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领导三峡大论证的“温和派”
2022-12-08
从1952年担任水利部副部长,到1988年卸任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领导新中国水利工作36年。1999年,70多岁的钱正英主动请缨,担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2004年改任专家组顾问。80多岁时,她依然每年到三峡工地视察。她说,许多三峡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任期有限,责任无限。10月22日,99岁的钱正英在北京去世。她终于可以卸下这份无限的责任了。
三峡工程“温和派”
有人形容三峡工程是“三起三落”,钱正英说,自己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己是三峡工程的“温和派”,不是“激进派”。
她最早接触三峡是1954年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后,尤其是1958年2月,周恩来带着100多人乘船考察三峡,她参加了这次考察,亲历了不同意见的争论。
这是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主任林一山与水电总局局长李锐此前在南宁会议上的交锋的继续。会上印发了林一山的书面发言,李锐则发言称,同意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很理想,但反对将三峡工程作为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和第一期工程,认为开发治理长江须按照“先支流后干流”“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并坚持长江防洪最主要的措施是堤防。
周恩来问钱正英怎么看。她说,单靠加高堤防不能解决问题,应干支流结合、大中小工程结合,她赞成先在长江支流汉江上修建丹江口水库,认为三峡工程还不具备上马条件,但应积极进行准备。这也是当时的主流意见。
她对三峡工程认识的第二阶段是1970年代。那时华中缺电已经很严重了,需要大力发展水电。在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拦洪发电之后,对下一步的发展有三种意见:上隔河岩、上葛洲坝、上三峡。前者位于长江支流清江,后两者都在长江干流上。
周恩来派钱正英实地调研。她勘察后认为,隔河岩发电量太小,而建设三峡的条件仍不具备,因此主张先上葛洲坝。林一山则力主先上三峡,认为三峡防洪与发电能力比葛洲坝高很多,而且先建葛洲坝将抬高三峡坝址水位,增加建三峡的困难。钱正英不同意林一山的观点,派人研究了许多方案,但研究到最后,她承认林一山有道理,要发挥防洪发电的综合效益还得靠三峡。
改革开放以后,华中缺电越来越严重。钱正英想,能否先上个“小三峡”(即低坝方案),哪怕只有1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发电800万千瓦,也比没有强啊。1980年7月,邓小平在四川、湖北等省领导等陪同下,乘船视察了三峡坝址、葛洲坝工程和丹江口工程。长办副总工程师魏廷琤全程陪同,因而有充裕的时间详加介绍,加之视察时直观的感受,邓小平对争论已久的三峡工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与胡耀邦等领导人谈话时说“轻率否定三峡,不好”,建议中央再作研究。三峡问题又有了转机。
考虑到如果蓄水位太高,移民负担太大,投资不易,泥沙问题也比较复杂,钱正英指示长办研究蓄水位150米方案。1983年,长办提出了《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受国务院委托,请了350多名专家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很多人提出意见,认为水位太低,防洪不够,把资源浪费了。钱正英等硬顶住了,后来作了一个妥协,将坝顶提高到175米,在特大洪水时临时超蓄。虽然各方仍然不满意,但审查总算通过了。
领导三峡大论证
1984年2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作出三峡工程上马的原则决定,随后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李鹏任组长,宋平、杜星垣和钱正英任副组长。
1986年6月,水电部党组决定成立12人的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部长、党组书记钱正英担任组长,副部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为小组成员。钱正英在部党组会上说,这次豁出去了,不搞“夹生饭”,所有问题都要在论证中搞清,最后由中央去审查和决策。
领导小组商请有关部门推荐人选,聘请了21位特邀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三峡专题组组长孙越崎是对三峡工程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钱正英首先登门拜访,聘请他为特邀顾问。三峡工程论证极为复杂,论证领导小组决定采用先专题、后综合,综合与专题交叉的论证方法。
论证分10个专题,由领导小组成员分工主持,组成14个专家组。专家组正副组长、顾问由专题论证主持人提出,經论证领导小组通过。专家组成员由正副组长提名,经领导小组同意后聘请。共聘请412位专家,来自国务院所属部门、中科院院所、全国高等院校和各省市专业部门,超过一半来自水电系统之外。
不同意见可归纳为两大类——三峡工程该不该建、该如何建。论证分两个阶段,先选定一个代表性方案,全方位研究其可行性,并选取一个替代方案,比较利弊得失。
有人将泥沙比作三峡工程的“癌症”,即使是一些“主上派”也心有余悸,担心三峡会成为“三门峡第二”。曾预言了三门峡泥沙淤积的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提出,三峡工程会使得重庆港因泥沙淤积而成为死港,论证领导小组决定由水利水电科研院、南京水利科研院、清华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长江科学院平行作泥沙模型试验。五家单位试验结论一致——重庆港泥沙淤积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钱正英亲任移民专题论证主持人。她说,移民是关键,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水电站是大坝加移民组成的,过去移民工作有很多教训,新安江、丹江口等水库移民都留下了“后遗症”。钱正英在水电部常说,“文革”中她挨批最服气的是挨移民的批,“人家还是讲情讲理的”。三峡工程要移民百万,规模远超历次水库移民。水电部提出“开发性移民”,改消极赔偿为积极创业,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肯定。
1989年初,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论证,14个专题论证报告和重新编写的可行性报告完成,得出结论: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国力是可以承担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412位专家中,有9位没有签字。
1989年9月,水利部、能源部将论证报告联合上报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1991年8月,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了报告,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向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议案。
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表决结果是:1767票赞成,占总数的67.1%,达到了所需的2/3多数。177人投了反对票,其余为弃权票。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当场宣布,兴建三峡议案通过。
钱正英离开水利部进入政协后,认为应该“跳出水利看水利”。她说,当部长时,她是用近镜头看水利,退下来后开始照远景,“现在脑子里想的就是当年主持的水利工作有什么失误”。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宁远告诉记者,钱正英常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认识,哪怕一时不被理解,这些认识后来常被证明是正确的。
原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告诉记者,钱正英在三峡工程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她在担任水利部领导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却不只于此。兴修水利是国家命脉,钱正英作为新中国任期最久的水利系统领导人,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水利开拓者,在中国的粮食安全、灾害防治、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28日,钱正英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张春园说,很多水利部老干部来参加告别仪式,他们在谈起钱正英时都持这个观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宋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