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现状及措施分析
2022-12-08任传征
任传征
(德州市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德州 253000)
0 引言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属于牛类“天花”,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发的全身性感染病,主要症状为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目前,OIE将该病列为Ⅱ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Ⅰ类传染病。2019年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首次发现该病症,对奶牛与肉牛养殖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对此,养殖者应对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现状进行了解,认真开展畜牧饲养清理工作,采取全方位防控措施,有效预防该病症的发生,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现状
1.1 国外防控现状
南非地区相关部门利用Neethlingvaccine株弱毒疫苗对牛群进行接种处理,根据大量实践表明,使牛的终身免疫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该疫苗的副作用较多,有50%的牛在接种后出现注射位置肿胀、产奶量低下等情况,且该反应持续时间较长。一些牛接种后不会出现副作用,也不会检出抗体,但可使牛体免疫力得到显著提升。对于6月龄的犊牛来说,在接种后可获得初乳,犊牛在服用初乳后便可形成被动免疫。
巴尔干岛在2015—2017年,养牛业出现大范围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当地政府采用普及疫苗的方式,使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传播得到良好控制。LSDV与鹅细小病毒(GPV)抗原决定簇相同,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此类毒属的多个成员间可形成交叉免疫防护,根据异种动物体使山羊痘病毒分离开来,在此基础上研制疫苗,可使牛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以色列在2006年暴发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针对4 600头牛接种RM65疫苗,使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但疫苗注射后部分牛出现肿块、产奶量下降等情况。近年来,部分学者以LSDV为载体进行疫苗重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若长期采用Neethlingvaccine株,并在病牛体内与田间野毒进行重组,将会增加毒性,产生危害性更强的毒株。
1.2 国内防控现状
2019年,我国新疆地区首次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地区政府对病害进行了排查,并利用羊痘疫苗制定防治措施。但是,此次牛结节性皮肤病病症仍然研发了严重情况,为伊犁、霍城县等养牛业带来极大损失,有218头牛发病,5头牛死亡。2020年,我国广西地区出现了LSD病症,当地畜牧单位与相关部门立即采取防控措施,因此类病症较为罕见,引起了国家机关的重视。国家农业部门印发了《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文件,要求直辖市、自治区等做好该病症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维护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在我国的诞生对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在牛养殖期间,应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开展好疫病防控工作。相关部门应着手开展LSD病研究,包括病原鉴定、防控手段等,并扩大该病的宣传范围,特别是基层畜牧机构,更要积极相应国家政策,贯彻落实防控工作,使牛结节性皮肤病得到良好控制[1]。
1.3 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牛结节性皮肤病传入后,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对疫病防控效果产生不良影响。①饲养者和动物防疫工作者的经验缺失,在应急处理期间操作不当,工作落实不到位,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使病毒扩散范围增加,提高了病牛率和致死率。②疫苗供应不足,只有边境周围容易感染的养牛场得到接种,其他地区牛的疫苗注射不及时,动物防疫站没有快速组织大范围的紧急疫苗免疫,使疫情始终未能得到彻底控制和消除。③跨省动物运输和贸易限制存在问题。相关兽医主管部门未能提早制定和颁布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应急预案,跨省动物运输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一些疫情区的牛被运输到其他省份进行销售,延长了疫病传播链,严重影响疫情防控效果。对此,在应急预案制定中应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对饲养者和地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实验室牛结节性皮肤病病症诊断技术,贯彻落实紧急免疫工作,及时限定活牛运输和销售范围等,使牛结节性皮肤病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2 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病学与临床诊断
2.1 流行病学
在流行分布方面,牛结节性皮肤病最早在非洲发生,而后在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传播开来。2013年传入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处,2018年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且态势逐渐恶化,与我国邻近的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先后发现病例。2019年该病传入我国新疆伊犁地区,2020年逐渐在广州等地发生。传染源以病牛与污染物品为主,病牛在治愈后还可带毒超过3周,牛为病原的自然宿主,潜伏期长达28 d。
在传播途径方面,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感染与传播方式较多,健康牛与病牛之间通过相互舔舐的方式传播病菌,以及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哺乳等方式传播病菌;还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饲料、用具、水等进行间接感染。病牛用过的针头受到污染,此时直接为健康牛注射便可引起医源性群内传播,还可使胎盘受到感染,产生垂直传播;病牛在长途运输中也可传播病菌,多由以血液为食的节肢动物叮咬后传播,如苍蝇、蚊子、牛虻等。此外,病毒传播还受降雨量、温度、风向等因素影响,因该病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有助于吸血类昆虫繁衍的季节,发病率相对更高,要求养殖者加强重视[2]。
2.2 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发的全身感染疾病,分为急性和亚急性2种,不会传染人,只在动物之间传播,发病率在2%~45%,死亡率在5%~10%。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病变,产生结节,病情程度与症状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病牛出现精神低迷、食欲下降、慵懒、发热等情况,发热时体温达到41℃,高温状态持续一周;一些病牛出现四肢、腹部等处水肿,浅层淋巴结肿大,导致公牛不育、母牛发情期延迟、产奶量降低,还会引发流产等。若牛体内本身有炎症,在患病后便会出现持续打喷嚏、流鼻涕等情况。据调查,不同品种的牛对该病症的易感性不同,一些杂交牛的患病率、死亡率相对较大,地方牛品种的患病率相对较低。该病在牛群中的潜伏期在14~35 d,患病的成年牛更容易治疗,牛犊的治疗难度较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国内将其列入一类传染病行列,农业部暂时将其纳入二类动物疫病管理行列。
