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音乐课堂钢琴伴奏的广度和温度

2022-12-08

戏剧之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弹奏音乐

万 纲

(南昌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广度”指钢琴伴奏能力的全面培养,“温度”指钢琴伴奏实践中内部细节的调整。钢琴伴奏“广度”的培养可以提高伴奏者的综合应用能力、学习兴趣和审美水平。对钢琴伴奏“温度”的实践可以提高伴奏者与表演者的配合默契度,通过伴奏提升演唱效果,带给听众独特的音乐感受,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一、当下音乐课堂的钢琴伴奏理念

钢琴伴奏分为钢琴正谱伴奏和钢琴即兴伴奏,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伴奏以钢琴即兴伴奏为主。钢琴即兴伴奏具有即时性和创意性,是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在课堂上,教师用钢琴伴奏,能使学生尽快融入音乐氛围,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提升学生的音乐体验。钢琴伴奏中“广度”培养与“温度”实践既是对演奏者乐理、和声、作品分析等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也是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及审美观念的品评。

钢琴伴奏的“广度”指个人弹奏的钢琴伴奏曲目的累积、弹奏效果的辨析以及对钢琴伴奏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等。在中学音乐课堂中,钢琴伴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教师的伴奏能力对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丰富的和声与形式多样的伴奏能够让学生更完整地感受歌曲。钢琴伴奏“广度”的培养对提高伴奏者的综合应用能力、学习兴趣和审美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钢琴伴奏的“温度”指在教学中钢琴伴奏与演唱者的配合默契度和对教学气氛的调节,并通过伴奏丰富演唱者的音乐感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钢琴伴奏必须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服务,钢琴伴奏“温度”理念的实践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默契度,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带给学生独特的音乐感受,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钢琴伴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钢琴伴奏是综合音乐能力的体现,良好的伴奏音色鲜明、引导明确、声音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第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有效开展音乐学习。钢琴伴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准确地塑造作品形象,完整表达歌曲的风格、情绪和意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自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第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部分,钢琴伴奏可以影响学生的审美,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通过采用恰当的伴奏速度、力度、音色来表现歌曲情感,可以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让学生得到音乐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钢琴伴奏中的“广度”培养

(一)积累弹奏经验

增强钢琴弹奏经验的量的积累是训练钢琴伴奏能力的重要条件。要想提高钢琴伴奏能力,必须夯实基本功,并多进行实践。随着弹奏曲目数量和实践经验的累积,综合伴奏能力会逐渐提高。因此,中学钢琴教师应抓住各种实践机会,增加钢琴弹奏曲目量,并在学习中采取“以练为主,积累经验”的原则。

首先,训练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第一,重视练习曲的弹奏,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左右手的配合弹奏。第二,熟悉各种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多弹奏中外音乐作品;其次,通过实践累积经验。第一,可多参加各种比赛、音乐会表演等,多弹伴奏,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并不断补充改正。第二,积极参与音乐教研或社团活动,如参加合唱排练、比赛等。另外,要细心听取同行、同事的意见,互相交流经验,不断进步。

(二)辨析弹奏效果

培养思维的广度是客观理解和运用钢琴伴奏技能的重要条件。钢琴伴奏是一门听觉艺术,合理的伴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辨析钢琴弹奏效果,音乐教师可以发现不足,提升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的辨析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钢琴教师要多听音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有许多方法,方法一: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比较、鉴别,培养音乐评论与音乐写作能力。方法二:多听音乐,并思考曲谱中音调与音色的变化、和弦的转换与应用。方法三:设立小范围钢琴伴奏、弹唱的观摩,通过钢琴伴奏技术的竞争与对比,形成一种相互鼓励、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三)掌握应用相关知识

拓展音乐知识的广度是保证钢琴伴奏得到合理运用的必要条件,综合运用专业的音乐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音乐、掌握技巧,是提高教师伴奏能力的核心与关键。

第一,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的乐理与和声知识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关键。其一,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分辨伴奏中的音符、音程,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速度,熟悉各调的调性及调内和弦的原位、转位形式,熟悉各种调式的指法,熟悉节奏型的编配、转位和弦的使用,根据歌曲节奏、速度选择节奏型或音型织体。其二,学习和声基础知识,熟悉并良好运用和弦连接的原则,通过音乐风格及音色的变化对作品进行恰当的编配创作。如根据歌曲风格熟练运用和弦常规功能进行T-S-D-T 或T-D-T-S,根据歌曲旋律配置和弦级数I-IV-V-I 或I-VI-IV-V-I等,以及在不违反和弦功能进行的基础上将和弦级数按顺序连接。另外,掌握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民族调式,常见的宫调式用do、re、mi、sol、la 音阶,羽调式用la、do、re、mi、sol 音阶等。

