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与研究
2022-12-13闫昌凤
闫昌凤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当今强调要全力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美育,强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要着力形成德智育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结构,建立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度,要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从而整体提高和完善学校的美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的重点任务,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继承中华美育精神,顺应青年一代发展需要,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把美育事业同步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1]。新时期的艺术教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充分契合课程思政理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意识。
1 艺术设计专业当前现状
艺术类高校观念方面都比较开放,自身的时代特点也突出,阶段时期特点是比较突出,但是其自我认识上的两面性特征也突出,这会增加院校的管理与教学的困难。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政教育和科学管理,不仅会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整体发展。
1.1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独特性
艺术类专业是个边缘学科,因为设计专业的特点,所以更需要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有创造力,更需要创造性的知识,更需要的是新鲜活力。因为艺术类学科的特点[2],教学活动又分为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内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是包括专业考察、艺术考察、色彩写生、古建筑速写、实习等项目集中进行的实践性工作,课内实践环节则指的是对不同项目的调研、实践、讨论、作业等环节。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为实践性教学,比实践课更要重视理论学习,但由于对技术性的东西往往要自己探索,在设计专业课程中严重缺少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学生思想品德上的约束性和社会责任心都较差,没有很好地运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理念去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没有为祖国建设、为人类发展作出牺牲的远大目标和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在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中就必须加入对专业思政知识的传授,在带动学生实际技能发展的同时,也引领他们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价值理念、人生观。
1.2 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脱节现象严重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仍然没有摆脱高中的思维模式[3]。此外,思政教育与社会政策密切相关,但与艺术没有密切联系,在艺术设计类领域,教育科目通常侧重于理论和艺术技能的研究,往往忽视了思政教育的研究,这就导致了艺术设计类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性相对较低。同时,艺术设计类教师往往缺乏政治理论知识,故在教学过程中,导致两者之间的严重脱节。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类教学的融合还处于萌芽阶段,难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3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体系还有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中央陆续发布了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部分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科也由此开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摸索之路,但整体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不仅仅因为教学主体的主观问题,还在于教学方法亟待完善,教学评估系统依然没有系统化和科学化。导致艺术设计类学科老师也无法切实掌握课程、课堂目标等,也限制了深化学术思想和政治议程的步伐。
基于此,学校有必要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学科的课程教学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使课程思政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立足社会、根植于群众、深入生活,培养全面科学的艺术美学观与创造观念,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人文素质,从而提升艺术自信。
2 将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的意义
2.1 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
在我国近五千年的社会发展演变历史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学生在学习艺术美、感受艺术美、解读艺术美、传递艺术美的过程中,领悟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绚丽多姿,是对学习者自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认同感的增强,是对学习者中华民族自信、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把思政教学的内涵有机渗透到艺术教学的整个流程中,就可以更加增强了艺术类大学生投身思政教学的兴趣与激情,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价值观与素质,达到“以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成效。
2.2 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
艺术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艺术家的辛勤奉献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一切艺术作品的形成都需要艺术家坚持不懈的奋斗,而且要有很高的责任心、使命感,是具备工匠精神才能完成的。从艺术作品的学习中,体会作品的精髓,体会艺术家坚忍不懈,培养自我的匠人精神。
2.3 培养文化传承精神
长期以来艺术类教育注重专业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强调专业知识的训练,而忽略了人文学习与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学校教师在过度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政治意识、价值观、素质等方面的养成。在艺术教学中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哲学理论、艺术原理,教师根据艺术学科特色,将思政教学和艺术教育的内容有机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兴趣和激情,引领艺术类专业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创作出了更富有社会性、人文性、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3 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创新方法
3.1 丰富创新教学手段,打造艺术设计类专业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课堂