2.3 诊断技术
牛结节性疾病危害性较强,需要畜牧行业提高重视,做好疾病研究与病害鉴定等工作。该病与绵羊痘病情较为相似,病牛出现蚊虫叮咬、嗜皮菌病、金钱癣等情况,很容易出现误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法来确保结果可靠。牛结节性疾病主要症状较为显著,可根据临床病症进行诊断,如在潜伏期的牛体温较高,出现鼻炎、角膜炎等,头部、胸部和乳房出现痛感。养殖者可先观察病牛的临床症状,根据病理变化、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再采用实验室技术,如PCR技术、分离培养、抗体鉴定等进行确诊。通过PCR技术的应用,对皮肤结节、血液、鼻分泌物进行PCR检测;还可采用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对病毒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样品内是否带有活的病毒;也可通过荧光抗体染色观察和诊断。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宣传
在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期间,应加强对该病的宣传,使更多养殖户能够认识该病,并在牛养殖中主动预防。例如基层畜牧单位可采用多渠道进行宣传,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等,还可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中,由专家直播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病理、防控要点等。兽医站也应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宣传讲座,使养殖者能够认识该病的危害,并自觉落实疫病防治措施,促进整体防控质量提升。
3.2 落实防控措施
因牛结节性皮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要求饲养者与相关部门在日常养殖与工作中,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采取综合防控手段,及时诊断和上报疫病,夯实防控技术基础,使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1)综合防控。国家农业部门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发布了《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基层畜牧机构与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号召,提高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防控工作,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以免疫病扩散,威胁整个养牛业的稳定。
根据大量实践表明,疫苗免疫效果最为明显,可接种SPPV与CTPV疫苗株进行交叉保护,使综合防控效果达到最大;国家疫病防控部门应编写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检测规程,为各地区病症诊断、检测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包括防控知识、检测技术培训、病原学分类等方面,提供引物、探针与多种分子生物学诊断设备,确保地方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病症确诊。
2)及时诊断和报告疫情。在发现疑似病例后,当地疫病防控部门应针对病牛的唾液、抗凝血、皮肤痂块进行检验,最后将送检结果上报给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进行确定与备份。在确诊疫病后应及时捕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针对病牛所处养殖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加强群牛临床监控。在1个月内禁止群牛移动和调出;针对疫情发生前一个月生产加工的牛皮,也应进行皮革辗制处理后才可以调出[3]。
3)及时隔离患病牛。兽医站应重视该病的排查,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专题调研工作,协助养殖户进行疫病检查,一旦发现感染的病牛,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全面检验与病理分析,保障疫病得到有效处理。在实际养殖中,还可采用药物预防的方式,科学控制药剂量与选择药品,可利用七清败毒颗粒、芪贞增免颗粒等进行非特异性治疗,将每100 g兑水100 kg或者拌料50 kg服用,连续服用7 d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此外,还可注射羊痘疫苗,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4]。
3.3 完善传入前后风险控制
1)在牛结节性皮肤病传入之前,兽医站应加强对高危地区易感牛群展开抽样检测,在风险控制方面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血清学、病毒学监测。
2)前者包括血清与病毒中和实验、免疫探针等;后者重点对疫苗毒株、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毒株进行检测,可优先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对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进行区分。在该项检测中,主要采用EDTA抗凝血、唾液、精液等作为样品,使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若疫病逐渐传播到我国边境,且发生频率较高,还可在边境范围内开展疫苗预防,以减毒活疫苗为主,其作用在于可形成更高的特异性免疫力,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在使用绵羊痘弱毒疫苗后,还应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效果进行评估[5]。
3)在牛结节性皮肤病传入后,应立即实施应急预案,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应提高实验室检验计数,强化临床监测,对患病牛进行捕杀,禁止活牛跨省运输和销售,还要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对于散养的肉牛来说,当发现并临床确诊牛结节性皮肤病后,一般该病已经在该区域传播数周,且在发现头一例病例后,马上便会有其他病例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可知,该病症应采用疫苗免疫和控制。对此,国内可借鉴国外经验进行防控。例如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在2016年正式在保加利亚出现,当时有17个区域陆续出现疫情,患病牛只260头,发病率为15%左右,主要是体型瘦弱、抵抗力较差的小牛群体,为当地造成了585万欧元的损失。根据欧盟规定,该国从捕杀、限制运输、临床监测、灭蝇、免疫多项工作着手进行应对。牛结节性皮肤病在该国暴发后,很快便得到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以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传播风险为中心制定一系列防控措施,如活牛移动、牛群接触、蚊虫传播等;政府重点落实三个核心措施,即大范围免疫、限定活牛活动区、迅速捕杀病牛和无害化处理[6]。
4 结语
现阶段,国内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研究较少,虽然该病在国内较为罕见,但因危险性较大、传染性强,致病性和死亡率较高,应加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高病害处理效果,一旦发现该病应全群捕杀,并实施无害化处理。在牛饲养过程中,养殖者应丰富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认知,了解发病机理、传播途径与防控要点,开展卫生消毒、灭蝇除蚊、科学管理等工作;相关部门应通过加强病症宣传与饲养管理、及时隔离患病牛、贯彻落实防控措施等方式,使病害防控和处理效果达到最大,有效降低该病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