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深度融合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创新

2022-12-10覃文奥河池市金城江区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选题策划

覃文奥 河池市金城江区融媒体中心

媒介深度融合既是媒介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国家的政策规划。在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出现了许多变化,既有的采编模式受到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探讨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媒介深度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影响

(一)报道载体多元化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方式逐渐增多,策划人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了,而是寻求多种媒介的融合报道。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媒介融合突破了物理层面的结合,深入到了媒介经营管理、报道理念等较深层次。于电视新闻采编而言,原有的报道方式也得到了扩展,人们使用的报道载体不再局限于电视这一传统主流媒介,而是通过构建统一的媒介平台,把报纸、广播、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种报道形式融合到一块。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中,采编人员坚守着电视的采编策划逻辑,然后在内容输出层面借用其他媒介的报道优势,有效提升了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效果。当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内容在不同报道载体上呈现出来时,受众将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报道内容量增加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影响下,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不断增加。因为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电视台都打造了自己的融媒体平台,通过融媒体平台来发布各种介质的新闻内容。在融媒体平台的支撑下,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当策划团队制定出合适的选题后,采编人员可以快速制定出合适的采访方案,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范围。采编人员在获得采访素材后,可以把这些素材上传到媒体数据库,然后供各部门人员使用。新闻内容生产的最后一步是向受众发布,在融媒体平台的推动下,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分发,这种分发模式提高了报道效率。在报道效率提高的基础上,电视新闻记者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内容。电视新闻报道内容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信息数量的爆发性增加,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在多种媒介渠道上发布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包含着具有价值的新闻选题,通过对媒介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采编人员可以迅速发现合适的新闻选题。

(三)采编流程出现了巨大变化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流程出现了分离,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看,在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生产中,采访和编辑工作是共同进行的,当电视新闻记者完成采写工作后,编辑人员会开展编辑工作。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对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部分电视新闻记者会在开展采访工作的同时,进行新闻编辑工作。一些电视新闻编辑也会走出编辑室,参与到具体的采访工作中。采编流程的变化反映了媒介深度融合对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影响,这样的变化是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改进工作方式和提升工作效率的表现。通过革新电视新闻采编流程,采编人员提升了电视新闻内容生产效率,适应了媒介深度融合的冲击,保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二、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

(一)报道内容逐渐复杂化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内容逐渐复杂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种复杂化的出现。首先,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新闻资讯。电视是一种传统的主流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剧烈冲击,受众数量下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选题范围来增加受众数量,选题范围的扩大引发了报道内容的复杂化[1]。其次,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内容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包括视频、音频以及图文等。在电视新闻报道领域,同样出现了多种报道形式,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报道内容的复杂化。最后,依托于多种媒介平台,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发现多样化的选题,制作出多样化的新闻内容。不同的选题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事实,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高于以往。电视新闻时效性要求的提高,促进了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工作的革新。原来一则电视新闻的产生要经过复杂的生产流程,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在采编人员的“精心雕琢”下,往往会打造出具有深度的高质量作品。但是在高时效性压力的背景下,那些生产周期较长的深度报道可能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在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热点比较多,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新热点出现之后,原来的热点可能就不再具有热度了,受众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了。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为了保证报道的时效性,就改变了选题策划的侧重点,减少甚至砍掉了那些生产周期长的深度报道选题,而把精力主要放在了那些生产周期短的选题上。

(三)选题策划愈加多样化

电视新闻选题策划遵循着一定的框架,但是在媒介技术的影响下,这一框架发生了变化,选题策划愈加多样化。这是因为媒介技术的变化引发了受众观看习惯的变化,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少,只能依托于少数媒体渠道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电视拥有固定的观众,他们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收看相关节目。另外电视、报纸、广播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如果想要同时获得这三种媒介上的内容,那么就需要购买三种媒介。但是随着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电视、广播、报纸这三种媒介可以融合到统一的融媒体平台上,受众可以在一个媒介平台上观看这三种形式的新闻内容,这逐渐成了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面对受众在媒介使用习惯上的变化,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保证选题策划的多样化,对于同一个选题,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报道,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而取得较好的报道效果。

三、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创新

(一)创新采编形式

采编形式对整个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具有巨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采编效率,帮助采编人员化解困难,推动采编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创新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展开。

