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筑梦境
2022-12-11隋晓昱
隋晓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所写的散文,记述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走进秦淮河的桨声与灯影里,感受诗意语言的魅力。
作品在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
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聽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
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象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文字解码
1923年夏,此时五四运动刚刚过去四年多一点,文化领域仍然比较冷落。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作家身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想要借游览秦淮河为自己找寻些许慰藉。于是,他们在某个夜晚,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之时,雇上一只小船,开始了他们的心灵之旅。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而秦淮河就静静地流淌其中。游秦淮河就像读一本史书,丰富的历史是秦淮河的养料。在游览之初,作者和友人便在朦胧的烟霭和荡起的微漪里、在悠然的间歇的桨声中走入历史的深处,走进梦幻般的精神世界,作者枯涩许久的心也从秦淮河的古韵中得到滋养。回到现实之中,作者把眼前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如梦,将自然景色、历史影像和真实情感融会在一起,带读者走近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秦淮河。
分层作业
作业1:金句精摘
搜集整理有关景物描写的优美句子,记录到你的摘抄本上。
作业2:邀你练笔
河海山川有其不凡的气度,一花一木亦有其独特的品格。请你选择一处游览过的风景,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