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12-12张英华杨微微齐金玲汲秋宇通讯作者

中文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医学院校病症

张英华 杨微微 齐金玲 汲秋宇 郜 莹(通讯作者)

(1.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点

1.行业因素

医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所以许多的青年学子秉承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高尚理念,走入医学院校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习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术能力,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挽救病患的生命,保障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青年学子的远大理想无法轻易地被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时代热门话题之一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学生来说,经过多年的学习,无论是身体上的压力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导致其需要一个平台尽快的证明自己,展示自身的价值。所以医学院校大学生往往具有着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从而治理病患,而不是担任实习医生进行一些打杂的工作。但是我国现阶段大型医院的就业岗位已经趋于饱和,而且用人单位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学生选择医院和医院选择医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都希望自身能够进入大型的公立医院,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大型医院在招聘的时候,往往更加倾向于高学历者,或者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医生,这对于医学院的本科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1]。因为一些大型医院认为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仅仅是具备着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并不是十分成熟的基础急救经验,对于各种紧急病症和疑难杂症,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同时对于基层服务来说也不具备相应的意识,同时经验不足很容易与病患产生冲突,这就导致除了基层医疗单位之外,很少能够为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这一严重的现状已经成了阻碍医学体系优化与改革的重点问题,所以对医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已经成了时代的主流趋势,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尽快作出调整,切合时代发展特色。

2.外部环境因素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许多传统的疾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变异与其他的社会疾病相互掺杂在一起。尤其是我国公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很容易激发出额外的并发症,也就是说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要解决患者所表达的病症之外,还需要详细地了解患者身体内部所潜藏的其他病症,并且探讨不同病症之间相互的影响能力和存在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地避免不同病症之间所造成的交叉。既要满足患者自身到医院就医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一次调理。但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快,很容易使医院与患者的关系很产生敏感。但是,人体十分复杂,很多疾病并不是由于单一器官的病变而产生疼痛。如果医生仅仅针对患者头疼,开出相应的止疼药剂,不仅无法缓解患者的病症,还有可能激发患者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医院需要借助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的病症。这一过程不仅仅需要医生具有完善的沟通能力和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要求医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内部的潜在联系和各个病症之间的内部规律,刚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各大医院在进行人员选择的时候,会有顾虑。

二、医学生就业难与职业观客观存在的问题

除了行业与时代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医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其就业困难,必须从医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能力入手进行深度的剖析,才能够真正地明确医疗体系的改革方向以及医学院校教学机制改革的方向。

1.专业认同感不强

虽然大部分的医学院校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自身的爱好和兴趣,但是仍然存在着一部分的学生,是因为在父母的建议之下报考了医学院校,同时也存在着少部分人,因为医生的就业前景较好,有着较为广阔的岗位发展前景,从而报考了医学专业。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调查显示(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百度词条)受家长意愿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干扰,而选择医学院校并且从事医生行业的学生约占据了整体医学学生人数的47%,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身医学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其中涉及诸多的知识理论,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稍有差错都有可能导致病症出现病变,因为人体十分复杂,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着一定的过敏史,如果主治医生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选用的药物正好与患者的身体过敏相一致,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产生生命危险,或者说不同的外部表现形式代表着其内部不同系统循环的病变,很有可能存在诸多相似的案例,但是诱发因素截然不同,如果医生恰巧选择了与之相反的治疗手段,很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症。所以如果学生不是本身就对专业有着一定的兴趣和热爱,仅仅是为了保证考试的通过,那么其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会十分扎实。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能力来说,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增添了其就业的难度。再加上医学学生除了要学习教学体系之内的课程之外,还需要学习很多拓展性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那么就不会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目标性,使学生平平无奇,随波逐流,自然不会具备相应的岗位竞争能力。

2.择业定位狭隘

受传统的观念影响,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的医学生往往是希望自身进入公立医院或者是医疗卫生单位,他们认为这样不仅仅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且受人尊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先进知识,为自己日后的成长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传统传统的观念具有着一定的狭隘性,由于刚刚毕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并不满足传统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的人才需求,所以岗位竞争会十分激烈。而且有些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少关注医药企业和卫生行政部门这些重点单位,自主创业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的医疗机构近些年来可谓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例如私人诊所,私立医院,医药企业等都占据着社会医疗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对于这些单位的兴趣往往欠佳,对其人才需求更不敏感,仅仅认为自身的选择十分单一。这也直接导致了医学院校的学生需要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岗位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有着一部分的学生将考研作为自身的出路,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放弃了就业和实习,甚至对部分课程的学习也视而不见,这就导致医学院校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医学院校提供的研究生位置与数量十分有限,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很有可能并不会得到相应的深造机会。而这部分学生既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又在大学学习阶段放弃了部分课程,使自身的知识积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与欠缺,所以说考研是否具有最大的价值,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就业期望较高,服务意识淡薄

本文所讲述的是选择去大型医院还有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忽视了偏远地区对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本科毕业的医学院校专业学生一般都是将出生地点和东部发达地区作为自身工作定居的首要地区选择,而西部发展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就职意向十分淡薄[2]。由此可见,对于一部分医学专业的学生潜意识地认为来说,在本地以及东部发达地区自身能够获得最好的成长。认为西部地区因为经济较为落后,地广人稀,并不在就职岗位选择范围之内。

三、相关优化措施

1.增加专业认同感

对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求职就业来说,自身的专业认同感对于求职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学生对自身的专业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使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较为困难繁琐的知识有着不懈钻研的动力,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马不停蹄地解决问题,所以医学院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身医疗教学体系现存的漏洞,大幅度地提高自身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医学的魅力以及救死扶伤的意义,这样才会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真正地深入到一线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岗位之上进行感受和学习,尽早地帮学生认清自身学习与日后就业之间的潜在联系,了解自身岗位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以此来让学生做好准备提早规划[3]。

2.拓宽就业渠道

医学院校的领导者,除了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专业兴趣的重要性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地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就业渠道。例如,利用各种校园宣讲会,以及宣传媒介作为载体,向广大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宣传基层医疗工作单位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让医学院校的学生认识到这些普通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同时明确在这些地方工作除了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之外,还能够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积极地宣传我国的西部计划,中小院校招聘计划,等等,这些地方都能够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还能够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培养,为学生个人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4]。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诸多学生争夺一个工作岗位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岗位的竞争压力,而且让学生的就业率明显提高。

3.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个人水平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除了工作岗位较少,这一诱发因素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岗位,所以学校应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改革与优化,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尤其是工作态度和自我认知方面。通过课外活动、实际学习、医院实习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与医院工作岗位仍有一定的差距,绝对不能够好高骛远,自认自大。要真正地摆正自身的定位了解实习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脚踏实地的进行学习,积累专业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

4.开拓视野,创业启迪

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来说,不仅仅只有就业这一条出路还可以进行自我创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医药企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创业也有着很大的前景,所以学院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通过宣讲会、校园微信平台来宣传各种实际优惠的政策,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愿意去尝试创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当今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激流勇进,同时学院的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创业,创造更多的中小型医学企业,反过来也能够凝聚一条产业与校园的供应链,为学院日后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职岗位[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困难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热门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医学院校应该拓宽自身的思路,改革培训机制和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仅要拘泥于大型医药单位和卫生机构,还要勇于探索自主创业,向着新型医疗行业进军,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条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医学院校病症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青春期病症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