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基于“共享”理念的老城区公共空间改造
2022-12-09张恒瑜张忠峰赵红霞
张恒瑜,张忠峰,赵红霞*
(1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已经从增量往存量转化,旧城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面临空间容量有限、功能结构失衡等问题,城市微更新为大拆大建的老旧城区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1]。2015 年,北京召开了有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城市修补”政策,自此之后,便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本地区的城市修补更新工作[2]。2020 年7 月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老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近几年来,中央层面多次发文主导力推“旧改”,不仅要求“全面推进”,并且严格确立了各个项目的时间表,意味着“旧改”时代的全面到来[3]。
微更新是一种针对小尺度空间的城市提升方式,通过对现有闲置空间和零散空间再利用,闲置的资源资产挖掘和本地区的文化的再生培育来达到对该地区提质增量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该社区或城区的改造,也是对整个城市的改造提升[4]。公共空间是城市微更新的重点,对老旧城区来说,公共空间是展示形象的重要空间,是品质提升和功能再塑造的主要改造区域,不仅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也是拉近居民情感的重要场所。在更新过程中,微更新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多个主体的参与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更新的最终效果和后续维护使用。这也是现如今老城区改造亟待改善的方面,居民作为主人翁要贯穿改造的始终,居民自我管理维护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表达方式。通过新的方式拓展了城市微更新的广度,也解决了老城区在城市化发展中掉队的问题。
1 “共享”理念、共享时代的来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学界已对共享理念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共享是具有深厚理论基础、长期实践意义的发展理念。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正与“旧改”时代的到来相契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质量、水平有着更高的预期,但针对老旧城区、社区存在的现状,受制于空间的有限性、设计理念的局限性,还有着大量的公共空间存在着空间资源浪费的现象。一面是整体空间的有限性,一面又是空间的利用不充分。只有对老旧城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且融入“共享理念”,才能使得有限的公共空间物尽其用,解决公共空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6]。
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共享空间,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使用,同时也都有义务去维护,在过去的设计理念及管理方式中并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间,且在后期也无人去自觉维护,只能单纯依靠物业去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因此,只有形成有效的主体参与机制,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达到使用需求预期,取得更优的社会效益[7]。
2 “共享”理念下的老城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2.1 项目概况
四平路社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面积约2.75km2。建于20 世纪50-80 年代,下辖22 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0 万,四平路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较少,公共设施较为老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范围内有大面积的老工人新村,整个场地面临着3 个问题:场地紧缺、设施落后和社区归属感不足。
2.2 已有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自行车停车空间面积大、利用率低,具有非常大的改造利用的潜在空间,同时停车空间是居民共享的重要场所[8]。阜新路口袋花园是一条窄窄的人行通道和绿化带,公共空间利用比较单一。街巷围墙空间颜色单调,只是进行简单的粉刷。闲置电话亭是上海一个时代的印记,也见证着上海的过去、现在,承载了当地人的过去记忆,是社区文化情感上极其重要的承载物。
2.3 更新改造的方法
2.3.1 挖掘老城区存量空间。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首先要摸清居民的实际需求,根据情况盘活现有的空间资源。因建造年代久远,老城区存在众多物质层面的问题,例如:现有物质老化,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低下、品质较低。挖掘使用效率低下的闲置空间,通过实地与居民住户交流来获得他们对改造的预期和期望,随后确定改造的形式、对象以及所有居民住户的共享范围[9]。
2.3.2 打造老城区共享空间。在改造行动中,将自行车存放处的2/3 空间进行微更新,主要通过地形的重新改造、自行车架的形态调整和水管的再创造更新,进行空间合理利用,从形式和主题来加强对较低龄需求者的吸引力。微地形塑造为活动空间带来纵向变化,为附近的孩童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共享场地。而更新后的自行车架则变成了可供攀爬、钻洞的娱乐设施,其中喇叭状的水管则为孩童提供了扩音娱乐的设施,此设施以儿童趣味装置为主导,兼顾了实用及美观展示的双重功能,也为住户的子女提供了趣味场所。
阜新路的口袋公园项目,设计团队通过对周围人群观察、访谈,与工作坊和政府部门进行协商沟通,形成一个在人行道中嵌入儿童娱乐设施的公共空间。将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80m 沿街绿化通行道,改造成了既可以供孩子们游玩又不妨碍通行的区域,在游乐设施中加入了本地区的文化,将中文的“四平”与学院的简称“D&I”抽象幻化成了创意性的儿童设施,用多彩的颜色结合几何铺装来丰富人们的行走体验。
四平公共空间的街巷更新改造,利用多彩墙绘重塑了街道视觉活力。铁岭路上通过数十幅墙绘代替了原有的摊点图案,主题更换为为了航天理想和青年壮志,既美观又起到了宣传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四平路社区外的多幅垂直墙绘构成了社区独特的景观,为路人及居民打造了一处趣味背景;可根据时代需求或每个人的奇思妙想来重新修改新的图案,形成一个共享、共有、共用的生活背景。
保留了社区原有闲置电话亭,改造为公共的街头美术馆,既保留了原始的文化记忆,也方便周围的大学、博物馆、工艺品馆进行艺术展览,居民自制的泥塑、剪纸、小工艺品也能拿来展览,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了近距离了解艺术文化的平台,也使原本闲置的空间重获新生,加强了居民及周边使用者的参与感、归属感。
