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牛、羊口蹄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2-12-08庄舒梅

畜禽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蹄疫患病畜牧

马 涛,赵 明,庄舒梅

(1.湖北省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0; 2.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水利局,湖北 宜昌 443000)

1 猪、牛、羊口蹄疫病的基本介绍

口蹄疫病是一类由RNA类型的口蹄疫病毒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简称:FMDV) 引起的可以在猪、牛、羊等畜牧动物中快速传播的、急性A类疫病。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扩散速度快。实验研究表明,在患病的猪、牛、羊等畜牧动物的饮用水、饲料、乳汁以及分泌物(粪便、尿液等)中均能检测出口蹄疫病毒,其较高的病毒载量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方式在动物间相互传播,在一些新建不久的养殖场,由于猪、牛、羊缺乏对该类病毒的抗体,其发病率可以接近100%。②成年牲畜致死率不高,口蹄疫病主要影响成年猪、牛、羊的健康生长以及繁殖,延缓畜牧动物的出栏时间,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③部分口蹄疫病毒,可以在人体内进行传播和繁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

2 猪、牛、羊口蹄疫病临床症状

2.1 猪口蹄疫病临床症状

口蹄疫病毒在猪体内有一定的潜伏期(依据猪日龄以及健康度的差异,一般为1~7 d),不同日龄的猪,其口蹄疫病的临床表现不同:①日龄较大的生长猪或者待出栏猪对于该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精神萎靡、体温上升(部分个体体温升至42℃)、进食量骤减、蹄部红肿、出现水泡并伴有剧烈的疼痛等症状;在经过1~2 d的治疗后,猪蹄间的水泡逐渐破裂,流出乳白色、透明色或者鲜黄色液体,该病逐步进入恢复时期,如果猪蹄部完全脱落,则需要4~5周的康复期,如果猪蹄部并未脱落,一般2周左右则可以完全恢复。②日龄小于1个月的仔猪,对该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往往在高温期间,引发并发症导致其死亡,部分养殖场由于缺乏对仔猪的护理经验,其死亡率超过70%,而活下来的仔猪,也往往留下后遗症,出现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等现象。③母猪在怀孕情况下患病,其大概率会出现流产以及死胎现象。

2.2 牛口蹄疫病临床症状

口蹄疫病毒会在牛体内潜伏3~4 d,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①成年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部分牛达到41℃)、精神萎靡、嗜睡、进食量骤减、呼吸急促、泡沫状流涎,在舌、脸颊、蹄部以及乳房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伴随着病情的发展,水泡破裂,口腔与舌部发病影响牛正常进食,乳房发病影响其挤乳以及哺乳,蹄部发病会导致跛行,大部分成年患病牛蹄部不会完全脱落,一般经过2周左右的治疗与护理,即可彻底康复。②日龄较低的牛犊患病,容易导致心肌损伤(心肌出现淡黄色的袋状条纹),其致死率较高。③怀孕的母牛或处于哺乳期的母牛,容易出现流产以及乳房炎症等临床表现。

2.3 羊口蹄疫病临床症状

口蹄疫病毒一般在羊体内蛰伏1~7 d后,患病羊逐渐表现出临床病症:①病羊体温飙升至41℃左右,精神极度萎靡、食欲暴减、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在蹄部、脸颊、舌部、乳房等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②山羊患病后,蹄部症状一般不严重,水泡多发于口腔、舌面,容易引发口腔黏膜炎[2]。

3 猪、牛、羊口蹄疫病的诊断与治疗

3.1 猪、牛、羊口蹄疫病的诊断要点

口蹄疫病毒具有在猪、牛、羊等畜牧动物群内快速传播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诊断工作,是有效遏制其传播速度、保护健康动物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在畜牧养殖场发现疑似患病的猪、牛、羊个体,要及时将其隔离至安静、干净、卫生的场所,并立即邀请当地畜牧兽医站的专业人员进行诊断[3]。②为进一步确定病毒的种类,做好与传染性脓包病等疾病的区分,应及时对患病动物的病变组织(猪与绵羊一般取蹄部的水泡皮,牛与山羊一般取舌部的水泡皮)进行取样,为提高其结果的精准度,应同时对多个患病动物取样,将病变组织放入盛有50%甘油生理盐水的消毒瓶中,进行实验室检测,为避免运输过程中被其他病原菌污染,应对消毒瓶进行密封。③依据患病猪、牛、羊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对病毒的检测结果,及时确定病毒的种类,并制定口蹄疫病的科学防治方案[4]。

3.2 患病动物的隔离与治疗

做好患病动物的隔离与治疗,是抑制口蹄疫病毒扩散,将养殖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 隔离措施

1)对于患病的猪、牛、羊,要采取单间隔离的方式,以避免其相互传染,并依据病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与治疗。

2)对于患病猪、牛、羊的饲养用具,每天都要进行煮沸消毒操作,以杀灭其携带的病原菌。

3)对于患病死亡的猪、牛、羊,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堆放导致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4)对于有患病动物的养殖场,要及时对健康动物进行疫苗的接种,加强对其保护[5]。

3.2.2 治疗措施

1)中药治疗。依据猪、牛、羊的日龄以及临床症状,按照专业兽医的指导,将甘草、赤芍、连翘等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后,研磨成粉末,添加少许蜂蜜,进行开水冲服,中药治疗可以提高其抵抗病毒的能力,有效缓解患病畜牧动物的病情。

2)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器进行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异丙嗪、双黄连、盐酸肾上腺素等抗病毒药物的肌肉注射,抑制体内病毒扩散;为保证患病动物的营养供给,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及时补充5%葡萄糖盐水2 000 mL、VC 5 g加速畜牧动物的康复。在治疗过程中,应聘请专业兽医人员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注射位置、注射方法的科学与合理,提升治疗效果[6]。

