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抗养殖条件下的蛋鸡疫病防治研究

2022-12-08

畜禽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养鸡场雏鸡蛋鸡

王 军

(辽宁省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黑山 121400)

0 引言

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中明确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标志着我国禽畜养殖业中饲料“禁抗令”全面实施,拉开了禽畜养殖“无抗时代”的序幕。面对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禽畜产品质量下降、细菌耐药性增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推广无抗养殖技术,将有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蛋鸡养殖中,使用无抗养殖技术有助于增强鸡群的机体免疫力,预防消化道、呼吸道等常见疾病,对进一步提高蛋鸡养殖效益、降低蛋鸡疫病发生率有积极效果。

1 无抗养殖技术发展背景

早在1946年,美国学者Moore在大量养殖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向肉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够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的结论,之后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目前全世界生产的抗生素中,约有50%用于养殖业。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养殖户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使用抗生素,由此带来了细菌耐药性增加、肉蛋奶药物残留量超标等诸多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减量使用抗生素势在必行,无抗养殖也逐渐得到了养殖行业的一致认同。

目前畜禽养殖中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有中草药、溶菌酶、大蒜素等,虽然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效果上与抗生素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导致无抗养殖技术推广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功能性寡糖、天然抗菌肽、微生态制剂等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相继投入使用,取得了理想效果。以功能性寡糖为例,它是一种低度聚合糖类,将其掺入蛋鸡饲料中,可以帮助蛋鸡改善消化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加快雏鸡消化系统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毒副作用,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2 无抗养殖概念

无抗养殖是针对传统畜牧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现象提出的一种新型绿色养殖技术。在畜禽饲养过程中,所用的饲料、饮用水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等外源性药物,严格意义上来说畜禽疫病治疗中也不允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过受到现有技术的限制,疫病治疗中无法完全杜绝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保证有足够的休药期。基于无抗养殖技术的蛋鸡疫病防治,是采用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利用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测和灵活调控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为蛋鸡生长健康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在蛋鸡的饲喂过程中,向饲料、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微生物制剂、益生菌等,减少甚至是拒绝使用抗生素,达到使蛋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进而大幅度降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养殖效果。

3 无抗养殖的必要性

传统的蛋鸡养殖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虽然从短期来看确实能够有效防治鸡群疫病,但是长期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鸡蛋中有药物残留,降低产蛋质量。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人们对绿色、优质肉蛋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无抗养殖技术将会提高产蛋质量,更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无论是对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1]。此外,蛋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部分药物还会随着蛋鸡的排泄物进入到土壤、地下水中,造成环境污染。有些难降解的药物还会重新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随着相关部门对养殖污染问题的重视,推广使用无抗养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此外,长期滥用抗生素会使得细菌耐药性增强,使用抗生素治疗蛋鸡疫病的效果下降,养殖用药成本升高。因此从养殖户自身经济效益和我国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也必须推广无抗养殖技术。

4 无抗养殖条件下蛋鸡疫病的防治

4.1 完善疫苗免疫程序

做好鸡群疫苗接种对提高蛋鸡免疫力、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有显著效果。首先养鸡场要完善疫苗免疫程序,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做好蛋鸡整个生育期的疫苗接种工作。1日龄蛋鸡应接种马利克氏疫苗,可预防蛋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7日龄蛋鸡要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10日龄蛋鸡应接种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接种方式为口鼻接种,对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有显著效果;12日龄蛋鸡接种鸡痘活疫苗,接种方式为翅下无毛处刺种;35日龄蛋鸡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病毒三联灭活疫苗,接种方式为颈部皮下注射;70日龄蛋鸡接种第二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在第25日龄、60日龄、110日龄,分别接种一次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接种方式为胸部肌肉注射;130日龄蛋鸡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病毒、减蛋综合征四联灭活疫苗,接种方式为胸部肌肉注射[2]。为保证疫苗免疫有效,每次接种前都应核确认疫苗名称是否准确、有无超出保质期等,经确认无误后按照科学方法完成接种。

