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探讨

2022-12-10弓剑浩宁夏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型事业单位

弓剑浩 宁夏广播电视台

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互联网所引发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的巨变,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载体都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整个新闻行业都处于快速转型阶段。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的相关内容,以便使广播电视事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的概述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是指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将融入新闻事业工作之中,例如通过数字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移动化、互动化的信息服务。一般而言,广播电视事业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通过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结合可以提升节目的水平,可以使节目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以此提升节目的播出水平和质量。

第二,提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可以使广播电视事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面对的困境

第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导致受众群体的不断萎缩。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大众对于资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广播电视媒体并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现有的广播电视媒体时效性非常滞后,而新媒体以其快捷灵活的方式快速崛起。当前,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视频节目正在蚕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份额,传统的广播电视收视群体呈现出直线跳水的萎缩局面。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经突破了9亿,而且视频消费群体已经不再是年轻化,已经进入了全民视频消费的发展阶段,超过95%的用户家庭都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收看各种各样的网络节目。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的大环境之下,传统的广播电视事业正在遭受侵蚀,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变化需求,广播电视事业融合步伐发展较慢。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缺乏深度,也有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并不接地气,节目内容主要是以领导活动为主,许多内容刻板老套,是老百姓并不关心的话题,很多节目的定位也不够清晰,受众群体并不固定,后期制作非常粗糙,致使节目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在编排制作节目之时,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导致主次内容安排并不够科学,节目缺乏应有的特色,受众群体急剧萎缩,有限的受众群体的关注度也并不高,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正在快速弱化。

第二,经营空间遭受挤压,广告收入大幅下降。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许多新媒体拥有的受众群体在不断增加,同时新媒体的广告价位并不高,致使新媒体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广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甚至有些新媒体为了获得广告利润突破道德底线,将低俗、怪异或者负面的广告投放到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舆论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信息发布渠道方面,传统的广播电视事业媒体由于受到流程的管控,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给受众群众,致使第一手信息被自媒体灵活捕捉并及时发布,同时由于自身体制的原因,一些敏感的事件根本不会触及,无法有效监控舆论,这也给一些新媒体有可乘之机,致使很多新媒体的粉丝数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广告经营方面,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受到了严格的管控,致使很多客户逐步分流,部分客户分流到一些经营并不规范的微信公众号之中,而这些微信公众号中出现了大量的医药保健类广告以及养生类广告,而这类广告无法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播放。与前几年相比,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的广告收入快速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了80%,其经营收入也呈现出快速下降之势。

第三,经费支出负担巨大。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成立之初,地方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员都全力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也必须紧跟市场化发展潮流,需要坚持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不可能再为广播电视事业兜底,这也必然要求广播电视事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积极响应时代的变化,加强自身的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化电视转型,但是由此所带来的巨大投入和融资风险却不能忽视。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技术设备已经进入了淘汰和更新阶段,技术更新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投入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各项经费捉襟见肘。除此之外,由于人员的薪资调整和保险基数的调高,每年所支出的人员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收支矛盾导致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第四,缺乏灵活的体制机制,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目前,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单位,很多编制内的成员并不愿意承担责任,也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在工作时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编制外的人员如何进入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需要经受各类考验,需要跨越各类门槛。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编制性质以及待遇等方面原因,即使作出突出的贡献也缺乏晋升的渠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缺乏灵活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人员晋升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奖励,已经成了影响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公益属性

第一,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事业的政治站位。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广播电视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需要做好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广播电视事业必须始终相信党,这是广播电视事业在新媒体环境下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有半点动摇,尤其是在新媒体崛起环境下,社会各种各样的嘈杂声音不断增加,这必然要求广播电视事业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践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事业的从业人员还必须自觉认清自身的身份,强化自身的政治嗅觉,在工作中强化党性修养,以扎实的理论武装自身的头脑,确保政治定力不会出现偏离,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好党的政策宣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第二,强化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广播电视事业是信息传播的重要事业,其存在着服务百姓的历史职责,因此广播电视事业的公信力,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形象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信息存在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其中就包含有许多虚假讯息。为此,广播电视需要挺身而出,需要在第一时间揭露事实真相,需要坚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需要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舆论方向发展。为此,广播电视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强化技术创新,创新传播途径,不断扩大舆论信息覆盖面,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以此提升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三,注重广播电视的公益属性。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广播电视事业必须坚持公益属性,必须积极承担各种公共服务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事业需要放弃经济属性,可以在坚持公益属性的基础之上追求合理的经济回报。近些年来,我国广电总局也下发文件,推出了限广令和限娱令,这一系列限制政策也必将会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回归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其公益属性。

