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说粪菌移植就是“吃屎”

2022-12-12孙青指导专家杨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康复 2022年28期
关键词:供体菌液自闭症

文/孙青 指导专家/杨蓉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谣言源头

前一阵子,一杯平平无奇的酸奶引起了热议,只因它的配料表里显示有“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这下吃客们不淡定了,纷纷攻击厂家赚黑心钱,居然“把屎混在奶里”给消费者食用;也有一部分网友幸灾乐祸,调侃毕竟是长寿老人的粪便,吃了也健康。由于这个风波,医学上的粪菌移植技术也受到了牵连。有人说,粪菌移植就是吃健康人的排泄物,治疗没效果。这你信吗?

“健康黄金”化作胶囊菌液

首先要澄清的是粪菌移植方式为菌液或粪菌胶囊,所以服用的是胶囊或液体。移植拥有一套完整的规范,包括供体筛选、标准化的菌液和胶囊制备、粪菌的质控等,杜绝小作坊式生产的粪菌进入临床治疗,提高了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不同的移植方式针对不同病症和不同耐受力的患者。整个过程在密闭的智能化分离处理系统中完成,确保菌液不受外部因素破坏,最后整个供体的基本信息均可追溯。

拓展阅读

菌群移植制作流程

1.供体筛选:根据严格的供体筛选流程,获取粪便。

2.粪便筛选:进行检验和检测,再次筛选粪便是否合格。

3.获取菌群:合格的粪便,在分离处理系统中获取菌群,并留存样本。

4.样本质量检测:检测样本内活菌数量是否合格,进行第三次检测。

5.标注信息:符合标准的供体信息将制成二维码,标注在样本上,供受体查询追溯。

粪菌移植是部分自闭症孩子的希望

你能想象自闭症孩子可以依靠粪菌移植改善症状吗?临床上发现部分自闭症儿童伴有胃肠道症状,如便秘、腹泻、食物过敏和不耐受、某些营养元素缺乏、饮食结构单一等,这些都提示自闭症的孩子可能存在肠道功能障碍。另外,自闭症儿童可在1岁以前出现症状,大多数发病都在3岁以内,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发育进程相吻合,这也提示肠道微生物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

医生在对自闭症患儿施行粪菌移植前的检查也发现,部分患儿脑部磁共振提示脑功能存在异常;肠道菌群结构确实和正常儿童明显不同,同时大多数伴有食物过敏和不耐受。

通过调整患儿的饮食,同时进行粪菌移植,在接受4个疗程(每个疗程1个月)的治疗后,据初步统计,对伴有胃肠道症状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可达6 0%,而联合小肠液移植的有效率可以提升至70%以上。根据家长反馈,其中明显改善的临床表现有睡眠质量、排便情况、行为语言等。

当然,该治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合并胃肠道症状的自闭症儿童目前还没有粪菌移植的随访结果。

猜你喜欢

供体菌液自闭症
不同浓度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供体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
Bonfire Night
我国活体器官移植供体的民法保护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假单胞菌HYS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观察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