2.4 探索老城区共建、共享、共治新模式
老城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探索,其中包含多个利益相关方,由原本的社区物业治理为主,逐渐转变到提高居民参与度、自下而上改造更新的新形式[10]。在老城区保护意识愈加强烈的今天,由基层政府为引导监督,开发单位为项目设计实施者,空间使用者和当地居民为参与主体的老城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则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最优解。联合多方机构,为老城区公共空间更新共同把脉,结合挖掘社区能人来组建社区居民代表组织,共同参与到社区更新的设计及中后期的维护管理。利用这个平台,各个机构在此基础上“共商共治共享”,共同制定本区域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由此居民自发地形成了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的新模式[11]。通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改造创意大赛”,并设立各个奖项等多种方式来让居民参与其中,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前期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阶段、后期维护管理等环节。
2.5 形成老城区文化活动的新形式
以公共趣味活动场所、社区街道、趣味背景墙、共享街头美术馆等改造项目为空间载体,在重大节日举办多种类型的主体活动。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记忆信息,融入到公共空间改造中,让社区公共空间成为这个区域最具人文价值和文化印记的区域。通过对历史的查阅和原住民的口述对相关历史进行保护和宣传,让本地区的文化脉络继续传承下去[12]。
3 基于“共享”理念下老城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探索
在老城区微更新实施过程中,包括前期资料的收集准备、目标对象的确定、代表居民的沟通参与、中后期的监督维护。“共享”理念在上海市四平路社区更新的融入,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活动娱乐场地,而且通过前期居民的意见征集,与设计和施工方深入地沟通,将居民的改造意愿融入到改造更新中,增加了居民改造过程中的参与感、责任感,为后期共同维护共同使用,情感上的共鸣奠定了基础,激活了社区的闲置空间资源,提高了居民在本社区的主人翁地位。
3.1 挖掘老城区的存量空间—唤起居民的共鸣
老城区的公共空间是属于本地居民的公共资源,挖掘其中的存量空间,将“共享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整合更新再分配,把其中利用率低、功能不明的空间整合,更新转化为居民日常使用空间。通过现阶段需求的再创新,以“共享”的方式将原来各类资源的使用权以新的方式交还于使用者,使其变成符合当代居民需求的空间,达到盘活现存空间,获取额外收益的目的,而非继续增量式空间的拓展和设施的增加[13]。
3.2 创新利用社会组织,激发居民的共建参与感
创新利用第三方组织,可以有效地维护居民在改造工程项目中的权利,如创立居民代表大会,由居委会牵头,打造居民代表与设计团队交流对话的平台,使居民的想法意愿在日后的改造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改造前期举办的“开放营造节”活动,邀请居民、设计师、政府代表来一起共同参与社区营造、共话设计。在更新过程中,由多个组织组成的营造队积极主动认领公共空间的后期监督维护,这支由社区居民、志愿者、学生所组成的团队便是居民共建参与的重要体现[14]。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第三方力量使居民加入到改造中,推动改造的进程、监督改造的过程。尝试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改造模式,构建起多元参与、多方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10]。
3.3 打造本地文化特色项目,加强居民的归属感
老城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是打造当地文化特色项目的重要载体,是居民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新变更,也是公共空间在老城区更大范围实现“共享”的重要手段[15]。在老城区中,遗留着大量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新生活环境物质条件同时,也要保留、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改造过后的“街头微型美术馆”,用展览宣传的方式将海派布艺、泥狗等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让本地居民零距离接触,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家,宣传文化。同时也将人们长期遗忘的街头电话亭重新利用起来,恢复往日的活力[16]。特色活动和特色项目则是丰富居民生活、加强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归属感的重要方式,既“复活”了老城区生机与活力,又加强了居民的交流,凝聚社区共识。发掘和保护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尽最大可能保护其原真性,借此促进社区公共精神的再生。
3.4 构建多方的参与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参与式共建是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重要策略,有秩序地参与式共建,在居民与其他机构之间还需要一个沟通的桥梁,那就是居民代表,代表居民的利益与各方组织持续协调,以一种独立的身份来使居民加入到项目改造的始终,增强了改造空间设施与居民的关联度,提升居民整体共建参与感[17]。在项目建设阶段进行居民巡回参与式运营维护机制的讨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通过社区志愿者分区域认领、街长制度等机制,促进社区公共空间的长效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共享”的理念共享项目成果,让居民真正享受到项目落地后大家广泛参与的结果,逐步培养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4 结语
在城市有机更新的背景下,通过老城区老旧社区的微更新,融入共享理念,挖掘现有存量空间,打造共享平台,进而激发本地区住户对本城区社区的参与,加强沟通交流,使得老城区微更新能够将社区空间资源与现在城市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上海四平路公共空间改造是一次契机,由政府发起、专业团队协助、居民为主体,自下而上地推动公共空间的微更新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老城区社区管理新机制,营造出了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良好氛围。在老城区回归现代都市生活的同时,尊重现有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重构延续了具有原真性的邻里关系和非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设计团队不再是传统的主导地位,而是协助挖掘社区能人骨干力量,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项目中,构建起居民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