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探析

2022-12-08刘良军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本发展

刘良军

(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 448000)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到2022年4月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强调“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不得不说时至今日,我们党对资本性质的理解在逐步深化,对资本作用的认识更加趋于全面,对资本规律的把握日益深入深刻,对资本运行的治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诚然,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其健康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到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关系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安宁。[1]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必须深化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着力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一、资本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应该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无论从资本的起源,还是资本在我国发生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资本的上述作用确实得到充分体现,要求看到其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性的同时,不能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漠视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资本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毋庸置疑,资本的出现,与土地、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一样,具有生产要素的基本属性,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不仅如此,基于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设若没有资本参与生产过程,土地就只能是凝固的土地、劳动力只能是静态的劳动力,不可能从事社会生产、转化为物质财富。进一步言,从初始的货币资本、信贷资本,到此后的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正是资本具有组织生产的“黏合剂”功能,能够成为有效联结生产各要素,并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资本的出现与繁荣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一步步引致科技进步、技术革新、管理优化、生产条件改善。

(二)资本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不可否认,资本来到人间,天然地具有逐利性。但无论如何,其逐利需要借助载体与平台,这就是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商品与服务,藉由商品与服务内在的二重属性,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价值,进而取得剩余价值、乃至超额利润。由此资本组织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即为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资本主体“完全市场经济人”的理性,还决定了其不可能“涛声依旧”“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总是向社会提供一成不变的商品与服务,而必定既沿着需求牵引供给的思路,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提供商品与服务,又坚持供给创造需求的导向,以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变化了、变化着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资本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该看到,资本主体借助资本的运作实现财富增值,不可能独享独占独有,而必须适时让利于民,在与民众的共沾共享分享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资本主体开设工厂,进行实体生产,还是进入流通行业,从事服务贸易,抑或投身乡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而需要与民众结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各得其所、互利共赢。由此正是资本的加入,使得全体人民不断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成为可能。尤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原则下,劳动者既可以凭劳动取酬,也能将不断积累的货币收入同样转化为资本,实现按资分配,进而推动个人、家庭财富的与时俱进、与日俱增,过上更加富裕富足的物质文化生活。

(四)资本推动市场配置资源更加便捷有力高效。追根溯源,资金成为资本,缘于市场经济的发明创造,始终与市场经济形影不离、如影相随。换言之,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资本的存在,也不可能实现价值增值。而正是扎根于市场经济的深厚土壤之中,资本的运作便要顺应市场规律行事、按价值规律办事,进而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各类资源配置更加便捷有力高效。回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致力于推动包括资本在内各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要素之活力竞相迸发、源泉充分涌流,尊重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无形之手”的特殊功能功效,逐步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相互给力、相得益彰。尤其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各类资本必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五)资本塑造我国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积极吸收、引进外来资本,又适时对外投资,完全可以说资本在助推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方面功不可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经济由以往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显地,新发展格局绝非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塑造新优势,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2]由此资本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舞台更广、机会更多,必将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中华民族以更加雄健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二、不断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

历史是清醒剂,也是营养剂。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国情和不同时期主要任务出发,不断深化对资本的认识,不断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把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天各类资本迎来了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各类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一谈到资本,人们就会想到资本主义,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产物,与社会主义社会格格不入。由此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不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工具,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同样可以利用各类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农村“分田到户”,率先打破“一大二公”的固有僵化体制,到工厂企业搞承包制,再到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卷土重来”,实践证明资本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生产必备必需要素,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有利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迎来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之所以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备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定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原因之一,即为我们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各类资本,既扬长避短,又扬长补短,让资本姓“社”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二)不断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首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毋庸置疑,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魂”,离开了公有制这一主体地位,便意味着社会主义改旗易帜、变了颜色。然而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应该、也必须有非公有制的存在。不仅如此,非公有制并非公有制的补充,而是与公有制一样,应该、也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其次,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便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既然选择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无疑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属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实践证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建功立业、拼搏奉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激发亿万人民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火热生动实践中,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最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依然是市场经济,要遵行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让各类资本不仅能够繁衍生息,而且能够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的有效调节、科学调控,就能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合规生产、守法经营,尽最大可能抑制其消极、不利作用,使资本始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持续健康有序发展。[3]

(三)把“两个毫不动摇”确立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当下我国存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并日益呈现出主体更加多元、规模不断增加、运行速度显著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因此怎样看待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使之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的“重中之重”。人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更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一方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因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永葆执政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一以贯之。进一步言,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什么来体现?就靠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是大国重器,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大做强做优,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同样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样有利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最终实现。譬如在谈到民营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时,习近平总书记用“56789”几个数字作了形象描绘与生动刻画,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的税收,贡献了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企业数量占比90%以上。[4]无论风云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才能让各类资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资本暴露出的问题不能忽视、必须重视。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之所以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正缘于资本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不到位,便有可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绊脚石”“拦路虎”。至少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竞争等诸环节思谋,资本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可小觑,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从生产环节看,资本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即资本的无序扩张有可能使一切领域商品化、市场化,非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反而严重损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阻碍文明发展、社会进步。譬如一段时间以来,原本应该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与事业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因为资本的大量进入,无序竞争、肆意扩张,导致成本高企、价格高涨,让人民群众无法承受、难以忍受。又如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使得住房严重商品化、价格远高于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使得刚性住房需求与改善性住房需求难以有效、合理满足等等。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资本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服从、服务于人民福祉增进,而不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一味强调利润的获得获取。

