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业发展中多发鸡病的防控
2022-12-11边巴多杰
边巴多杰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日喀则 858100)
西藏地区多发鸡病的种类较多,如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鸡大肠杆菌病等,在部分养殖区域新病种类较多,而且还会出现混合感染,难以在第一时间确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期,造成大范围内传染。因此,结合西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多发鸡病进行科学防控,减少多发鸡病的危害性,维护养鸡户的经济利益十分必要。
1 西藏地区多发鸡病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1.1 特点
(1)1~15日龄、28~60日龄、初产蛋期等是鸡病的高发阶段,死亡率也比较高;(2)混合感染问题严重,往往出现多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与鸡慢性呼吸道病同时发病,临床表现复杂,不易诊断,增加治疗困难;(3)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疾病种类和发病率增多;出现鸡病的非典型化问题,很多常见鸡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对鸡病的诊断和鉴别增加难度[1~3]。
1.2 影响因素
(1)为引进更多的优质品种,往往需要长途运输,在运输途中容易出现多种动物共同患病,或者出现特殊病症;(2)在鸡病治疗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菌株增加,很多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出现了血清型变异株,加大了治疗难度,引起疾病大范围流行;(3)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意识不足,养殖技术应用不足,导致鸡舍环境较差,鸡粪处理不当,随意堆放,甚至不能合理处理死禽,缺乏科学的免疫计划等,加大了疾病发生概率;(4)缺乏专业性行业协会的科学指导和扶持,新型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足,严重降低市场竞争力[4~5]。
2 养鸡业发展中多发鸡病的防控问题
在养鸡业发展过程中,对各种疾病的防控力度不够,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并迅速扩散的的一大重要原因。经调查分析发现,养鸡业发展中多发鸡病的防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鸡病防范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户的养殖饲养管理方法不规范,缺少科学性。例如,在养殖场选址时,长期规划不足,选址比较随意,未考虑到鸡舍环境对鸡群健康的影响。经调查,有些鸡舍通风与光照条件不足,阴暗潮湿,冬冷夏热,且卫生较差,所以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病毒,威胁与影响鸡群的健康。除鸡舍的选择与搭建不合理外,还有部分养殖户未能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鸡病的防范与隔离工作。例如,养殖户在散养鸡时,没有进行分群隔离,所以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2.2 管理不规范,预防不到位
在养鸡业发展过程中,鸡病的预防是关键所在,如果前期预防工作做得不够,就很有可能出现暴发性疫病。经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养殖户仍存在轻预防重治疗的错误观念与做法,导致多种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高。比如,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环境卫生,不及时接种疫病,不对病鸡采取隔离救治措施,不对鸡的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等。这些不规范的养殖措施均提高了各种鸡病发生的概率,加大了养殖风险。
2.3 疫病接种不规范
调查发现,一些养殖户不重视疫苗接种,养殖过程中不能为鸡群及时、规范地接种疫苗,从而导致疫病暴发的风险加大。部分养殖户不知道如何规范保管疫苗以及有效使用疫苗,常将疫苗放在常温环境下,导致疫苗失效。一些养殖户未掌握正确的疫苗注射方法,不了解皮下注射与肌肉注射的区别,导致疫苗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6~7]。
3 西藏多发鸡病的类型以及防控措施
3.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也叫亚洲鸡瘟,是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较强的鸡病,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死亡率较高。虽然西藏养殖区域每年都会对鸡新城疫进行大力防控,但鸡新城疫还是会出现区域性暴发,并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传播。暴发原因主要是引进了带病鸡,一旦带病鸡与健康鸡接触,就会被迅速感染。
最急性型病鸡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并在短时间内死亡;急性型病鸡在发病初期体温可升高至44℃,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闭目似睡,鸡冠发黑暗紫,产软蛋,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5d左右死亡;慢性型病鸡发病周期为30~60d,翅膀麻痹,头颈歪斜[8]。解剖病死鸡可见口腔和气管内有大量黏液,腺胃与肌胃连接处出血,小肠黏膜出血、坏死,新冠状沟脂肪出血。
当前还没有根治鸡新城疫的特效药,一般结合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恶化。鸡新城疫的死亡率极高,甚至高达90%,所以必须加强对鸡新城疫的有效性预防。防治措施主要有:
(1)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户要树立科学饲养的意识观念,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养鸡场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鸡舍避开风口,朝阳建设,始终保持干燥状态,同时结合西藏地区的气温变化合理调控鸡舍温度,保障良好的通风条件。养殖户还要维持鸡舍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彻底清洗饲料槽、饮水器等并消毒,严格把关饮食管理,对饲料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粗纤维等)进行合理调配,严禁饲喂变质饲料。
(2)科学接种疫苗。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疫苗接种,将鸡新城疫Ⅲ系疫苗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水溶液喂食,免疫效果可以维持210d左右。此外,还可以根据疫苗说明,在翅膀下的肌肉进行刺种,也可以肌注灭火油乳剂苗。
