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背景下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2022-12-08雷江云李昶岍
余 琼,雷江云,李昶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其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化”及数据处理等,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数据录入、计算等繁琐工作,基础核算会计人员将逐步被财务机器人取代。2016 年3 月11 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宣布与Kira Sytems 联手将财务机器人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紧接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推出提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服务,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会计人员裁减在国内外已初现端倪,未来还将在各行各业不断蔓延。2020 年7 月,清华大学招生办宣布停止该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招生,新增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一举措更是体现了该校紧跟时代发展所做的变革,未来,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将会不断深入。应用型高校传统会计人才培养大多以培养会计实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会计专业毕业生大多将从事基础核算岗位的工作,为使人才培养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市场的需求,避免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悲剧发生,应用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必须未雨绸缪、与时俱进,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目标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在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较注重业务核算,很难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预测分析、决策辅助的需求。将业财融合和智能财务的信息技术深度植入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来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侧重管理会计,从根本上解决业务与财务脱节、能力与技术脱节、工作与管理脱节的会计行业现状,动态适应会计行业发展趋势。
(二)基于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到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教育较长时期徘徊在人工核算与会计信息化之间,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业务智能化处理、可视化信息披露、大数据预警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的趋势和改革,以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为能力导向,重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主要渠道。建立充分反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应用的会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以技术课程促专业能力,以专业能力促业财融合;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渠道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从实验室走向企业,业财融合的职业能力从课堂走向企业。
二、智能财务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适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目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都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实践中,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转变为将“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与商科专业相融合、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但当前高校财会专业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不能或不知道如何跟随时代的需求进行调整,学生在毕业之后,所进行的工作往往集中在传统岗位上的数据基础整理工作领域中。在当代的企业中,对于财会类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化,不仅需要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人文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嗅觉,和全方位信息的综合处理等方面能力。因此,在传统的观念下,财会类人才的培养单一性,使得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而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科交叉复合能力培养。否则培养出的人才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无法实现。
(二)会计学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难以满足智能财务的需求
根据目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会计学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程等类别。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主要有《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理论课程的设置较为符合传统会计学人才的培养,比较合理且有层次。但是,缺乏与人工智能会计相关的理论课程,学生无法学习到人工智能会计相关理论知识,不利于其未来的就业。
(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未符合智能财务要求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校外两个环节构成。其中,校内环节主要集中于实验室教学,含《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综合实验》《ERP 沙盘模拟实验》及《大数据与会计应用》《智能财务专项实训》等课程。校外实践环节,学生在大四学年必须要集中顶岗实习,学生可选择学校合作企业,也可自行选择其他企业进行企业综合实践,提升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从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知,校内实践环节设置的课程较为传统,相关会计操作软件较为单一和落后,不能适应企业会计软件的差异化需要与更新速度。同时,课程设置虽涉及人工智能财务软件操作课程,但由于平台和师资的局限,不能将工具和财务应用很好融合,学生只懂工具的使用,但对业财融合内容还不能较好应用,缺乏利用平台和工具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实践能力。另外,从近两年会计学专业大四学生的企业实习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学生并未从事会计相关岗位,无法将会计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多数学生从事记账、报税等基础性工作,且所在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接触到人工智能会计领域。总体而言,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会计软件的学习,也难以使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掌握人工智能会计软件的应用,尚未符合人工智能会计对人工智能会计软件熟练运用的要求。
(四)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智能财务的教学需要
目前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会计教学需要。首先,专任教师所学专业集中于管理学与经济学,基本不涉及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无法胜任人工智能会计的课程教学需要。其次,“双师型”教师主要集中于会计师、经济师等方面,并未涉及人工智能,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会计证书学习需要。第三,专任教师基本均未从事过人工智能会计方面的工作,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会计的实践教学需要。
三、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
遵照OBE 理念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结合定位、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基本理念、毕业需求和职业导向等因素,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专业对行业的适应性,也是对职业导向的提前预期。在目前行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人才培养要预期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期四年后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财会人才。2020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与金蝶软件公司共建“会计大数据”专业方向班,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专业前沿课程有机集合,培养具备较强的大数据应用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达到将大数据、智能技术手段的应用与财务会计技能融合贯通,让学生具备智能财务复合能力的目的。
(二)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在专业课程结构上,重构会计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突出业务财务融合、技术手段先进、数据分析处理前沿、可视化信息披露恰当的特点。加大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决策的课程改革力度,新增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业财融合、云管理会计、智能财务规划与设计等新课程模块,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以校企合作共建新课程为抓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引入到专业课程中,构建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型、手工报表向可视化信息披露转型、大数据建模与分析,业财融合等多领域的专业新课程体系,以此保证新形势下会计人才能力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度适应性。同时,与学校共同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三)在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根据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趋势,结合金蝶在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配套的教学产品,与学院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应用最新管理技术的实践能力。首先,分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环节,对于校内实践教学,应及时引入大数据、智能财务相关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人工智能会计软件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共建财务类专业实训实验室、仿真综合实训实验室;其次,对于校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选择与人工智能会计相关的企业或岗位进行综合实践,借助金蝶在全国的大量客户,以及金蝶的合作伙伴,将前期培养的精英班学生输送到金蝶的客户、金蝶的合作伙伴处进行实习,在就业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就业铺就更高的基础;金蝶的企业客户和金蝶的合作伙伴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金蝶可与学院合作,为学生与金蝶的合作伙伴、金蝶的企业客户搭建人才双选的桥梁,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让企业客户更快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四)复合型师资队伍的优化
首先,要提升会计学专业专任教师人工智能会计教学能力。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教师进入智能财务企业工作或见习;另一方面,开展“线上+线下”人工智能教学培训;同时,安排教师前往国内人工智能会计教学领先的学校进行学习。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广东理工学院作为理工类高校,并不缺乏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师资,但这些师资集中于信息学院、工业自动化系等院系,无法直接为会计学院的教学提供服务。应充分调动现有的可用师资,从课程安排到绩效核算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促进现有师资跨院系使用。第三,引进具有人工智能和会计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在进行专任教师招聘时,侧重有人工智能方面的理论学习经历,或有人工智能会计方面的从业经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必须优化师资质量,也务必要促使教学方法及时改进,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将继续提高。以往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讲授方法,将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讲授法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有效控制课程进度,且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不会使知识碎片化。但是讲授法也有许多局限性,在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中并不适用。在新的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体系下,课程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方法也必须多样化,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取案法、讨论法、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问题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等等,以此来优化师资的教学水平,达到复合型师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