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驱动山西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08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山西装备制造业

夏 楠

(1.太原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是中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具有战略性地位。山西作为资源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具有特色的山西省装备制造产业。“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等明确将加快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装备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就要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为此,探索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山西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借鉴。

1 相关研究趋势

随着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介入,科技创新在不同领域都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立足于创新驱动,探寻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机制,呈现出研究的多领域性质,明确了科技公共资源支持与创新活动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创新环境和体制对创新的正面导向作用,研究的共相是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是后工业化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对科技创新驱动的研究相对集中,展现了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独有特点,徐建中[1]、杜悦英[2]等学者对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中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与影响进行了细致分析;霍国庆[3]、丁晓星[4]等则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理论模型,为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学者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展现了转型需求的引导作用,任曙明[5]等指出企业需要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政策制度,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此外,刘凤朝[6]、黄晗[7]等则针对老工业基地升级转型提出了以创新为突破口的研究角度,同样认为产业集群结构升级、布局调整是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路径。

已有研究成果为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转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学术思想背景与探讨路径。

具体来说,学者聚焦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转型之间的深度关联,为后续深入地方企业、展现地方资源禀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影响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作用因素的研究并不全面,大多针对2~3个作用因素进行探讨,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建议;对于作用因素之间的关联也没有深入的阐释;此外,对于以5G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如何融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鲜有相关研究。目前研究中所涉猎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多为老工业基地,鲜有对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深入调研及转型升级研究。研究展现了世界范围内装备制造业的改革背景及转型需求,体现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独有特点,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转型提供了切实的经验和理论,但上述研究中较少对中西部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缺乏适合山西装备制造业转型的决策模型。因此,亟需结合山西省地方企业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解决山西装备制造业转型中的实际问题。

2 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境况

2.1 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点与现状

山西有较为悠久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1898年创办的太原机器局是最早的装备制造企业,以此为开始,山西装备制造业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镇,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伴随山西三线建设而形成的工业体系,为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早期基础,已基本形成了涵盖重要基础件、风电装备、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液压等类型齐全的产业类型,具有较为系统地聚集性和特色性。聚集性主要是依托山西煤铁资源,如忻州地区风电设备、法兰生产等,而独特性则体现在地理空间的临近,尤其太原至忻州段的辐射区域,形成了初步的传统装备制造业集群现象。总之,山西装备制造业具有发展积淀深厚、基础雄厚、具备地域资源禀赋特色与国家战略要求等优势。

转型期间的山西装备制造业,在国家、政府、战略等多元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较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截止至2021年12月,已经建设了十几个国家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在矿用挖掘机、电力机车、大型铸造起重机、煤炭开采装备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山西作为对外开放与交流新高地,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也积极开展与国外的合作和贸易,如山西建投装备制造的塔机,进入到了西非贝宁,特别是数控技术的提出,协助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增质,全面拓展了装备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发展。

2.2 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短板

同其他中西部城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转型困境相似,山西装备制造业面临发展困境。(1)山西装备制造业产业内部结构布局呈现叠合性。因山西煤、铁资源丰富,目前的装备制造业业围绕两种资源铺展而来,尽管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持续性地经济增长和规模壮大[8],但是对比于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省份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极速增长,山西装备制造业仍未实现传统向现代的升级;(2)山西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倾向不明显。尽管有太钢、太原重型机械等极少数领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自主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大部分装备制造业属于中小企业,其运营形式属于家庭作坊式,产品附加值低、高技术含量不足,产业链高端缺位。

造成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在结构、产业链方面高端化缺失的原因是多重的:(1)未形成合理化的装备制造产业协作发展机制,企业之间以竞争关系居多,合作壁垒较深;(2)科技创新研究的投入不足,部分企业高端化人才储备不足,这也带来了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

3 科技创新驱动山西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鉴于山西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短板,同时也结合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和省际区域发展规划,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山西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说,路径实践从4个方面拓展:

3.1 构建太忻装备制造产业带

山西装备制造业存在资源禀赋与区位价值不符的问题,以产业带的路径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进而聚焦太忻一体化区域经济建设目标,根据太忻经济区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特征与区位价值,聚焦太忻一体化区域经济建设目标,构建以太原—忻州为两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化、跃升提供新路径,具体实践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太忻装备制造产业带实践路径

3.2 数字技术与装备制造高度融合

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建设工业互联网是目前国家“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5G技术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互联网的黏合下形成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促使装备制造从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到后期的储备和物流,都一一同数字和信息化生发关联,这也是山西省向高端装备制造、先进装备制造转型地必由之路。

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际上是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其目的在于促进高校、企业、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聚集创新资源,进而突破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如山西忻州围绕定襄法兰锻造落后的情况,通过组织行业内龙头及有影响力的30余家企业,建设了“山西省高端法兰及锻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解决了部分企业的技术瓶颈。

3.4 国内外贸易壁垒打破

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发展目标的调整,对装备制造的需求明显出现了两种不同趋势[9],中低端化的装备制造产品流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而高端化产品则被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吸收,因而,在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时,应该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对标发达国家的贸易“再工业化”目标需求,充分发挥山西省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打破国内外贸易壁垒。

4 国内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经验的启示

长三角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高地,在地理位置、战略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地发展优势,其发展路径对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依托地理优势,探索区位优势。水运、陆运的交通优势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重要条件,长三角地区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物流中心,承接周边地区的制造业业务,同时围绕上海、苏州等发展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培育优势企业,如吉利汽车的发展[10]。(2)依托科技处创新,打造创新高地和成本洼地。长三角科研院所、高校集中,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区科研创新能力强,同时依赖交通便利,对周遭二级城市形成吸引力,打造了集群性的科技高地与成本洼地。(3)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是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长三角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分布均匀,各个地区互利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世界范围内的装备制造业逐步成为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长三角区域装备制造业在整体经济和产业环境的影响下,呈现了智能化、服务化及协同化发展趋势。智能化是工业4.0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服务化则是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引起的发展转向,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进而满足个性化需求;协同化发展主要是产业内部关键元素、结构空间之间的协同化,伴随工业互联网建设,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

5 结语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区域资源优势互补等因素紧密相关,在进行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既要面向本土的资源优势,又要契合发展目标与战略目标,同时也需要面向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且,由传统向现代转向的装备制造业,其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需要更加突出对人才、数字技术的重视,结合区域区位价值最大程度地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地优化整合,激活山西传统产业的区位活力。

猜你喜欢

山西装备制造业
好装备这样造
我在山西等你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