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用实力与能力解决

2022-12-09胡金凤

人力资源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文/胡金凤

广东一位女大学生,从去年9 月起,相继去20 家公司面试,皆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她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薪酬等原因她自己选择放弃。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正在脱产备考公务员的和在国内读研的2021 届毕业生中,女生占比55%;在考公应届毕业生人群中,女生占63%。这反映出目前部分女大学生择业求稳心态较为严重,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女大学生更是自嘲“小镇做题家”,努力做题,却一再碰壁。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男大学生的签约率是女大学生签约率的两倍多。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存在就业空间较小、岗位不理想、就业率较低、就业层次低、同工不同酬、择业时间相对较长等问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晋升、解聘等环节仍存在隐形性别歧视,“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同时,一些女大学生求职观念不合理、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导致她们就业创业积极性不高;一些女大学生创业不仅缺少资金,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社会上出现的消极悲观、“躺平”无为等负面心态也造成一些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慢就业”“消极就业”的现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从小受家里过度呵护,导致在就业方面完全依赖家庭。想要缓解上述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各界予以关注和支持。

●自身角度:转变就业观念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位实习生询问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关于女性应该在事业和家庭中如何选择”的时候,董明珠淡定回应: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不要用性别差异营销自己,要用实力与能力解决问题。在就业市场,无论是求职者本人,还是用人单位,总会放大性别的差异。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一位95 后女大学生逆向求职的事件,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这位同学叫娇娇,与她名字不一样,娇娇是一位很有主见的女生。她就读于浙江某高校,毕业后去深圳发展。来到深圳后,她顺利地成为某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但由于工作较为烦琐,加班成为工作常态。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黑白颠倒的工作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不同于70后80 后,95 后并不认可加班文化,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拿到与付出成正比例的薪水。她在招聘平台上发现一则招聘保安的广告,月薪与设计院相仿还提供宿舍,最重要的是不必熬夜加班。娇娇认为,白天工作后,她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和视频剪辑。而且日后她还有自己的打算,保安只是过渡期。

与娇娇类似,我们在外卖队伍、快递员队伍中,也会发现一些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可是许多大学生表示,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毕竟大学毕业后不想再问家里要钱,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打算。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相信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还是要有逆向的思维和观念,敢于突破固有的框架和路径,毕竟谁也不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何处。

●高校角度:增强职业规划

有别于个案,从整体上看,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个人专业实操性差、整体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求职理念偏差、眼高手低。大学教育跟其他教育阶段不同,高校会要求学生自己安排和规划学习和生活。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大部分大学生比较迷茫,因此,学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其充分了解当下的就业发展趋势,学会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避免盲目选择或者被迫就业。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比如全国妇联在近期就成功组织创业女性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畅谈创业情怀、宣讲创业经验,为女性高校毕业生送创新理念、送创业指导,引领激励女性高校毕业生到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就业创业,为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就业观,顺利实现女大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身。

●社会角度:营造宽松环境

“销售工作出差次数多,还要陪客户喝酒,尽量不招聘女性。”“女性性格比男性软弱,心理素质差,不适合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考虑提拔到高层管理。”“审计工作需要常年出差,招聘时男生优先。”由于社会各界不断地强化性别之间的差异,导致男女不平等现象加剧。

尽管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是在实际中,女大学生仍然被打上各种标签。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女生应该本本分分在家里,嫁人生子、安静地当个家庭主妇,社会工作并不适合女生,女不如男等。相信有很多女大学生经常听到“如果你是个男生就好、这个工作还是男生做得好”之类的话。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明仅限男生。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用人单位为了将利润最大化,会考虑到女生未来会结婚生子,到时企业要承担女性孕产期的相关费用,本能地觉得男生创造的职业价值比女生高很多。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招聘女大学生必然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比如怀孕生子产假等等,想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单靠企业埋单。2021 年8 月,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加强思想引领、开展指导培训、支持促进就业、加强创业扶持四方面推出14 条举措,助力女性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支持女大学生就业,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减少人为的压抑气氛。

●家庭角度:给予精神支持

女性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走向社会,往往会遇到理想和现实、小我和大我等方面的思想困惑,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因此,在家庭方面,家长需要及时掌握女性高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她们找准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理性的择业观就业观。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在社会网络关系中,亲缘网络关系是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亲缘网络对择业就业有正向影响。父母可以打破一些传统的择业观,充分了解就业政策,比如五险一金的缴纳、三期女工的相关政策法律。总之,家庭应该与时俱进,多鼓励支持,少抱怨批评,理解和支持女大学生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束缚选择自主择业,与政府、企业、高校形成合力,给予女大学生足够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降低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企业角度:摒弃固有思维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会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罗列出招聘条件,但是部分用人单位为了控制用人成本,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写着“招聘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等字眼,或者是在招聘过程中不断阐述性别差异,如此种种都在无形中剥夺了女大学生充分参与就业的机会。用人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作为基础进行招聘考核,能力突出、综合素养高、学习能力强者获得就业机会,不分男女。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同样岗位同等薪酬”的薪资分配原则,但是受到传统的“女不如男”思想影响,在薪酬福利上面,部分用人单位给予女性的待遇明显低于男性,而且女大学生在谈薪酬时比较被动。为了吸引更多的男大学生,部分用人单位甚至会提出提供住宿、安排配偶工作等丰厚的福利待遇,但是对于女大学生却很少会有相关的福利,薪酬福利上的差距导致了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平等,降低了女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用人单位应摈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岗位薪资待遇,以岗位内容为基础分配待遇,以工作内容和贡献值合理分配薪酬,而不是通过性别直接划分,以此保障女大学生就业。

总而言之,大学生走上职场、走向社会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守护家庭的知识女性也可以是成功的,所以说不能单纯用是否就业来评价女大学生自身价值的高低,成功的女性不仅出现在职场,同样会出现在家庭。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