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知识产权校企协作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以温州市龙湾区知识产权建设为例
2022-12-12陈淑瑞邱宇虹曹艺献
陈淑瑞 邱宇虹 曹艺献
(温州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1 温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现状概述
温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公布显示,截至目前,温州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565092 件,占全省总量的14.2%,比2021 年增加11092 件,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四。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区)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近三年来已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716 件、国内商标有效注册量16051 件、马德里商标注册量90 件等。
2 温州市知识产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探究温州在全市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2022 年8 月22 日至2022 年8 月29 日,课题组通过在线数据采集平台(问卷星)上传调查问卷,面向全市进行了调研,共收集到212份有效问卷。
2.1 调研分布结构
2.1.1 区域分布:全温州市
2.1.2 性别分布:男(占47.64%);女(占52.36%)
2.1.3 年龄分布:12 岁以下(无);12~18 岁(占1.42%);18~30 岁(占61.79%);30~55 岁(占35.38%);55 岁以上(占1.42%)
2.1.4 学历分布:小学(无);初高中(占4.72%);专科(占15.57%);大学本科(71.7%);硕士及以上(占8.02%)
2.2 问卷调研主要事项
1.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情况
2.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了解情况
3.面对侵权行为人们的普遍做法
4.对于维权途径的熟悉程度
5.人们倾向的维权手段
6.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面临哪些困难
2.3 问卷调研情况分析
2.3.1 权利人自身保护意识较弱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够保护权利人的智力成果,更能保护权利人的权利。然而,仍有较大一部分的权利人没有具备相应的保护意识,没有提前进行专利和商标的布局,没有及时将创新成果提交专利申请,从而让一些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使自身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当中。
2.3.2 公民关注程度低
从群众角度来看,群众的法律意识不高。课题组制作的调查问卷报告显示,有49.06%的人表示对知识产权仅有模糊的印象,更有61.79%的人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的相关内容。
此外,在生活当中,人们更加注重有形资产,而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据调查,82%的人从未制止过此类侵权行为。在学校教学和企业建设过程中,同样缺乏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多数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只停留在可以申请商标和专利表面,而没有认识到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实际经济价值。人们不知道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就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了。
2.3.3 知识产权维权困难
从知识产权维权方面来看,需要解决的纠纷较多。知识产权维权存在取证难、跨区域维权过程繁琐、维权过程时间线过长、技术鉴定难等多个方面的难题。据调查,有大约32.6%的企业选择不处理纠纷。
2.3.4 人们对维权方式了解甚少
个人方面,据调查显示,约有26.42% 的人在面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不会主动举报申诉,且有63.21%的人不太熟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而当我们的作品或者科研成果受到侵害时,60.38%的人会选择走法律程序或者在法律工作者的建议下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由此可见,温州市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自身保护意识较弱、公民关注程度低、维权困难等问题。
3 温州高校知识产权基本现状分析
3.1 温州各高校拥有专利数量分析
根据课题组对温州各高校拥有专利数量的分析来看,温州各高校在拥有的专利数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综合性强的温州大学和专业性强的温州医科大学等拥有的专利数量会比普通院校多。温州高校的专利数量差异反映出,不同高校间政府支持力度、人才规模、科研激励和校企合作的强度大有不同。
政府支持在大部分高校的科技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若能高效率地运用政府资金,可以极大加快高校科技研发的进度。然而,由于温州各高校得到的政府支持力度的不同,高校拥有的专利数量存在差距。
人才规模是科技研发的根本,人才规模不仅决定了高校拥有专利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了高校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创造与保护。
科研激励可以激发科技研发人员的热情,还能吸引到更多高水平的人才进入研发领域。这对高校的科技研发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3.2 温州各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校企合作强度的差异
根据课题组对温州各高校专利可能存在合作关系的数量分析来看,拥有专利数量多的高校,与其他单位、学校和个人存在合作关系的可能性更高。通过横向的高校与高校之间和纵向的高校拥有的专利数量及可能存在合作关系的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判断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拥有的专利数量,这是高校科研实力的量化证明。
同时,高校的知识产权发展也需要一定程度地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出现螺旋式上升新局面。目前,各高校的科研团队会将研发方向放在更加前沿的地方,从而存在与地方产业发展脱节的可能。学校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动学校科研团队与地方企业联系,增强校企产学研的融合黏度[1]。
3.3 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水平相对较低
2021 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 3.0%,许可率为 9.0%。从课题组收集的文献资料显示,超过半数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权人认为,“专利不能满足市场化实际需要”“专利申请本身不以转移转化为目的”是制约专利转移转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专利转移转化技术团队能力不足”和“缺少可对接产业与金融资源的服务平台”也是制约专利转移转化的重要原因。这进一步证明,学校要想提高专利的转化水平,就应尽可能地推动学校科研团队在政府支持力度、人才规模、科研激励和校企合作这几个方面得到更强大的助力。此外,高校应建立收益反哺机制,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收益反哺的基础,并建立多元化科研激励机制,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2]。
4 加强校企协作方面的建议(以龙湾区为例)
4.1 知识产权大港湾
浙江省温州市商业秘密保护联盟于今年4 月在温州知识产权大港湾正式挂牌成立,其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等多方优势,为促进校企合作和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4.1.1 匹配高校人才系统
大港湾以全球专利数据库资源为基础和AI 技能书术算法为引擎,智能匹配全球高校专利研究领域成就,对接高校科研团队与中小型企业科技合作,实现人才与资源的互通,以数据实证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产业升级。该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难以被发现和运用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小型民营企业难以获取所需技术和人才的问题,为校企合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4.1.2 专品标的应用
专利产品是为协助政府、社会、专利权人等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和扩大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推出的一项公共新业态服务。“专利标”为专利质押贷款提供支撑,助力130 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已达5 亿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通过校企合作后,学校资金保障的缺失也会相应地得到解决。
4.1.3 建议
大港湾打造的一体化资产型保护中心,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发展空间的平台。对于高校资产,我们认为也可以组建一个类似的参与者联盟,将有意与企业达成合作的高校组建起来,充分发挥校企各持的优势,提高校企资源的利用率,使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学校技术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2 江南阀门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由工程院院士为主导的研发团队,技术人员近100 人,现已发展成中国阀门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先后通过了欧盟CE 认证、中国TS、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认证,并取得核电装备设计和制造单位资格证书以及军工三级保密资格单位等三证。同时,该公司也正为快速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加速建设江南智能制造平台,是中国科技制造方面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4.2.1 江南阀门校企合作实例(以温州大学为例)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与温州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于2022 年联合研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研发计划项目,其合作的“高端装备核心构建激光强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评2020 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核电站高参数大口径只能控制逆止阀”获评2020 年温州市科技重大创新攻关项目。该实践充分体现出高校的知识产权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4.2.2 建议
首先,建立以特色研发方向为导向的专利价值评价体系,持续引导专利高质量创造,提升专利研发的效率、质量及与企业的适配性,使校企在科研合作时拥有更强的导向性,专利研发的效率、质量及与企业的适配性[3]。
其次,建立面向技术创新链需求的专利激励机制,以激发高质量人才的创造热情,推动企业技术的发展,获得更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5 启示
综上,提高知识产权认识,强化校企合作,离不开学校的主动对接、政府等外力的扶持以及企业的对接意愿。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高校专利技术浪费的问题,也能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难题。此外,高校应当针对知识产权浪费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与可利用性挂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促使科研团队开发出更具有价值的技术成果。因此,我们呼吁大家关心知识产权的发展,提升知识产权认识,重视校企合作产生的优势,以此给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高的知识产权附加值,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