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文化生活”写作例谈

2022-12-10马克玉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王尽美烈士风筝

马克玉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令人难忘的家乡文化,是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某个人物留下的故事,是家乡特有的建筑,是某个有着特殊来历的物件……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家乡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重要的精神依托。家乡特有的民风民俗是家乡人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不管是近在家乡,还是远在天涯,想起家乡的文化生活,总会让我们倍感温暖和依恋。

请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技法指引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同学们要抓住中心话题“家乡文化生活”,理解其内涵。写作时,应结合对“家乡文化生活”的理解,谈对其的继承和弘扬,避免长篇的叙述和空泛的议论。

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语言鲜活

要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反映出家乡文化生活的情趣。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进去,这样的作文才有感染力。

2.情感真挚

说风俗,谈家乡,绕不开一个“情”字。朴实的话语、简短的文字,因有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而动人心弦。因此,哪怕我们写的是最常见的家乡风俗,只要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作文就能以情动人。

3.意蕴深厚

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流于简单的介绍,更要挖掘蕴含在节日或风俗中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教师下水

故土那抹红色

有这样一片土地,它很普通,普通得在地图上毫无存在感;它却很伟大,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播种梦想,尽情挥洒着青春热血。有人带着梦想走了出去,有人用自己的汗水滋润、回报着这片土地。在我的家乡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伟大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

清明时节,我再次踏上故土,祭拜王尽美烈士。黎明初晓,晨曦微露,淡淡清香随着徐徐清风氤氲开来,涓涓细流淌出一片诗意与恬静。家乡就像一位和蔼慈祥的老者,饱经沧桑但又精神矍铄。岁月无情地在他身边呼啸而过,留给他一头斑白的头发,一身古朴的外衣,但他却迸发着强有力的心跳与脉搏。一岁多的儿子手里紧紧攥着一面小红旗不停地挥舞,与我的故乡一见如故。在这里长大的人,就像一颗种子,身上总有一股破土而出的冲劲。

迈着有力的步伐,我们很快就来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几十年过去了,每年的清明节,家乡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奠扫。人潮中涌动着一抹红色将我的思绪带回到过去的时光。那时候,我的母校每年清明都会组织扫墓活动。我们佩戴好鲜红的红领巾,排起长长的队伍,为王尽美烈士献上花圈,寄托自己的哀思。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知晓了王尽美烈士的生平事迹,知晓了他是如何怀揣梦想投身革命,如何为革命四处奔波积劳成疾,又是如何带着遗憾倒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被他坚定的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党的忠诚所打动,心里漾起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走出烈士纪念馆,一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进入我的视线。我认得他,他是我家的邻居,今年已有七十多岁了。他一生勤勤恳恳,辛勤劳作,供一双儿女考上大学,成家立业。我走上去与他简单寒暄了几句,了解到他如今是一名义务清洁工,负责纪念馆周边的卫生清洁工作。他本该颐养天年,却还在为社会出一分力。细细想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仿佛有一种奋力燃烧、发光发热的使命。看着他身上的那抹红色,那抹鲜艳而富有生机的红色,我更加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傍晚,晚霞似熊熊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空,浸染了我的心。故土的红色,是流淌在革命者身上忠诚的血液,是涂抹在年轻人青春脸庞上热情的底色,是印刻在家乡人基因里勤劳的美德。这抹红色,是无怨无悔,是无私奉献,是充满干劲,是勤勤恳恳。

我踏着晚霞依依不舍地告别故土,将带着这抹红色走向接下来的旅途。

◆点评

这篇叙事散文脉络清晰,以参观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的行程为主线,情感穿插其中,构思巧妙,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文笔流畅,行文舒展自如。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平凡人身上发掘崇高精神。真实的情感和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读来耐人寻味。

学生作文

追风筝的人

◎王 昕

潍坊人对于春天的记忆,总是從一只散发着幽幽竹香的风筝开始的。

四月伊始,春意盎然。这个时候,北方的天气渐暖,万物被柔和的春风唤醒,从素净的冬天醒来,伸展开一片绿意。听到春风的召唤,内心的希望萌动。每年四月,家乡的广场上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风筝会。素不相识的人们带着自己的风筝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相视一笑,像是相识多年的默契老友。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天空中的风筝也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我的父亲是痴迷的风筝爱好者,受他的影响,风筝占据了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我的记忆被各种各样的风筝填满。摆满风筝的小仓库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我深深吸引。一打开门,浓重的竹香便朝你扑来;一进去,就让人忘记了时间。父亲对这些出自自己之手的“宝贝”爱不释手,引以为傲。这些形态各异的风筝无不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温情。

童年的大部分记忆都已经逐渐模糊或变淡了,唯独对父亲做风筝的场景印象深刻:先将竹条削成细细的竹骨,摆成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框架,再用竹骨做支撑,将准备好的油纸铺平,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和图案,最后将骨架和油纸固定住,一只惟妙惟肖的风筝就大功告成了。做风筝不仅要有美术功底,还要控制好手劲,劲小了,风筝容易散架;劲大了,风筝容易破。父亲的双手如游龙般穿梭于竹骨间,捆绑、画画、粘贴,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紧紧地盯着父亲手中刚做好的那只燕子风筝,跃跃欲试,心想:一定要把广场上的风筝都比下去。然而父亲故作神秘地在裤兜里摸来摸去,最后摸出来一支笔与一张空白的小纸条,让我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梦想。带着疑惑,我小心翼翼地写下了自己的理想。父亲接过了我的小纸条,将它结结实实绑在风筝的骨架上。风来了,父亲将风筝抛向空中,迅速将风筝线放长,风筝借着风力逐渐升高,发出簌簌的声响。我看着那只带着我的理想越飞越高的风筝,突然醒悟了。

风筝很轻,轻若云朵,乘风扶摇而上;风筝也很重,重若铁石,承载着我远大的梦想。放飞理想,这是风筝的寓意。五彩缤纷的风筝点缀了空旷寂寥的天空,熠熠生辉的梦想点亮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追风筝的人都因心中有梦而不再平凡。

我看着风筝越飞越远……

【山东潍坊市诸城慈海学校】

◆点评

这篇作文文笔清新活泼,语言亲切质朴。最出色的是作者对风筝制作过程的细节描写,颇具匠心,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最后将作文主题上升到“梦想”这一高度,恰到好处地深化了主题,韵味无穷,引人深思。

猜你喜欢

王尽美烈士风筝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封入土墙的照片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向烈士致敬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