第二,教学法知识。在中学音乐课堂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教师需要了解柯达伊、奥尔夫等基础音乐教学法,并至少掌握其中一种,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即兴创作就是一种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教师在弹奏伴奏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随着音乐而动,编配舞蹈或歌词,带动学生享受性地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心理学知识。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相对成熟,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教师编配和弹奏的伴奏应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钢琴伴奏影响着学生的音乐表现效果,只有弹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伴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高、节奏、速度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伴奏编配手段,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

第四,美学知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美学艺术影响着听众的审美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钢琴伴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美,并学会欣赏美,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

四、钢琴伴奏中的“温度”实践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配合、课堂上情绪的调整以及师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如同温度的调节,是一门微妙的艺术。

(一)教学配合

教学配合像温度的融合。在实践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一,以合作为核心。钢琴伴奏者与合作者的关系就像是水和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有两者默契配合才能合奏出完美的曲子。二者的配合有许多方法,方法一:音乐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多弹奏歌曲伴奏,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学习,通过配合次数的累积提升伴奏效果。方法二: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想法,比如,学生喜欢老师用什么乐器进行伴奏、更喜欢哪一种伴奏类型等,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教学配合默契度。方法三:声乐伴奏。在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和歌唱密不可分,钢琴伴奏能够弥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钢琴伴奏对音乐作品也起到烘托作用。例如,日本歌曲《樱花》采用了日本独特的“都节调式”,学生很难把握其音乐风格,在歌唱过程中常出现跑调的情况,教师需要通过伴奏与学生配合,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的音高位置,完整地演唱音乐作品。方法四:欣赏伴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完整理解音乐作品,比如,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这是一首抒情歌曲,旋律起伏较大,多处使用了装饰音,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钢琴伴奏,边弹边给学生分析旋律,还可以加入伴奏的变化,加深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的感受和理解。方法五:创编伴奏。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编与钢琴伴奏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如在教授歌曲《草原放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演骑马挥鞭动作并进行编创,最后,教师伴奏配合学生表演,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并“乐”。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多听。教师在弹奏钢琴伴奏时应当注意聆听学生的歌声,满足学生的歌唱需要。方法二,多变。教师在伴奏上跟随学生需求进行变化,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对气息的运用。方法三,多沟通。课堂上,钢琴摆放位置不能遮挡学生与教师的视线,方便师生间的眼神沟通与语言交流;课下,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如在教唱抒情歌曲时,伴奏流畅连贯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抒发,教授进行曲时,多用柱式和弦节奏型,用伴奏带动学生的情绪。方法四,多样性。通过多样化的钢琴伴奏配置,如多样的和声应用,丰富的伴奏型及伴奏技巧,伴奏过程中增加肢体语言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歌唱积极性。

(二)情绪把控

把控情绪如同调节温度。教师通过钢琴伴奏能够完整地掌控调节学生的音乐情绪,调动课堂气氛,准确把握教学进度。第一,课堂气氛。教师弹奏不同歌曲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音乐感受,呈现不同的课堂氛围效果。比如,在教授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时,学生如果缺乏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动感的节奏和音型的伴奏渲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欢快的教学课堂;而在演唱抒情歌曲时,教师可以恰当利用缠绵流动的音型伴奏描绘温情的音乐画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情绪中,完整演绎歌曲。第二,学生状态。歌曲作品风格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歌曲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比如,许多国外音乐作品风格变化明显,教师可以通过正谱弹奏提醒学生歌曲强弱情绪的处理,因为正谱伴奏中准确标记了速度、力度等要素,音乐风格色彩更加浓烈。第三,教学要求。教师能通过伴奏速度、力度、节奏等带动学生的演唱情绪,柱式、分解、半分解和弦的节奏音型应用在不同类型、不同速度的歌曲中产生的意境也迥然不同。比如,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在唱到高潮部分时,学生情绪不够饱满,教师就可以通过伴奏音型调动学生的歌唱状态,如果学生歌唱速度偏快,教师可以用慢节奏型弹奏,提醒学生歌曲唱慢一点。

(三)音乐感受的传达

音乐感受好似温度的传达,教师通过恰当的钢琴伴奏能够带给学生独特的音乐感受,促进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发展。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对音乐的听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弹奏相同风格的作品,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方法二,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音乐教师的伴奏琴声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例如,大调色彩明亮,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小调色彩更为黯淡,让人觉得忧伤,教师在伴奏中可以充分表现大、小调的色彩变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想象。方法三,对音乐的创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伴奏,并创作伴奏音乐,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跟随伴奏动起来,做出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通过对音乐的创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五、结语

总之,钢琴伴奏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广度”培养有利于提升师生伴奏能力,“温度”实践有助于促进师生的配合与交流,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通过对两个维度的分析和总结,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弹奏音乐
弹 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小星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