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2022-12-08董耀张静尚娜王娜
董耀 张静 尚娜 王娜
胆总管结石为一种胆道系统疾病,临床多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取石,但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及家属对其接受度较低[1-2]。对于难治性胆总管结石,往往需经碎石后方可取出,常用的碎石技术主要为超声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但存在碎石后取出较为困难等缺点[3-5]。钬激光碎石为一种新型的外科手术激光碎石技术,可通过软光纤送达至人体内部,具有热损伤小等优点[6]。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见表1。所有患者均符合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7]。排除有腹壁组织感染或皮肤病者。本研究经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二、手术方法
对照组:经全身麻醉后,选点置入腔镜手术器械、Trcoar;暴露胆总管视野,经确认为胆总管后剪开胆总管,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后放置T管并固定T管。
研究组:全麻后行胆管超选插管(导丝引导下),定胆总管结石位置、大小等,并作合适的乳头切开,置入取石网篮,应用PCL-232型钬激光碎石机(济南费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碎石,结束后将碎石取出。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二、取石成功率
研究组、对照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7.73%(43/44)、95.12%(3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3、P=0.515)。
三、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研究组术后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四、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结石残留1例)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穿刺口周围积液4例,结石残留2例)的21.95%(9/41)(χ2=5.707、P=0.017)。
讨 论
胆总管结石可致胆道不完全性梗阻,随着胆总管收缩、患者体位的改变,结石可在胆道系统内发生滑动、移位,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8,9]。由于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较大,采用传统取石器械较难取出[10-11]。本研究采用钬激光碎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钬激光具有以下优点[12-16]:①可经内窥镜操作腔道直达结石,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②高能脉冲式固体激光近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③穿透深度较浅,此外在碎石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电流,有助于保护空腔脏器。本研究中两种取石方法成功率效果相近。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17-21],可能诱发炎症反应并分泌炎性因子以介导组织损伤;此外该手术方式在降低术后炎性反应的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4]。在手术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蚕食式”碎石(由结石边缘开始),碎石过程中水压不易过高;②勿将钬激光头接触胆管壁,同时可向胆管内冲水(注意持续适量);③可将光纤维插入塑料导管中以避免折断;④手术操作应尽量温柔,以免损伤胆管;⑤结石浮动不定时,可将其推入胆道狭窄的部位进行固定;⑥碎石耗时较长时,应注意每次灌注液体不易过多,以免患者在术后发生呕吐等现象。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样本数较小。
综上,用钬激光碎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