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志,笃于行,通于变
2022-12-10杨扬
杨扬
金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改变?有人认为需要目标驱动,以强大意志努力去达成。而温迪·伍德教授认为,个人意志帮助我们做出的仅仅是一些短暂的改变,一个人要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需要调整的是个人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
对于如何实行持续的积极的改变,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文题所供材料末句的提问中蕴含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持续”,这意味着改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贯穿于个体的人生,或者贯穿于事件的整个过程;第二个是“积极”,也就是正方向、正能量的;第三个是“改变”,也就是说正方向的改变有了质的变化。材料中提出带来改变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目标驱动、强大的意志、个人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的调整。考生选择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一个立意构思都是可以的,而能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立意。“目标、意志、调整行为”和“持续的积极改变”,其本质就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所以考生在论述过程中要突出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习作展示
如何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在我看来,这不仅需要目标驱动,还需要以强大的意志、脚踏实地去完成,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行为上作出自我调整和完善。
罗曼·罗兰曾言:“一个人之所以需要目标,就如同航行中的人需要星星,虽遥不可及,但仍可以指引方向。”人生需要目标,目标可以催生出强大的意志,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为国争光”是滑雪小将苏翊鸣的目标,这个目标帮助他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最后他获得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男子大跳台金牌,实现了人生飞跃。“前进一厘米”是“亚洲飞人”苏炳添的目标,他克服“年龄”的阻碍,每次进步一点点,这个目标指引他在跑道上不断飞奔。终于,他成为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还创造了9秒83的亚洲新纪录,是目标助他创造了“人生新速度”。
目标好似一盏黑暗道路上的明灯,给予人希望,给予人力量。然而仅有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拥有坚韧之意志,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寄言青年,若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目标这朵花,需要我们付出汗水与泪水浇灌。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信水,深入实践,扎根山林,矿山戈壁,高原湖泽,到处都有他探索的身影;取样、填图、记录,他没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如果没有坚韧之意志、踏实之精神,谁能常常背着几十公斤的矿石奔走在崎岖山路?谁能在与世隔绝的孤岛生活好几个月?他乐此不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那1000多块石头,就是他开启地球内部奥秘的钥匙。29岁就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他的坚持,是他的实干。
意志和实干就好似人的左膀与右臂,给予人力量,给予人支撑。完成目标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大目标也需要分成几个小目标去践行,如果我们拘泥不变,固执地运用一种方式,不去调整自己的行为逻辑和行为特征,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停滞,而不会是“持续”的积极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变通的思维,积极地去调整,去完善。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志士致力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后虽有所得,但未曾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与根源,致力改变的只是“形式”,而从未改变根源,所以他们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领,深得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笃行变革就像那东逝的流水,随物赋形,百折不挠,直指目标。
实现持续的积极的改变离不开“目标”“笃行”“通变”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只有将这三方面融为一体,我们才会拥有生生不息的积极改变。
【浙江宁波市慈溪实验高中高三(7)班】
点评
这篇作文紧扣“持续的积极的改变”来行文,把这个抽象的宏大话题转化为具体的三个方面——目标、意志和实干、变通,使论证有了“抓手”,同时也有效照应了材料中的内容。全文论证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通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行文,论证脉络十分清楚。作文在论述的过程中论据充分,分析透彻,论述有力。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不确定性?就是事物的发展脱离了其预先发展的轨道,使得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难以预见、把握。有人对此感到茫然,也有人对此充满信心,坚信历史发展的潮流必将滚滚向前。同样每个人的人生也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限挑战的魅力。
你如何看待种种不确定性?请结合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文题所供材料对于“不确定性”给出了不同的人的不同反应。乐观的人会对“不确定性”抱以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虽有暂时悲剧性的“不确定性”,但总体上历史潮流仍是积极向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其变化性、丰富性,而让人们有了对迎接挑战的无限向往。而部分悲观的人则认为“不确定性”使人对未来无法预见和把握,会带来更多的失误或失败。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对“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不确定性”应有的态度进行思考和判断。“不确定性”会给人们带来风险、危机以及无所适从的不安甚至畏惧,但同时也会有机遇和惊喜,对此考生要进行审慎思辨。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中,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清醒地做出抉择,从各种变化中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