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22-12-10刘阐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鸣声托物画眉

刘阐

考点概述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生要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描写包括虚与实、动与静、视觉变化、渲染、白描、细节、正侧等。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叙、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二是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象征、用典、讽喻、抑扬、换位、联想和想象、托物起兴、以乐写哀等。三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双关等。四是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总分、伏笔、铺垫、层层深入、先景后情、以景作结、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重章叠句等。在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中,以下几种技巧是难点,考生要重点加以把握。

1.虚与实

对于这种技巧,考生要明确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眼前之景为实,想象之景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诗人运用虚实技巧可以丰富诗歌中的意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2.动与静

诗歌创作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显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3.情与景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就是诗人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2)触景生情(因景生情),就是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的某种情感,而“景”是“情”生的主要原因和媒介。(3)情景交融,就是诗人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与景有机融合在一起。

4.视觉的变化

这是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的变化,包括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变化。

5.渲染

这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色彩涂抹,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诗歌创作中引入这种方法,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细致描写与形容,以形成某种氛围,借此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考题连线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

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

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鸟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怀洒脱的人物形象。

答案:(1)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了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2)文诗对画眉鸟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怀洒脱的人物形象。

猜你喜欢

鸣声托物画眉
又是年尽别离时
口袋(外一首)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声谱特征及个体签名
不做画眉
不做画眉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