4 口蹄疫病在猪牛羊养殖场发生与扩散的原因

4.1 出入场进出管理不足

部分养殖场并未采取封闭式管理,甚至可以随意接触畜牧动物[7]。如长期出入于多个养殖场的饲料配货员、畜牧动物采购商,随意进出养殖场,极可能造成口蹄疫病毒以人、运输工具为媒介在该地区快速传播。

4.2 缺乏合理分群

1)一些养殖人员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养殖密度过大,容易导致通风不良,为口蹄疫病毒的传播、扩散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2)部分养殖户为节约成本,各日龄段的猪、牛、羊混养现象较为普遍,而且采用同一种现成饲料进行喂养,容易导致部分动物出现营养不良而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孕期、哺乳期以及低龄的猪、牛、羊等,增加了感染口蹄疫的概率,从而造成较大损失[8]。

4.3 养殖场环境差

部分农村养殖场所环境较差,是加速口蹄疫病毒的扩散与传播的重要因素。

1)对于猪、牛、羊的粪便、尿液、体毛等清理不及时,容易滋生口蹄疫病毒。

2)大部分养殖场由于缺乏畜牧粪便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通过雨水冲刷,在对周围环境以及畜牧动物的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后,容易导致口蹄疫病毒在该养殖场甚至本区域所有养殖场之间的快速传播[9]。

4.4 养殖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现阶段大部分基层畜牧养殖场都是由散养户转换而来,其养殖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容易导致口蹄疫病的扩散。

1)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口蹄疫病发生初期,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判断,导致其整个养殖场的扩散。

2)由于缺乏基础的法律意识,对于患口蹄疫病而死亡的动物,不舍得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私自流入市场,进一步增加该病毒在该区域扩散的风险。

4.5 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相对匮乏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是预防口蹄疫病传播的重要屏障,然而现阶段我国基层的畜牧兽医团队人才不足。

1)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不体面等问题,导致该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欲望较小,人才缺失。

2)部分基层畜牧兽医站配备技术人员较少,且存在流动性强、责任感较差、疲于应付等现象,已经无法满足畜牧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容易错过畜牧疫病最佳的控制时机。

4.6 疫苗接种未达预期效果

疫苗是加强对健康动物保护,抑制口蹄疫病毒扩散的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部分养殖场对于疫苗接种工作并不重视。

1)部分养殖场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对于疫苗的种类、保存温度、接种时间并未进行详细的记录,容易发生疫苗接种不全或者所接种的疫苗失效的现象。

2)由于部分养殖人员并未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对于口蹄疫病毒疫苗接种部位、接种剂量掌握不到位,不利于猪牛羊体内抗体的产生。

5 猪、牛、羊口蹄疫病预防策略

5.1 制定畜牧养殖场科学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畜牧养殖场的管理是遏制口蹄疫病毒扩散的有效途径。

1)加强人员管理,所有采购商以及饲料配送人员,必须到指定地点进行对接,非必要严禁进入养殖场,以免将其他养殖场的病毒带入。

2)技术养殖人员在进入猪圈、羊舍之前,必须穿防护服,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3)依据畜牧养殖场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及养殖场的规模,进行怀孕及哺乳畜牧动物、低龄畜牧动物、生长期畜牧动物、待出栏期畜牧动物以及畜牧动物排泄物处理场所的合理分栏,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猪、牛、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提升其抵抗病毒的能力,有效避免病毒对怀孕期、哺乳期以及低龄幼崽的危害。

5.2 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保持养殖场所的干净、整洁,是预防口蹄疫病毒扩散的重要措施之一。

1)对于猪、牛、羊日常所用的饲养用具以及投喂器材,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并进行暴晒、喷洒消毒液等消毒处理。

2)对于病死的动物要进行及时的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掩埋,导致疫病的扩散。

3)要定期对圈舍进行通风,保证舍内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4)要及时清理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以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及卫生状况,且不能随意排放或丢弃排泄物,避免污染周围环境,从而导致病菌传播。

5.3 加强口蹄疫病知识的宣传

加强对口蹄疫病知识的宣传,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意识预防,是做好口蹄疫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养殖人员的培训工作:①定期组织“猪、牛、羊口蹄疫病预防与治疗”专题培训,提升养殖户对口蹄疫病的诊断能力以及发病后的应急处理能力。②在口蹄疫病常发季节,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口蹄疫病预防“小妙招”的宣传推广,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

5.4 组建畜牧兽医现代化团队

1)依据本地区猪、牛、羊等畜牧动物的养殖种类和养殖规模设置专业岗位,招聘专业的畜牧兽医人才,从而完善该地基层畜牧兽医团队的组织结构。

2)在口蹄疫病常发季节和常发区域,要组成“口蹄疫病预防与治疗攻坚小队”,定期对养殖场进行适当考察,一旦发现患病动物,立即隔离,并上报上级单位,制定科学防疫方案。

3)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借助“产、学、研”的优势,定期聘请专家对该地区口蹄疫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5.5 构建完善的疫苗体系

1)当地农业部门可依据本地区口蹄疫病毒的具体种类(SAT1、SAT2、Asia1等),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推广。

2)要对所接种口蹄疫病疫苗的种类(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活载体疫苗、蛋白质载体疫苗等)、生产厂家、出厂时间、储存环境、接种时间进行详细的登记,构建完善疫苗接种体系。

3)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疫苗的接种,以确保接种部位、接种剂量的科学合理,保证畜牧动物体内获得相应的抗体,并做好疫苗接种后的护理工作,避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

6 结语

口蹄疫病是制约猪、牛、羊等蹄类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疫病,各地的畜牧养殖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口蹄疫病科学治疗方案,为该地区畜牧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口蹄疫患病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口蹄疫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