来等8 个章节展开,每个章节内容下有若干小节的内容来支撑。第一个章设计的历史,嵌入思政元素以设计中历史文化与设计的关系,讲述中国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中国设计的起源、发生与发展。第二章设计的特征,嵌入思政元素以设计的艺术特征和美学尺度、设计的科技特征和科学尺度、设计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展开,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课程导入,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设计的进程,结合视频案例分析、讨论论述等开展;第三章设计的思维和观念,嵌入思政,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设计观念的建立,讲述正确的设计思维对于设计师的意义。第四章设计的范畴与形态,用设计的不同,嵌入思政元素,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与设计观念的形成;第五章设计师与设计方法,以设计师的素养与职责,设计的方法展开,嵌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设计概念的建立,培养其对于设计素养、设计职责的构建,做一名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文明和谐有益的设计师。第六章设计的批评与语境,用差异化案例举例,嵌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作为设计师的角度对差异化设计进行批评,选择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判断;第七部分,设计的文化,这一部分与思政元素紧密相连,讲述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与互动及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第八章设计的未来,结合第七章讲述现代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与冲击,嵌入思政元素,讲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畅想未来发展。总共8 个章节,求同存异,从每个章节从不同的知识点出发,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拓展设计概论课程的深度与意义。

4.2 正确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的嵌入

设计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的工作,所以不仅要掌握艺术的相关知识,后续还需要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拓展实践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素养与价值观。设计概论的课程从必备专业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嵌入,将课程思政真正进入课堂,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培养后续力量。将设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正确的设计核心价值观引出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现代设计师的职责和意识紧扣思政教育主题。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后续设计从业人员的后备力量,从个人能力、素质、道德规范等正确的价值方向,要求其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设计从业者的个人能力态度的精神表现,是要求设计从业者对设计作品细致刻画、精益求精的表达。学习工匠们善于用自己的工具对作品进行细致制作,从每次制作之中获取经验,并不断积累经验,享受并升华自己的制作作品的过程与成果。在教学设计中的设计实践,好比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投递比赛作品,其实这是一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设计实践的操作方式,学生通过设计到作品的表达,从头脑风暴的想法到实际作品的呈现,每一次参赛都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参赛的实践方式好比工匠精神的实践与运用,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对自我与作品进行不断提升,不仅要学会观察优秀设计案例,还需要对市场需求与用户进行调研,从内至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4.3 课程素材与中国文化的嵌入

课程素材通常由教师进行传播与呈现,应引导学生对设计素材进行搜集,用头脑风暴、问卷调研、田野调查等不同方法进行素材的整合。拓展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学会做一手资料的研究,通过研究实地人文情怀、民族文化、美学艺术等,以小见大,将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意义结合起来,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用中国文化结合现代设计,将人文与国家精神相结合,可融入至工业设计的理念之中,通过精神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结合,达到人文情感与中国情怀的更好融合。

首先在思政教育融入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传统,了解传统设计。以及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通过研究设计与文化,生活方式与设计,文化与传统的关系,挖掘不同的传统文化,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播优秀文化,将设计作为文化传承与延续传递的桥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巨大的灵感源泉,无论是从设计形式还是精神内涵,传统文化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启发和帮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5],文化的丰富性是我们依托的源泉,通过研究设计与文化,文化与传统的关系,强调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与文化传承精神,强调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之中的影响。

4.4 视野导向与创新设计的嵌入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者与从业者,不仅要传播国家传统文化也应站在国际视角,从人文关怀、地域文化、概念设计、文化差异等方面展开设计构思,拓展设计视野。设计行业作为前沿学科,教学思维与案例应实时更新不断迭代,走在国际前沿,只有思想前言、思维拓展,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

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要求教师与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善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维护设计原创的基础上,从设计概论这门基础专业课出发,将工业设计产品创新创意思维嵌入学生的脑海之中,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设计目标。具有国际视野导向的创新创意设计是设计持续发展最大的动力源泉。

5 总结

设计概论课程阐述设计的基本设计概念、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设计内涵。是工业设计基础也是设计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课程不仅有设计的专业修养与内涵,还有中国文化、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将设计从业者的正确价值观和以及职业态度紧密联系一起。设计概论嵌入课程思政从“设计以人为中心”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思想、有担当、有正确职业价值观的设计师为目标。

猜你喜欢

概论工业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