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赤峰-通辽旅游协同发展 助力“双子星座”建设

2022-12-08周永振

北方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通辽赤峰市赤峰

周永振

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要重点建设赤峰、通辽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加快建设赤峰通辽区域中心城市”做重点说明,明确指出“赤峰市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特色文化旅游、新能源和生物制药等产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辽市依托资源、交通优势,深度融入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增强科尔沁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推动霍林河扎鲁特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带动周边地区转型发展,将赤峰、通辽打造成为东部地区高质量带动增长极”。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重点建设赤峰、通辽“双子星座”,作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建设赤峰、通辽“双子星座”是自治区党委从全区大局出发,着眼赤峰、通辽两个地区乃至蒙东地区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自治区赋予赤峰和通辽的重要责任使命,为赤峰和通辽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现实利好和重大发展机遇。2022年8月,赤峰市、承德市、朝阳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签署了蒙冀辽五城文旅联盟成立协议,宣布蒙冀辽五城文旅联盟成立,开启了赤峰-通辽旅游协同发展的序幕。

一、赤峰、通辽旅游发展情况

(一)赤峰市旅游发展概况

赤峰市旅游资源富集,共有优良级旅游资源109处。近年来,赤峰市集中打造草原风光观光游、契丹辽文化体验游、大漠极限运动游、史前文化研学游、休闲度假游和近郊乡村游为代表的“六大王牌”产品体系,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赤峰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列为赤峰发展“五个定位”之一,出台了《赤峰市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行动方案(2021-2025)》,确定了18项具体任务,规划布局“一线一环一带”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8家,其中5A级1家,4A级9家,3A级11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8个;5个旗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宁城县、喀喇沁旗)先后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全市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69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74亿元。

(二)通辽市旅游发展概况

通辽市以全域旅游为理念,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主要交通廊道、市场客流方向、文旅产业现状及文旅资源分布情况为依托,着力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西辽河文化为核心的引领区、内蒙古东部旅游消费聚集区和文旅融合产业振兴的示范区,构建了“一主一副、一轴三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主一副”即以科区和开发区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霍市为核心的区域为副中心。“一轴三区”即以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为全域旅游发展轴,串珠成线、连片成面、贯通南北,建设科尔沁文化旅游集聚区、沙地生态旅游集聚区、草原生态旅游集聚区三大片区。以实现“三个突破”“两个提升”为目标,即文旅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实现突破、文旅新业态(旅游夜经济、休闲街区)实现突破、区域合作(双子星)实现突破。2021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66.7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6.58亿元。

二、赤峰-通辽旅游协同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尚未确立

虽然赤峰-通辽两地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但只限于政府层面开展了合作的协调,在其他层次比如专业协会、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尚未有效确立。造成这样现象主要原因是当前两地旅游业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发展和竞争的态势,旅游资源高度相似,客源市场高度相同。从旅游资源上看,两地旅游资源都以草原、沙漠、森林等为主,同时主要客源市场也均为北京、华北和东北。从而导致两地目前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旅游企业间协同热情不高。

(二)区域旅游形象不突出

近年来,赤峰市旅游宣传口号有“梦里草原,神奇赤峰”“全家游赤峰,愉快又轻松”“寻古揽胜,神奇赤峰”等。通辽市旅游宣传口号有“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大美科尔沁,奋斗新时代”“探游西辽河文明,慢游科尔沁胜境”等。但是,总体上适合两地区域特点、符合游客需要、强调旅游舒适度的旅游形象尚未有效建立,游客容易识别的符号化旅游形象尚未构成。

(三)协作营销能力不强

两地各自开展的旅游营销较多,但是有共同指向的联合营销尚未有效开展,特别是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及网络营销合力不够。当前两地针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均是以普及现有优质旅游资源为主,以传播“我有啥”为主,对自身旅游吸引力识别不够,客源市场差异化需求满足不够,且两地旅游宣传“各说各话”,没有形成跨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进行营销,并开展统一推广,导致游客要在两地之间做选择,进行“零和博弈”。

(四)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不强

赤峰市提出了要建设中国旅游强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通辽市提出了高质量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文化强市的目标,都确定了发展文旅产业助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也注重两地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地的功能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两地在旅游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建设要素投入仍不均衡,旅游全产业链打造尚未形成闭环,距离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还有一定差距。两地中心城区各项旅游要素及旅游舒适度仍不完善——特色旅游演艺和旅游夜经济发展滞后,对游客吸引性不强,目前两地中心城区仍然是旅游过境地,游客在两地中心城区几乎不停留,没有达到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

三、赤峰-通辽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构建

(一)构建多层面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赤峰-通辽旅游协同发展”体现在以合作开发客源市场为中心,打破壁垒,通过结合各地相对优势,带动两地旅游协同发展,在政府层面协作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好专业协会(专业团队)、旅游企业间的协作与合作,打造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一方面,两地要切实打造“政府-协会(团体)-企业”多层级的协同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自治区文旅主管部门应牵头就两地协同发展做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具体支持。

(二)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形象

总结、梳理赤峰-通辽地区历史文明、沙漠草原自然风光、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主要旅游吸引力的特色,依托这些旅游吸引力打造区域旅游形象,集中力量在主要客源地、主要旅游媒介(如携程、同程、马蜂窝)等进行宣传和推广,达到合力吸引游客,扩大客源的目的。

(三)合力开展协作营销

一是完善现有官方旅游网站,同时高度关注利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和“一号一抖一书”(官方微信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应用及旅游推广,及时推出最新咨询;二是建立起精品旅游线路的常态推广,推进两地共有的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是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推进赤峰“中国北疆风景大道”与通辽“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一体化建设,使两地风景大道尽快连接到一起,建成像新疆“独库公路旅游风景道”(新疆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5地区联合推出的旅游风景道,从独山子到库车,全长561公里,是精品旅游路线,此线路串联起20多处高等级景区)一样的全国知名的网红路线。

(四)持续提升两地中心城区旅游舒适度

把赤峰市和通辽市中心城区旅游要素打造好,构筑起具有特色的旅游夜经济和旅游演艺,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住宿设施,让游客抵达后有适宜的旅游娱乐与休闲的场所,让游客感觉到舒适,实现游客抵达后在两地中心城区停留并实现一晚住宿的目的,把两地中心城区从旅游过境地变成旅游集散地,发挥好中心城区的扩散作用,从而助力两地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通辽赤峰市赤峰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论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意义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关于通辽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