4.2 加强全周期养殖管理

4.2.1 育雏阶段的养殖管理

0~6周龄的雏鸡容易患沙门氏菌引发的腹泻病、伤寒病、呼吸系统疾病,这一阶段可采取竹炭吸附技术和中草药预防保健技术,预防这些常见疫病的发生。竹炭吸附技术通常是在雏鸡15日龄前,向饲料中投放粉末状的竹炭粉。将竹炭放入干净的研磨皿中,使用研磨棒将竹炭捣碎、研磨,然后使用10目筛过筛。将竹炭粉与饲料按照1:50的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投喂。按照饲喂2周、停用2周、再饲喂2周的方式,一直喂养到第6周。而中草药预防保健技术则是在育雏的第2周、第4周,分别向雏鸡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仙鹤草水煎剂。要求将干燥的仙鹤草去除杂质与残根后,用清水冲洗2~3遍,然后水煎成汤剂,按照1:100的比例加入到饮用水中。在育雏的第3周、第5周,分别向雏鸡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鱼腥草水煎剂。制作方法和用量同上,1次/d[3]。另外要注意:次日加水时如果发现水槽(碗)内有昨日剩余的水,应当倒出并用清水冲洗残留物后,加入新水。

4.2.2 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

雏鸡在7~20周龄为育成期,这一阶段主要使用中草药进行保健,增强蛋鸡的机体抵抗力。可采用的方法如下。

1)在每日正常投喂饲料的基础上,提供适量的黄粉虫,为雏鸡补充蛋白质。但是注意要使用活虫,不得使用病虫、死虫。投喂前也要清理杂质,避免黄粉虫携带不卫生因素进入养鸡场。要严格控制黄粉虫的数量,通常来说育成期雏鸡每日补充5条黄粉虫即可。如果投喂过多,反而有可能因为蛋白质过剩而使雏鸡患上痢疾。

2)在拌制饲料时,可以向饲料中加入少量的微生态制剂或者动物益生菌,增加雏鸡肠道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对于预防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呼吸系统疾病也有一定效果。此外,一些微生态制剂还能降低鸡群的排泄量,对于改善养鸡场内部环境、减少病菌滋生条件,从而预防常见疫病也是大有裨益的。

3)向饲料中加入配制好的中草药粉末。挑选党参10 g、白术12 g、茯苓5 g、陈皮10 g、鱼腥草8 g、车前草10 g,将6味中草药研磨成粉末,按照饲料质量的5%加入,拌和均匀后投喂[4]。使用中草药预防育成期雏鸡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不容易出现耐药性,是一种理想的疫病防治手段。

4.2.3 产蛋阶段的养殖管理

通常从21周龄开始蛋鸡开始进入产蛋期,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决定产蛋量,进而影响养鸡场的经济效益。该阶段饲养管理内容与育成阶段基本相同,但是要注意产蛋期的蛋鸡容易患有输卵管炎。在拌制饲料时,可以向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肽和溶菌,同时配合使用中草药予以调理,对降低蛋鸡输卵管炎的发病率有显著效果,并且可有效抑制该病在鸡群中的传播。另外,为了补充蛋鸡体内的微量元素,在投喂饲料时还要搭配一些瓜果蔬菜、野生植物。投喂前需要使用清水洗净,野生植物要去根,瓜果蔬菜不得有腐烂。

4.3 合理调控蛋鸡饲养密度

养殖密度除了会影响蛋鸡的正常生长外,与蛋鸡的健康状况和患病率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很多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了追求养殖效益盲目增加饲养密度。例如1 m2的鸡笼可养殖15~20只蛋鸡,但是有些养殖户在鸡笼中实际投放的蛋鸡远远超出这一标准。由于密度太大,养殖环境变差,增加了蛋鸡发病率,这种养殖环境下弱鸡、易感鸡的比例将会大幅增加,一旦出现疫病,将会快速在鸡群中蔓延,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无抗养殖条件下必须合理控制蛋鸡的饲养密度,对降低疫病的发生率也有积极帮助。通常蛋鸡进入产蛋期后,要转入“H型”鸡笼中饲养,并且每个鸡舍内鸡笼叠放层数须控制在4层以内。

4.4 严控病源

蛋鸡的无抗养殖对于养殖场环境的管理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相关部门设定的卫生防疫标准,做好养殖场周边、内部的环境管理,确保水源质量、空气质量可靠。鉴于目前养鸡场大多采用全封闭式鸡舍和自动化管理,因此管理重点应放在外防病源输入、内控病源数量上。