(二)深化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加快推进关键转型。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转型首先必须做好观念的转型,没有观念的转型,其他的转型更是无从谈起。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关键转型不仅包含有互联网思维的转型,同时也包含有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型,观念转型的深度和力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当前,依旧有一些广播电视存在着“坐等靠”的思想,没有跟上当前的客观形势,不会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为此,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转变自身的理念,需要重新认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方法,重新构建信息管理团队。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事业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思想转型,用科学的方法统筹规划,逐步转变传统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方式,引领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加快推进体制的改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改革需要加大步伐。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事业需要牢牢坚守公益属性,需要强化自身政府发言人的角色。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事业还需要打破垄断,需要不断拓展经营理念,需要将经营资产和业务相脱离,组建职能清晰、管理高效的现代型企业,大力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相分离。在体制改革之后,应当赋予改革之后的单位更多自主经营权,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增添或者是删减电视节目,以此激发电视活力。

第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为了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发展,广播电视事业需要打破原有的体制瓶颈,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广播电视可以构建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指标管理模式,提升考核指标的精细化和动态化,实现人员的竞聘上岗,构建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确保人尽其才。

(三)不断创新广播电视经营机制

第一,加快推进经营融合,打造产业亮点。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转型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产业链条的打造,深挖整个产业链的外延。为此,广播电视需要积极利用各项新技术,加快推进产业链的升级,同时需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新媒体经营管理模式,为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开辟全新空间。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还需要不断创新创收机制,需要整合广播电视的广告、活动等各方优质资源,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团队,以此提升经营管理的质量。除此之外,广播电视还需要强化全媒体推广力度,各项商业活动都需要加强全媒体的传播,通过全媒体强势造势,为广播电视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加快推进制播分离,创建全新机制。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渠道单一,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强势传播的市场竞争。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陈旧的传播机制无疑会束缚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为此,广播电视可以积极推动制播分离机制,加快推进平台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创建项目负责人,使其全权负责项目的各方面内容,这样既释放了生产潜力,同时也为电视栏目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市场空间。

第三,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加快推进产业化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推动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做精电视节目,需要将电视节目制作完全推向市场化运作模式,根据市场规律,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决定节目的取舍,通过市场化的力量办好广播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事业还可以合理利用闲置资产,要善于将闲置资产整合在一起,启用一批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强化闲置资产的实体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播电视事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广播电视事业还可以探索跨行业经营,积极打造品牌化的平台,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增强跨界跨行的成功率。

第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服务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为了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需要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需要紧盯民众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广播电视需要立足于当前实际,积极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之中,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前提下推出各种不同的电视节目,可以增设专业化的电视节目,例如少儿节目、科技节目等等,确保自身的电视服务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以满足不同群体对于电视服务的需求。

(四)加快资源要素的整合和发展

第一,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培育。人才是推动广播电视事业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广播电视事业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资源,为此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新媒体人才的培育。在培育人才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转型,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到电视台内部为工作人员专项讲解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运营需求,以拓展工作人员的视野。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可以不定期举办岗位竞赛活动,根据部门特点开展竞赛,例如可以就自媒体运用、网页设计以及内容融合等开展竞赛。除此之外,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还需要培育全能型的主持人,因为主持人是广播电视的核心人物,是推动整个节目向前发展的重要核心枢纽,所以主持人的魅力将会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魅力。

第二,强化硬件设施投入,提升硬件装备水平。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为了提高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的水平,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各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需要及时淘汰各种落后的设备,及时更换新的技术装备。为此,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加大经费预算投入力度,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为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开源节流,不仅仅需要完成各项内部改革,同时还需要做到精兵简政,提升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转效率,树立节约办台的良好形象,以此有序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发展,广播电视需要强化公益属性,同时还需要深化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广播电视经营机制,加强各项资源要素整合,以此提高广播电视事业转型的水平,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对广播电视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转型事业单位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