(3)对病原进行严格防控。在引进鸡苗前,必须对鸡苗的来源、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严禁从疫区引进,同时要加大对疫区商品鸡的防控力度,避免其进入到市场进行售卖,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带病鸡的病毒进入养殖区,防止对人、畜牧等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4)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一旦鸡出现早期症状,需要在其饲料中拌入一定剂量的抗病毒药物,每天3次,也可在饲料中加入清热败毒的中药成分。此外,还可以合理使用民间土方行,如把仙人掌捣烂混入饲料中喂养1周等。
3.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不同日龄鸡中的感染率均较高,其中以1个月左右的鸡感染率最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低温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死亡率高。高温、低温、不通风的养殖条件也容易引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主要是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Ⅲ,对高温、消毒药较为敏感,而且容易出现变异,现阶段已有30多种血清型被分离出来,加大了病毒防治的难度。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空气,传播速度较快,往往在24~48h内就可以进行大范围传播。病鸡临床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呼吸困难、咳嗽、产蛋率低等。防治措施主要有:
(1)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换气通风;合理设置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合理调控舍内温度;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尤其要注重对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有效性混拌;对鸡舍、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和定期消毒;对鸡群进行规范性免疫接种,提升鸡群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
(2)科学预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主要包含灭活疫苗和弱毒苗。前者主要是对本地分离的病毒株进行备制,形成灭活疫苗,可以对各日龄的鸡群进行有效性保护;后者包含H120、H52株,H120株主要对14日龄的雏鸡有效,可以在接种后的21d内提高防护率;H52株主要对30日龄的鸡有防护效果。
(3)合理治疗。当前一般使用中西结合疗法,如在饲料中混入病毒灵、板蓝根等,持续5d天;咳喘康加盐酸吗啉胍分稀释成水溶液喂服,持续1周;在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原粉,起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4 养鸡业发展中多发鸡病防控的优化建议
4.1 加强鸡病防范意识
在养鸡业发展过程中,各种鸡病防范是一项重要工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鸡病防范工作的重视度,并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等措施切实改善或解决养殖户鸡病防范意识淡薄、防范工作不足的问题。比如,有关部门组织养殖户参加培训,集中、系统地学习畜禽类养殖专业知识,提高养殖养殖户对多种鸡病的重视度,使养殖养殖户掌握常见鸡病的防控技术与处理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大鸡病防控宣传,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改变养殖户错误观念与认知,让养殖户正确认识到鸡病防控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从环境、饲料等方面入手防范鸡病,降低鸡病发生率。
4.2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养殖的规范性
受知识、技术及经验等条件限制,养鸡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问题,如选址与搭建不合理、日常清洁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增加了鸡病发生概率,也加大了养殖风险。因此有关人员应不断改进养殖方法,规范养殖过程,持续推进养殖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例如,在搭建鸡舍时,将鸡舍选在通风与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区,若自然通风不足,就要在鸡舍中安装通风设备;在养殖场内增设相应的保暖设施,降低日夜温差,提高鸡的免疫力;在平时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有效阻断病菌滋生与传播。
4.3 做好药物管理与使用,加强疫病防治
鸡病的防治工作离不开药物的配合。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重视药物的作用,并在平时做好对药物(重点是疫苗)的管理,规范药物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防止药物失效。大部分养殖人员不具备药物管理与使用知识,所以有关部门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人员进行指导,矫正养殖人员的错误观念与不规范行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性。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养鸡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日渐形成集约化养殖效应,尤其是在西藏区域,养鸡业迅速发展,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增加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养鸡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鸡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造成极大的鸡死亡率,对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西藏养鸡业的多发鸡病特点、影响因素、鸡病类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度分析,对多发鸡病进行有效防控,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推动西藏养鸡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