结合了案例教育、情景教学、体验式教育等方法[4],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展开思维并达成理解目标,以最有效的“课程思政”为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了艺术设计类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打造一批融入思政元素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试点课程,如专业基础课中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专业必修课课中的“广告设计”“产品交互设计”“微电影创作”等。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中发现价值观,内容包括:思政教育的知识点、我国的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大师的道路、教育历史、大师的经历,甚至是提出了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与难点,思考解决办法,从而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倾向等,多维度地分析引导,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
3.1.1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在设计类课程中加入了爱国教育,以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忠贞与热情。在基础课上,例如《色彩构成》课程中的色彩认知章节中,“红色”使人想起了革命,因为革命的胜利是用无数血换来的,在教学中贯穿了革命历史故事,并加入了爱国教育内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红色的象征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并结合对五星红色色旗设计理念和深刻意义的阐述,使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促使学生重新理解中华民族现在的美好人生来之艰辛,也更加激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再例如“色彩的文化象征”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历代朝廷对着装色彩有着严格的限定,色彩表明地位的尊卑贵贱,存在一定的文化象征,让学生产生联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1.2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
在景观艺术、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创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政治话题等纳入教学的主题素材当中,同时纳入各类竞赛创作活动当中,学生通过检索材料找寻创作要素,更加深刻掌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和当今时代主题的意义。经过主题的实践,他们把握了运用设计要素的重要性并加以设计创造,让他们学以致用,体会到设计的意义所在。
3.1.3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艺术设计类专业分为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不同方向,这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针对建筑、广告、产品等领域的设计、制作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人员,该专业要求的人才要具有艺术创造思想和设计水平,另外,对人才也有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规定,也就是对德才兼备的规定。比如腾讯招聘视觉设计师的最重要一项要求:擅长沟通,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和团队精神,同时充满了工作热情、创造性和社会责任心,并且能够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以,在大量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通过提出了公司对优秀员工必备素养与基本守则的要求,指导学生严格地遵守职业守则、规章制度,逐渐养成了其优秀的职业品质、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3.1.4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道德原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起点与落脚点。课程中安排了集中外出教学实践内容,在学生外出写生、专业考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恪守社会公德,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为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社会参与性、对环境的感知与体验性,老师以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爱护公物、服从社会秩序、保护自然环境、承担社区任务,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觉悟能力与综合素养。
3.2 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专业课、思政课从未曾割裂过,每一节课都必须求真、触情,不但要帮助学生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成才,更要培养学员精神成人。以“爱上中国造”思政情怀教育探索重新架构专业课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老师在每堂专业课的教学具体落实上都贯彻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心主线,努力做到使每堂课都教书育人、每个老师都履行思想教育使命,在艺术设计的专业课上都有“思政味”,合力形成了专业课的思政和思政培训教学同向并进、协调发声的教学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理论课,如动画专业的“微电影创作”“剧本创作”课程,视觉传达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例,发掘并运用专业历史的人物志中的他们的事迹风采,用他们探究科学的历程,探求真理的历史,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图像与教学加以结合,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观的正确树立,培养中华民族荣誉感,通过引入的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爱国思想教育、社会主义理想观念教学、中华民族工匠文化传统精髓和现代中国文化意识等培养目标,达到“以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成效。
3.3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与水平
专业课老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需要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怎样增强专业老师思政育的认识和技能、画出教学思政教育的“同心圆”?将课程思政知识内容融入教师专业培训内容,并通过日常性的经验交流、现场课堂观摩、教师课堂培训等方式,更广泛地融入了教学思政教育的课堂。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教师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课堂的协调育人、从思政教学走向课堂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学教师在调整自身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应该怎么做,怎样力求将知识传递和教育功能引领有机地结合,怎样增强专业老师对思政育的认识和技能并发挥专业课堂的教育功能,等等。以此,进一步增强了艺术设计类学科教师思想政治意识与创新能力。
4 结论
通过推动课程思政与艺术专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健全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以教学、创作、引导助推课程思政,形成“以德树人、以美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与此同时,积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思政教育相结合,从实践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者的思想理论能力,促进艺术专业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