首先,使用先进的设备。在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主要使用专业的摄影机、录音笔以及记录簿等。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虽然仍然可以制作出优秀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但是生产效率可能比较低,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借助新型的采编设备,提高新闻采编效率,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具体来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借助无人机、便携式直播设备等[2]。在一些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灾难事件的报道现场,电视新闻采访人员可以借助无人机去展示和记录现场的内容,有效解决了采编人员不能进入现场带来的困难。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现场,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使用便携式的直播设备,进行现场直播,同时也能够把现场素材传回编辑部,深度加工新闻内容。

其次,提升采编人员的媒介使用技能。在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各种新的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把这些新的媒介技术融合到电视新闻采编策划中,能够有效提升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效率。但是这些新的媒介技术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比如数据收集工具,如python技术等;数据分析工具,如SPSS等。这两种技术需要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编程知识和数理统计知识,但是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文科生,在这些媒介技术面前可能会表现的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电视新闻内容生产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即使不能让采编人员熟练运用这些工具,但也要尽量让他们知道一些基本操作。

最后,树立平台化的采编思维。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采编工作出现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内容采编平台的纷纷建立。平台原本的含义是建筑工作中的塔台,延伸为从事某项工作的基础。于新闻报道行业而言,平台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平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整合各种介质的采编内容、改善新闻报道工作等。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平台的作用更加显著,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树立平台化的采编思维,改善采编工作。

(二)设计出科学的采编流程

采编流程对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制定出科学的采编流程能够有效提升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效率。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流程主要分为选题确定、素材收集、内容制作、内容筛查等,在这一传统的采编流程中,采编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好采访与编辑审查这两块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随着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电视新闻采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知识,给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采编工作拥有了新的发展动力[3]。但是于采编人员而言,媒介深度融合带来的这些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资深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大多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编辑思维理念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中形成的,拥有较硬的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遵循着传统的采编流程。当面对先进的媒介技术时,这些资深的采编人员却不知道如何下手,降低了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效率。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新闻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采编人员需要正视这些变化,要在立足于这些变化的基础上,改进工作模式,重点设计出科学的采编流程,以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采编工作的变化。具体来看,设计出科学的采编流程,需要具有三个前提。

首先,采编人员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运用能力。在媒介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技术这一要素在新闻内容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采编人员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媒介技术运用能力,先进的媒介技术于他们而言就是挑战而不是机遇。就以新闻选题的确定为例,那些能够掌握数据爬取与分析技术的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受众的线上评论,来确定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挖掘出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选题。

其次,拓展新闻采编渠道。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新闻内容接收者,而是逐渐成了新闻内容生产的参与者。在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能够便捷地上传自己制作的内容,包括旅行时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所思所想等。受众上传的这些内容很可能蕴含着高价值的选题,如果采编人员能够经常关注受众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那么将很有可能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选题,这样就扩大了新闻采编的渠道。

最后,提高内容整合能力。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内容生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报道载体、生产流程等方面,更表现在新闻内容生产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文化构成等方面。于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而言,他们需要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尝试突破原有的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做好新闻内容的整合工作。采编人员要从内容生产机制层面着手,立足于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融合广播、报纸、新媒介平台的内容生产优势,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介内容。

(三)提高采编策划的准确性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保证采编策划的准确性,让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只有做到了采编策划的准确性,才能够实现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创新。提高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开展。

首先,要坚守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准则,遵循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规律,同时深刻结合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对电视新闻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出现了变化,对新闻内容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面对这些变化,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使用新的媒介技术,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另外,要创新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让受众能够接收到形式新颖、质量上乘的新闻报道作品。

其次,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提升自己在新闻策划方面的创新意识。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把握住这些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接踵而至的挑战,突破点就在于新闻策划方面的创新。在进行新闻选题策划时,需要适当地考虑受众对内容的偏好,在坚守报道准则的前提下,制定出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选题,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效果。

最后,保证选题策划的独特性。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电视新闻内容生产领域,存在选题同质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保证选题策划的独特性,只有制定出具有独特性的选题,才能规避同质化的陷阱,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也可以通过融合多种报道模式的方式,来彰显选题策划的独特性。

四、结语

电视新闻采编模式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形成的,拥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采编人员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着新闻采编工作。随着在媒介深度融合的推进,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模式受到了冲击,采编工作不仅面临着机遇,而且也遇到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采编策划的创新具有巨大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一些建议,限于篇幅,文中有些论述不够充分,期望这种尝试能够为业界、学界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选题策划
穿行城市中
考古发掘类展览策划的观察与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谈诗词的选题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选题有误
特别策划
本期策划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