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

2022-12-1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宏达工匠大赛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选手捷报频传,引发广泛关注。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走到台前,展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工匠精神。从这些青年技能人才身上,我们看到“大国工匠”的影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马宏达“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

来自浙江温州的“00后”小伙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0”的突破。也许在不少人的眼里,抹灰和隔墙仿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在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大赛中,竞争却十分激烈: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马宏达之所以能够夺冠,全在于他平时沉下心来,专注于“刮腻子”这一件事,五年如一日,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为了备战比赛,每天早上8时,马宏达的身影总是会准时出现在实训室内,一天的训练量不低于7小时,让每一个动作刻进肌肉记忆里。他说:“去之前,我們的目标就是金牌,只想把掌握的最高技艺展示出来,为国争光!”

【解读】

平凡小事,要做到极致,需要坚持。或许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当上大舞台的主角,但坚持把事情做到极致,是我们把握自己生命的机会。马宏达就是把不起眼的“刮腻子”做到了极致,成为了生活的主角。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凡与否或许原因复杂,但平庸与否却是个人的选择。

邵茹鹏志做“当代鲁班”

“00后”邵茹鹏是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一名老师,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夺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的冠军。这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金牌。据介绍,精细木工项目比赛难在“精细”二字,项目对于精度的要求极其苛刻。比赛要求根据现场提供的设备材料,完成平面和三维两个模块的作品制作。选手在2天内完成比赛准备,在4天22小时内完成作品的杆件制作、榫卯连接、拼装、打磨和装配。他认为自己就胜在了细节上,比如在榫卯结构内部这些看不到的地方,他也打磨得非常光滑整洁,没有一点瑕疵。而认识邵茹鹏的人则说,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邵茹鹏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已经准备了4年,每天从早上8点钟一直训练到晚上九点钟,除了吃饭,其余时间几乎都在训练。人家休息,他加紧练习;别人做一遍,他做两遍。

【解读】

百业百工,安于平凡又尽力而为,做到极致,这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行当,只要脚踏实地、诚实劳动、肯干苦干,就会有出彩人生。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通过勤奋的双手,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

沈文青“八年磨一剑”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美发项目中,来自浙江的“95后”姑娘沈文青一路突围,从世界各地的美发高手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法,摘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这个项目共有来自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每个模块公布赛题之后只有15分钟独立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她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对赛题进行分析,这十分考验基本功、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而她恰恰就胜在这几个方面。在8年的备战时间里,沈文青不放弃任何练习的机会,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要练习2~3个发型,她一天都不曾落下。“我每天都会掐着秒表对创作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自己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创作。”在沈文青心中,这次比赛既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技之长能动天下。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传承工匠精神。”

【解读】

沈文青凭借着扎实过硬的技术和稳定的心态,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获得了这块沉甸甸的银牌。她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创新,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这份工匠精神。还有许多像沈文青一样爱美、爱拼的中国青年,正凭借着实力在国际舞台上释放技能之美,展现我们中国年轻一代务实肯干、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侯坤鹏、唐高远让机器人“灵动”起来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中国选手侯坤鹏、唐高远从来自16个国家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本次比赛中,选手需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官方套件,现场组装、调试、编程,然后模拟医院场景,使机器人独立完成“药物”“轮床”的运送和回收工作。由于场地空间和物品尺寸都非常“迷你”,这对机器人移动和机器臂抓取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侯坤鹏和唐高远通过电脑编程,实现移动机器人抓取和运送“药品”到指定位置给“病人”使用,并在模拟医院连续运行的环境中接受更多挑战。经过4天激烈比拼,他们用不服输的勇气和炉火纯青的技艺拔得头筹,在该项目上实现蝉联。

【解读】

平凡的技艺做到极致亦是非凡,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卫星火箭、高铁航母,背后都离不开大国工匠身体力行。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所有的拼搏奋斗都是在为更美好的明天筑基。立足平凡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必将大有作为、干有所成。

张洪豪打磨技术严苛到分秒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张洪豪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压力,摘得信息网络布线赛项银牌,站在了世界级工匠的颁奖台上。

一栋建筑物中,将所有网络线路进行合理布置,既可以节约投资,又能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这就是网路布线。在所有操作中,最精细的,就是将两根光纤熔接在一起。张洪豪在光纤布线时需要在整整7个半小时内保持高度的专注,将近千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按照设计图纸安装完成。他在这期间,速度一定要快,头脑一定要清楚,才能保证完成得又多又准。结构化布线特别费体力,需要全程跑起来,并进行上百颗线缆接头的制作。

“热爱会让你心无旁骛。”5年备战,张洪豪心无旁骛地刻苦磨炼操作技能,熔接了上百万根光纤。在这次比赛中,场地不熟悉,赛题不公开,4天的5个模块随时变动,甚至设备列表清单临时增加、更改,这些为他带来更大的难度和压力。然而,靠着严苛到分秒的技术打磨,依托团队协作逐个“破局”,张洪豪在大赛中,紧紧咬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对手,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啃”下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银牌。

【解读】

日复一日的重复,只为一秒钟的突破。张洪豪身上体现出的是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精神。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始终不变: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坚守平凡,终成不凡。我们的岗位或许不同,职业或许有异,但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猜你喜欢

宏达工匠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广东宏达建投控股集团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