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2朱月华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食品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企素质中职

文 朱月华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随时代进步。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既是行业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结合中职教育的远景展望和当今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复合应用型人才依然是当前中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上升,人才不仅需要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理论,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因此,中职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内容之外,也应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1.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正常而言,职业素养分为以下几个子板块,分别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品质、精准标志的社交礼仪、较高的行业职业道德、基本的良知和坚守职业操守。因为涵盖面较广,因此优秀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必备素养。

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是烹饪行业的需求。烹饪行业是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餐饮行业需要更加精致的菜品,这对于烹饪行业而言是新的挑战。所以,烹饪行业的从业人才需要满足创新、复合等多种概念,如果仅有从业能力或者专业能力,而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无法满足职业需求。

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的基础。当前餐饮行业中,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几乎全部都是打荷,也就是打杂工作。学生们始终重复对材料装盘、装饰菜品、上菜的工作流程,没有接触任何新鲜知识和事务,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由打荷负责。除此之外,还存在平均工资低于水平线、工作繁杂琐碎等情况。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是无法坚持到有所成就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让学生保持一颗学徒的心,不骄不馁、沉着冷静,帮助其学有所成。

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可以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全方位发展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专业的学生,应当包含所有学生,中职教育也应在其范围中。如今各大学校以“技术至上”作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由于传统教育深入人心导致的。传统教育是以“成绩论”“结果论”为准则教育学生,不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和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准,还需要知识、能力、品德、人格等各方面的综合要求。仅以技术水准作为标准,局限性太大,有失偏颇。烹饪专业学生应以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前提,学习基础专业内容。学校应对学生专业、品德、人格等进行全方位职业素质培养,才能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2.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

2.1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

职业素质培养本身应与专业知识水平并驾齐驱,但是当下中职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按部就班,没有创新精神;缺少责任感,不重视实训实习的机会;实习过程中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没有理想、没有规划,只想混日子等,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由于中职院校过于注重成绩,不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没有本校的校园文化,没有匹配的评价机制,也没有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导致无法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树立自信、阳光、勤劳、负责、坚定等必备素质。因此,如何健全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成为首要解决问题。

2.2职业素养课程内容操作性低

目前,教师、学生对中职职业素养课程的评价极低,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规划系统性低,没有专业特色;教材内容未更新,不符当前环境;可操作性不高,理论脱离实际。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真实工作中包含的职业素养,导致难以满足企业要求。因此,院校需要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提高操作性。

2.3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当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关注人才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感等内容。但是,多数中职院校依然践行“重成绩、轻素质”的观点,过分强调成绩,导致学生只有专业技术水平,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职业素质。因此,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相统一是中职院校必须探索的领域。

3.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健全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前提是职业道德培育,要想培育职业道德,离不开健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因此,健全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一步。

第一,营造校园文化。在培养过程中要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校规、校训等。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养成专业所需、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其次,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布置自己班级的班风,制定班训,设立正能量分享栏等,培养学生正向发展。最后,学校、老师需要设置对应的奖惩机制,所有学生共同监督,并且要求班干部起带头作用,树立积极、阳光、向上的团队氛围。

第二,设立评价机制。学生群体多数是未成年人,思想不够成熟,既需要父母、老师的鼓励,也需要学校、企业的客观评价。首先,班级设立奖惩机制作为硬性标准进行奖励和惩罚。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我有清晰认知。随后,开展学生间互评,涵盖日常生活、学习状态、技能掌握等方面,鼓励学生取长补短。最后,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评价,以日常表现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奖学金等物质作为奖励,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举办技能展示。学生需要足够的认同度提升对专业的兴趣。烹饪专业技能展示以厨艺为主,定期举办比赛,让学生们通过舞台渠道展示自己的刀工、雕刻、炒菜等技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技艺产生信心,提升专业技巧,坚定信念。同时,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在万众瞩目下大显身手,以竞争意识做引导,培养日常学习的自律性,有效推动职业素养提升。

3.2创新职业素养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可操作性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当下,课程理论性较强,操作性不足,因此,需要对职业素养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提高课程可操作性。具体课程规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2学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内容。在此阶段,学校明确专业所需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内容,选择对应教材,搭配专业师资,组织课程实行。同时,将人文素养课程加入公共基础课程当中,提高人文素养教学的覆盖率。

第二阶段,在3-4学期学习专业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在此阶段,学生专业方向由学生基础理论成绩和兴趣爱好决定。同时,开展内容拓展,包含技术类、艺术类、人际类,作为选修内容对学生开放。在此基础上,适当提供部分企业信息,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进行双向选择,为第三阶段做铺垫。

第三阶段,在5-6学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在此阶段,主要实行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教育。在校阶段,学生根据所有专项内容进行尝试,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对前四学期所学知识进行融合、转化。在企阶段,需要经历认岗、跟岗、顶岗三个步骤:首先,了解行业需求、企业动态。其次,跟随企业中的前辈学习,清晰工作流程,明确规章制度。最后,自己实践,在实践中明确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只具备理论知识的初学者向工作胜任者转变,实现岗位对接。

3.3校企联合,保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

校企合作是当前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和企业合作可以提升学校就业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校企合作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保障,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渠道找到符合专业的工作。推动校企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招生方面。企业人事部与学校招生办共同负责招生相关事宜,双方提前明确彼此需求和培养方向,提前告知学生及学生家长,与学生签订三方协议,让学生拥有学校、企业双重身份。

第二,师资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出人,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同时对课程负责,进行教学。教师负责理论基础内容,指导人员负责实际操作方面,确保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实行轮岗制度,定期对人员进行轮换,保证学生学习内容多管齐下。

第三,教学方面。校企双方同时对教学内容共同制定,明确三个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在教学计划、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共同探讨,保证学生能够同时满足校企双方的要求。

第四,考核方面。学校教师设定理论知识测评,企业指导人员负责实际操作测评,二者缺一不可。在考核过程中,同时对考核结果进行点评,一方面明确学生考核中出现的失误,方便后续改正进步;另一方面,校企双方明确考核设置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后续进行修正,满足校企双方需要。

第五,设施方面。学校需要派遣教师或负责人员到企业查看企业环境和设备要求,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到校园进行实地考察,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在校园内对工作设施进行布置,满足学生实践需要。对设施划分区域,设立相应规章制度,避免出现设施非正常损坏的情况出现,并定期进行检查,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解决,保证学生实践不会受到影响。

结束语

烹饪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环境变化、企业需求、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中职院校需要紧随时代,根据环境对教学方面各项因素做出调整,加强学生与社会间的联系,发挥中职的优势,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准,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强专业的烹饪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素质中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校企合作五反思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