4.4.1 严禁外部病源传入本场

从外部携带病菌进入养鸡场,进而造成蛋鸡患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为避免此类情况,应当实行分场区饲养模式,除了方便管理外,还能预防常见的蛋鸡疫病。各个场区均须落实严格的进出管理制度,避免发生交叉传染。对于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饲料、器具等,都要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从源头上消除病源。

4.4.2 严控内部病源数量

养鸡场内部环境恶劣会为各类病菌的繁殖、滋生提供有利条件,是导致鸡群中暴发大规模传染疫病的主要原因。在无抗养殖条件下要重点加强养鸡场内部环境管理,控制内部病源数量。首先是明确区域划分,生活区和生产区必须相互隔离,污水道和净水道也要明确分开,避免病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传播。其次是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消毒制度,例如养殖人员进入鸡舍前必须穿好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防护服,避免携带病菌进入鸡舍。蛋鸡也要定期消毒,尤其是产蛋期的鸡群,一般要求每个月至少进行1次病源净化。例如应用噬菌体技术,将噬菌体注入到鸡体中可以有效抵抗因为病毒侵袭而引发的常见疫病。重点做好养鸡场内部环境卫生的管理,在鸡舍内部要做到每日清扫,将鸡群的排泄物、饲料残渣、掉落的鸡毛等清理干净,防止蚊蝇滋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产蛋环境。

4.5 减少鸡群应激反应

“应激”全称应激综合征,又叫鸡惊恐症,也是蛋鸡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蛋鸡出现应激反应不仅会造成产蛋质量、数量的下降,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蛋鸡死亡。根据刺激形式的不同,常见的鸡群应激又可以分为环境应激、生理应激、病理应激、管理应激等若干类型。为此,在蛋鸡无抗养殖条件下还应采取综合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降低鸡群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对于环境管理,应尽量保证养鸡场内部温度的恒定、适宜。例如冬天进行鸡舍通风时,避免直接吹入冷空气,选择正午及午后温度较高时,于鸡舍的一角留出缝隙,循序渐进地完成空气更换。利用温、湿度检测器随时掌握养鸡场内部的温度、湿度,保证养鸡场温度波动幅度不会超过5℃,湿度要维持在50%~70%[5]。同时,养鸡场内应尽量减少异常声响或噪音,尤其是在夜间要避免突然出现巨大声响和刺激光源惊扰鸡群。饲养管理方面,如果需要更换饲料,要注意新旧饲料混喂进行过渡,例如第1天在旧饲料中混入15%的新饲料,第2天混入30%的新饲料,直到全部更换完毕,避免直接更换引起应激。

5 无抗养殖技术推广难点和应用前景

随着饲料“禁抗”政策的全面实行,降低并逐步取消抗生素的使用将成为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从养殖户自身经济效益、消费者健康安全,以及畜牧业发展等角度来看,减量使用抗生素都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推广无抗养殖技术时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很多养殖户受到以往养殖经验的影响,盲目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抗生素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市场上各种抗生素替代品层出不穷,既有常规的中草药、微生物制剂、益生菌等,也有最近几年出现的功能性寡糖、抗菌肽等,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养殖户对这些抗生素替代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其在蛋鸡疫病防治方面的效果缺乏了解,这也导致他们不敢使用抗生素替代品。

因此,下一步的无抗养殖技术推广应重点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增加养殖户对于抗生素替代品的认识。只有意识到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坏处以及广泛使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好处,才能让广大的养殖户自觉减少抗生素的运用,为无抗养殖技术推广创造有利条件。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技推广部门、畜牧兽医局等履行好职责,尝试多种渠道开展无抗养殖技术的宣传。对于各种抗生素替代品,也要向养殖户讲解其用法、用量,让养殖户能够用得放心、用得明白、用出效益。

6 结语

在蛋鸡养殖中应推广无抗养殖技术,利用中草药、抗菌肽、微生物制剂等替代抗生素,实现抗生素的减量。为了更好发挥无抗养殖技术优势,除了要求养殖户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抗生物代替品的用法、用量外,还应做好配套的养殖管理,包括改善养鸡场内部的温、湿度及光照环境,严格加强病源管控,合理调控养殖密度等。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利用无抗养殖技术提高蛋鸡的疫病防治水平,让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养鸡场雏鸡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邓立海作品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食醋可防鸡病
2008年12月25日全国鸡蛋、淘汰鸡、肉毛鸡、雏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