(二)从分配环节看,资本加剧社会不公,引发社会失序。即资本在做大“蛋糕”方面功劳巨大、成效显著,但于切好分好“蛋糕”方面作用明显不彰,乃至单一从自身角度出发,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可持续发展壮大,使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马克思指出,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而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即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实践中,资本的有机构成比值越大,意味着资本获利越高。因此资本主体会更加强调优化管理、提高技术、改进装备等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的方法路径,从而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与服务。然而与此同时,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可变资本相对于不变资本的比重日渐缩小,甚至出现大规模机器换人等的情形,从而使得最终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流向资本主体,越发加剧社会不公,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三)从流通环节看,资本掏空实体经济,制造金融风险、经济泡沫。即资本的天然逐利性,决定了资金投入额大体一致的情形下,其投资偏好必然是那些周期短、见效快、效果明、利润足的行业,而不可能是回收周期长、后续追加投入多,且利润不太明显的基础性行业。由此也就明白为何近年来资本宁愿于体内自循环,也不愿意进入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经济领域。应该看到,一个国家也好、区域也好,只能是实体经济兴国(省、市、县),制造业强国(省、市、县),而不可能是虚拟经济。不仅如此,放任资本兴风作浪、呼风唤雨于虚拟经济,还会导致泡沫出现、金融风险产生,如房地产泡沫、非法民间借贷横行等等。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决定了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才是正道,才能推动平衡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形成。

(四)从消费环节看,资本阻碍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即资本主体随着财富的积累,固然也会相应增加消费,乃至引领时尚浪费、潮流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但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变动,收入增幅降低,进而严重抑制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言,显然微不足道、难以替代。应该看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要害就在于以扩大国内需求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超十四亿消费者的消费拉动、牵引作用,使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周而复始,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地循环。由此消费不畅、消费乏力,必然影响到国内经济循环,遑论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

(五)从竞争环节看,资本形成垄断、引发不正当竞争。即资本追求超额利润的蠢蠢欲动“原罪”,必然会寻求市场垄断,会想方设法地制造不正当竞争,进而破坏原本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规律与规则,侵害大多数中小资本的正当合法利益,损害广大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如前段时间市场上出现的“一盒鸡蛋九毛钱”现象、平台经济中出现的“二选一”现象等等,无不说明放任资本行为,资本就会铤而走险、无所顾忌、算计得逞。尤其官商勾结、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更会滋生腐败,破坏海晏河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政治环境,迫切需要宏观把控、依法监管,使资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5]

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管资本的原则不动摇,牢牢把握资本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尤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6]确保各类资本在我国境内健康发展,同样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牢牢把握资本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着眼当下、放眼长远,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统筹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注重激发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活力,不断发挥其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促进科技进步、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作用,使之始终服从、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什么别的经济学,唯有强调政治性,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各类资本“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

(二)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溯过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即言,何谓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正是围绕商品的属性,马克思由商品至资本,深刻揭示了资本的逐利本性,从而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避资本的消极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提供科学指南和行动方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深化对资本性质的认识、对资本作用的认识、对资本运行规律的把握,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由此,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考察、分析、把握现阶段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兴利去弊、扬长避短,科学引导、有效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既使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等积极正面作用充分发挥,也使其消极、不利作用尽可能得到抑制。

(三)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健全资本发展的法律制度与规则体系。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框架完整、逻辑清晰、制度完备的规则体系。如以统一市场、维护契约、保护产权、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目标导向,针对当下资本出现的突出问题,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准入清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又如,以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为切入点,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各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继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各类资本发展繁荣释放出更大空间。如进一步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与备案制度,破除各种有形或无形市场壁垒,使各类资本真正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公平竞争、有序进入;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同时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7]

(四)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促进资本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让资本不“任性”、不胡来,只能是以制度定规矩、明边界、划底线的同时,更猛药去疴、重拳出击,于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上发力。如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拿出“绣花”功夫,既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也建立健全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做到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三者间有机衔接、无缝对接;进一步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依法监管、公正监管、源头监管、精准监管、科学监管,既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又创新监管方式,不断弥补监管短板,增强资本治理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敏度,即时发现风险,即时处置、及时化解。又如,对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确保监管到位;完善行业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和金融监管、外资监管、竞争监管、安全监管等综合监管的协调联动,做到齐抓共管、协同共治。再如,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解决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不良资产风险、泡沫风险等重大问题,既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克服资本“脱实向虚”的危险倾向。[8]

(五)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深入推进资本领域反腐败。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各类资本坚持合法生产、守法经营,遵规守约、诚实信用,方为正道。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资本主体心间,使之做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与模范。如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使之讲信用信义、重社会责任等。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按劳分配落到实处方面,身为资本主体需要言必信、行必果,为后疫情时代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同时富而思源,力所能及地从事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等,也是资本主体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加强资本领域反腐败,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打击上述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坚决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人民之公敌,也是各类资本能否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实现共同健康发展的“毒刺”“毒瘤”。惟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官商交往既“亲”且“清”,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政治环境,才能引导、促进各类资本合规合法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发展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