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回顾、现状与展望

2022-12-09张大力李晓明商克俭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5期
关键词:河南省政策人才

□张大力 李晓明 商克俭

“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人才历来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核心要素,2021 年9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该战略目标,战略谋划与顶层政策设计是关键,各地方“人才争夺”趋势愈演愈烈。河南省近年来对于人才工作越发重视,相继出台引人、育人相关政策助推中原崛起,特别是“十四五”时期“人才强省”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然而,河南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受制于禀赋资源、人口特征、区位劣势与创新竞争力等多维因素影响,人才引进工作相对于其他省份困难更多。本文将以政策文本分析为视角,系统梳理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内相关的重要人才政策,为下阶段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一、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回顾与梳理

河南省级层面人才引进政策从改革开放至今历经四十余载,政策文本量丰富且重点突出,本文以时间轴与重大政策双重特征为分类依据,按照不同年代将河南省人才政策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1978 年-1992 年)

改革开放之初,河南省人均GDP 仅138 美元,全国排名倒数第四(1978 年),各项工作都处于萌芽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更是如此。但受制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河南省省情,从改革开放至1992 年与人才工作相关的政策相对较少,主要以1992 年颁布的豫政99 号《河南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暂行规定》文件为主。以推动河南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为目的,《规定》内容涵盖安置服务、鼓励多种形式来豫考察、奖励配套、工资待遇等多维度共计19 条具体内容,该文件也成为河南省后续人才工作的基石。

(二)推进阶段(1993 年-2009 年)

在河南省1995 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决定》背景下,人才工作进入推进阶段,特别是与海外人才引进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逐渐形成体系。2004 年,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为人才的聚集与发展搭建政策平台;2005 年,由省委组织部、人事厅与省编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中把该时期人才引进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归硕士与博士群体,并对其工作岗位匹配等级、福利待遇及家属子女安排等内容作了具体安排;2009 年,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引进海外高层人才的意见》中则首次提出河南省“百人计划”。

(三)成熟阶段(2010 年-2017 年)

自2010 年以来,河南省人才政策相对愈加成熟且成体系化,所关注的焦点也从海外为主向海外海内并重与多样化群体并重转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件即为2010 年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完成人才规模壮大、人才结构优化、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等多项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与《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等更加细分的纲领性文件陆续出台,人才强省战略政策支持体系逐渐形成;此外如2011 年《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2017 年《关于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为河南省人才政策提供了补充和多样化途径。

(四)均衡阶段(2018 年-至今)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省级政策与地方政策逐渐趋于均衡状态,省级层面与人才引进相关的政策逐渐减少,但在形式与内容上则处于不断深化阶段。特别是2018 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对于人才引进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放在了省级层面的平台搭建上,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人才搭桥引线。如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每年10 月中旬在郑州召开,为打造制造业强省、内陆开放高地等目标助力。而该时期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各地市人才引进政策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且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特点。如平顶山市2018 年至今的“鹰城英才”计划,对A-E 五类人才分别给予配套福利政策;又如2022 年1 月24 日洛阳市出台的《汇聚创新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加快人才强市若干举措》,从六个方面20 项具体措施助力人才强市战略实施。

二、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河南省在人才工作方面经历了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硕果累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年底,河南省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口共计36.5 万余人,研究与试验发展博士学历人员13950 人;河南省院士人数达到25 名(其中科学院院士6 人,工程院院士19 人);中原学者累计65 人;2012 年实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2017年实现长江学者青年学者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共入选长江学者10 余人;2021 年第四届“招才引智”大会现场签约614 个科技合作项目和延揽人才约3 万人,其中博士826 人。河南省人才总量短缺、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河南省人才引进各项服务配套措施也愈加成熟,但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宏观环境引力仍相对不足

著名的人才流动推拉理论指出,人才流动是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引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才争夺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弥漫开,无一省份能够置身事外。当置身于大环境中时,河南省目前发展阶段所展现出的吸引人才来豫的筹码在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劣势地位,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才流动路径越通畅,越容易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柳瑛在针对我国高端人才流动特征的研究中揭示,目前我国长江学者的空间布局和流动特征与城市发展呈现出了同样的“中心-外围”特征,特别是在入选长江学者后这种流动特征更加明显,高端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同样明显。

