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人才赋能思考

2022-12-09方引青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5期
关键词:产学研活力高质量

□方引青

(作者单位:河南投资集团汇融研究院。)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实现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聚集与有效结合。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其他资源开发的决定条件,必须占有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此,在实施人才战略中,加快构建新型的人才开发支撑体系,全力为人才赋能,将成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一、人才赋能的时代意义

(一)人才赋能是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数字经济成为新动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各地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常态,对一流的创新人才和团队的争夺愈演愈烈,如何广泛吸纳高端人才,为其提供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相关条件,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人才的活力给人才赋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人才赋能是激发科技创新的新动力

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重视人才赋能,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工作规律,制定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科研团队等培养战略,提供及时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及时解决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改善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是激发人才科技创新的动力。

(三)人才赋能是加速人才体制创新的新动能

改革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的动力。我国科技队伍数量众多、创新潜力巨大,如何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给予高端人才更大的决定空间,把科技创新潜能激发和释放出来,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人才赋能的过程中,改革阻碍人才赋能释放的机制、体制,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才,为人才创新增加新动能。

(四)人才赋能是构建人才战略的新格局

面对新趋势、新任务、新要求,人才工作必须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谋划人才赋能规划,构建多元化人才集聚机制,搭建人才赋能的支撑平台,结合实际开展各层次人才规划,组织实施人才工程,加快构建人才战略的新格局。

二、人才赋能的主要途径

(一)改革赋能

人才赋能是一个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激发人才主体内在活力的过程。深化改革可以释放人才主体创新的活力,进一步破解阻碍人才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深化改革,释放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活力,具体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加快形成公平竞争、自由选择,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灵活机制,释放资源优化组合的活力。

(二)数据赋能

当今时代已经不单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而是更多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立足于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系统化地对人才进行“赋能”。数据赋能,可以释放数据活力,实现数据增值。加速数据赋能,将数据与人才有机结合,可提升社会的高效运转。人才在数据赋能过程中,将加速数据的获取,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组织间的互联互通、知识共享,多主体参与、协作创新。同时,信息平台建设、集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又会促进人才综合赋能的提升。

(三)平台赋能

搭建孵化器平台是推动人才创新创业高素质成长的手段。孵化器平台将结构赋能、资源赋能、数据赋能有机结合。通过结构赋能机制,明确供需双方责权利,激发平台供需双方进行资源配置的意愿。通过授予权力、承担责任与分配利益三者有机统一的规则与功能设计,激发创业资源供需双方与平台共创价值的动力。通过资源赋能机制,对供需双方开放资源,为平台各主体提供促进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更好地对创业者进行专业化管理、针对性培训,帮助创业者将资源转化为解决方案。

(四)项目赋能

项目是承载人才的载体,可为人才科技创新搭建事业平台。以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推动人才赋能,可以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聚集,要突出产业提质,紧盯“大好高”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谋长远高质量发展。产业平台要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提高引进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凝聚力,构建一体化人才平台,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形成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走出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促产业的创新路径,激活更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五)产学研赋能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为人才赋能。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改革主线,可推动科技教育与产业对接,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贯通”,促进资本、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形成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自身成长、培育新动能赋能。

(六)环境赋能

以实绩论英雄、跟能力相匹配、与贡献相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化科研环境,包容短板来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对标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关注人才对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的需求,为人才提供贴心周到的安居服务,优化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可以让人才真正实现人生价值,让人才发自内心留下安居乐业,提升人才和家人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三、人才赋能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做好人才赋能专项规划

要在开展专项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地实践取得的经验,加强专项政策研究,开展顶层设计,加强分类指导。在激活人才活力的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在营造人才创新条件上加大支撑,在人才赋能平台的搭建上下功夫,规划好专项的人才赋能工程,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上下功夫。

(二)分类指导,实施各类人才赋能工程

对各类人才工程要针对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如针对战略新兴产业、高精尖技术的骨干人才,各类紧缺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实施不同的赋能计划,通过指导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双向成就、人才个体与赋能团队共同成长、人才与企业相互赋能的释放。

(三)项目带动,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载体

建立以产业化为目标、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体系,是探索利益共享的战略性合作机制、发挥人才赋能更大效益的有效措施。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融合,要在人才赋能过程中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项目驱动聚集人才,带动科技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搭建人才创新孵化器平台,扶持创新项目。积极与科研院所建设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推进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依靠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人才共享,构建多元化人才赋能体系

建立人才智力引进的多元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效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积极推进人才飞地建设,共享飞地政策、资源红利。健全柔性引才机制,促进人才智力共享,建立跨区域人才服务,建立人才信息互通发布机制,实现更大范围的人才资源合作共享。创新推行人才租赁模式和机制,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借鉴“假日专家”“客座教授”等模式,引进高端人才的智力成果。

(五)以人为本,优化人才赋能生态环境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政策引才。如高层次人才公寓、发放租房和购房补贴,人才家属安置、工作待遇等方面优惠政策。二是提供高效服务,感情留才。优惠政策,内容明了,流程简便,兑现快捷,服务热情,政策暖心。三是搭建事业平台,产业聚才。搭建高质量的事业支撑平台,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优化营造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激发人才尽展其长,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猜你喜欢

产学研活力高质量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活力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