河南省近年来生产总值已基本稳定在前五,但人均GDP 排名则仍旧位于下游区间,对于吸引人才的多方位引力环境仍稍逊色。比如当前主要依赖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足10%,整体高端供给缺乏,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完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仍需进一步改善;新时期经济发展主要核心创新能力不足现状并未改变,2019 年统计数据显示专利数全国占比仅为0.4%,技术市场成交额全国占比仅为1%,研究与试验经费、研究与试验人员等多项指标均低于平均水平。河南省宏观经济发展仍需进一步提升,为人才聚集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引进政策精细化需求分析不足

当前政策的重点对于引进对象的界定、引进对象与地方人才需求匹配度分析不够。政策文本中如“高端人才”与“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关键词汇虽然在文本中给出明确解释,但在内涵上往往并无二意。同时,对于人才的引进对象精细化分类不足,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的人才和青年人才的专项支持政策不足。统计数据显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 年河南省获批青年项目数量658 项,直接经费1.58 亿元,占资助项目总数的65.21%,青年力量已成为地方乃至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但针对青年的专项支持配套不足。而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地方对于人才需求的清单到底是什么的需求分析不够,管理学中“因事引人”的重要原则没有得到深刻体现。

(三)引进政策与方式的同质化

2019 年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达地区不得再以高薪等形式从中西部地区挖人才。”人才流动与聚集本身应属于市场行为,但随着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地市都加入到“人才大战”中,各地方对于人才竞争就具有明显的“锦标赛”特征。锦标赛模式的人才大战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各部门积极性,可以超额完成配额目标,但同时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层层加码”模式的人才引进工作,最终在模仿行为与博弈行为的驱使下走向“同质化”政策模式。仔细分析不同层面的政策文本会发现,省份与省份之间、同级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才引进政策模式基本相同。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全地区参与的“层层加码”人才争夺工作最终会导致全国人才工作的内卷化和物质化。任何一个地区在同级别人才引进过程中想要在政策上脱颖而出,能做的工作就是继续对政策上的薪资、福利及配套措施不断加码,造成全局人才工作的效率损失。

(四)引进全过程“头重脚轻”

人才工作是一项需要全过程投入的工作,引进仅是人才工作的起始环节,人才是否能够留得住,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用人单位后续一系列的培育和培养工作的配合。中西部地区目前人才难以留得住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各引进主体对于人才工作只注重“引”的环节,对于引进以后人才到底怎么用、人才到底怎么与地区发展结合,以及到底怎么对引进的人才进行持续培养等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样的结局是,一旦引进的人才有了更好的选择,或者有了更高的追求以后便会毫无眷恋地离开,这也是为何中西部地区目前出现很多引进人才“二次跳槽”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新时期、新常态、疫情常态化等背景下,国内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地方财政吃紧状态下仍以重金来招才,而招才后却忽视后续过程,这无疑是对于资金和人才的双重浪费。

三、河南省人才引进政策的讨论与展望

新时期人才引进工作势必仍是各省强省战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河南省而言,海内外引智与留智工作无疑是振兴河南的重要抓手,因此,在省级层面和地方层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工作。

(一)持续优化引才环境

持续优化引才环境,破除体制障碍,创新引进方式,落实“柔性引才”措施,持续提供人才引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建立可以有效发挥人才效用的用人机制,科学高效推进人才政策落地,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针对不同人才实现个性化管理。

(二)做好人才需求清单分析

认真做好人才需求清单分析,做深做实人才引进前期调研工作,合理制定人才引进目标,清晰界定各类人才,完善人才选用机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理念制定政策,坚持“因事引人”引进原则,构建精准化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引进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人才工作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最佳配置。

(三)优化人才引进评价与考核机制

优化人才引进评价与考核机制,加强从引进到培育的全过程人才管理机制,注重“引才”同时更注重“留才”,注重“引凤”同时更注重“筑巢”,学习先进地区引人用人经验,更加注重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的搭建,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人才后期培育提供土壤、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猜你喜欢

河南省政策人才
政策
政策
人才云
送伞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助企政策
政策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