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要素浅谈
2022-12-08李国德
李 国 德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立德树人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两条主要途径,正确理解和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前者是关键课程,后者是关键环节,前者是显性教育,后者是隐性教育,二者是同向同行,相互协同的关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教师、课程和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师是核心中的核心,课程建设和课堂实施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师这个最关键要素。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也必修紧紧抓住教师、课程、课堂三个核心要素,才能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实落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一、做好教师“主力军”自身建设
教师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就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情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必须具备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担当。过硬的政治立场是政治判断力最直接表现,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必然要求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斗争环境中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教师还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课程思政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实践活动,因此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就要求教师构建有一定深度的课程思政意识。“必须明确,课程思政不是一种口号、一种时髦、一种提法,而是高等教育在适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新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是对新时代专业课课程教学的使命性规设、目标性规设、内容性规设,是高校专业课程时代化改革与发展的全新之路。”[2]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这就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教师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要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上有体现,课后有总结,把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避免把专业课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所有专业教师要建构深层的课程思政意识,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
教师必须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即塑造学生价值观能力。《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过去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对学生价值观塑造这一重要任务认识不清,重智轻德的现象必须要改变,否则可能培养的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破坏者和掘墓人,因此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新时代教育在面临国内外复杂环境下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就必须首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涵,才能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制、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的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自身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教师应注重挖掘本专业课程思政的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传授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
二、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优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其课程自身的独特性,相较于非思政专业的其他专业具有异常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构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主要依据这三类课程。
继续深化理论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学分比例高,因此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深化理论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必须依据本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科学合理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课程目标要体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元素,根据不同课程的属性,把最容易浸润的课程思政内容融合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的要求。如语言类课程古代汉语是现代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工具,除了这样的工具性外,重点应挖掘古代汉语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古代汉语是世界上唯一流传时间最长的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发展的根脉,是国粹,是精华,我们应引以为傲,这是增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资源。同样,现代汉语也具有重要的课程思政资源,担负着教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说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发挥中文在国际舞台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制定理论课程目标时必须明确课程所独具的课程思政价值。
增强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类课程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是理论类课程的延伸和应用,也是对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检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有见习、实习、研习和毕业论文等。在教学中,实践类课程建设一直是弱项,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面对这样的问题,在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实践类课程的立德树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纲要》要求,要把价值观塑造融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根据OBE理念以及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尤其受到重视,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课必须把立德树人教育贯穿始终,在实践能力锻炼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主要以培养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主要目标,更应该把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在“三习”中让学生践行师德规范,感悟教育情怀,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与学生交流中体现耐心、细心、爱心,在实践中感受劳动教育,这为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能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课程考核评价中的思政内容。评价是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反馈。在传统教学中,结果性评价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考核,很少甚至没有涉及课程思政内容,其主要是因为老师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另外课程思政内容考核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前一个原因,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就要在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课堂加以实施,在考核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只要老师意识到这一点,课程思政在评价中就能实现,这样课程思政实施就有了保障,会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不是只当“心灵鸡汤”一听了之。在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中,课程思政的评价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已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增殖性评价等多种考核评价形式出现,这就要求专业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也给课程思政评价带来新路径。在过程性评价中,在作业设置上就可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考核,如在外国文学作业设置中,就可以设计为“请站在中国文化立场来评价某国的作家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考核专业知识,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与外国文学文化的比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外国文学文化,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三、课堂教学巧妙实施课程思政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主要方式,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主渠道,也是把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为一体的主要过程和方式。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以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经验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在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改变过去的重智的教育现象,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战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遵循,这就要求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德育,以德为先。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巧妙实施和课后及时反思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几个关键步骤。
课前做好教学设计。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专业课教师除本身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外,还应在课堂教学前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课程思政资源,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课程思政目标、内容和方法。课程思政是课程学习目标之一,为了达成这一学习目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模式。目前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有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三种。根据《纲要》,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中教学大纲设计较适合于系统分析模式,即将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资源做系统分析研究,在课程学习目标中加入课程思政总目标,然后将这个总目标在各章节中细化为分目标,然后再将分目标细化在每一节课的具体目标。每一节课的课堂的教学设计较适用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前者以课程思政具体目标为中心,在课堂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有计划地融入思政教育,达到本节课的课程思政目标,要充分体现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后者要紧扣本节课的课程思政目标,在课堂学习中根据学习环境和现场教学情况随时进行思政教育,体现时时思政的理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应对该课程中课程思政资源充分挖掘,并将之纳入教学大纲,每个不同章节都要有课程思政内容;如要讲屈原和楚辞,就应把屈原的爱国精神作为思政资源,以此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带领学生在屈原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未实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目标。
课堂巧妙实施。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是一种隐性教育,要注意实施的方式方法,不能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程,更不能成为学生反感的说教课,但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需要教师把价值观塑造、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关系处理好,把握课程思政进入的课堂适恰时机,注重课程思政的效果。要从思想意识上把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看成立德树人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从古代至20世纪外国文学史知识;通过对不同时期重要外国文学作品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感悟理解能力、文学评鉴能力。选入该课程的外国作家都是世界文学大师,外国作品都是世界名著,那么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就不好把握,一种极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崇洋媚外,大讲特讲这些外国作家作品,那么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就要巧妙实施,既要达到取其精华、洋为中用的目标,又要避免崇洋媚外、盲目崇拜的现象。因此,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用“马工程”教材,站在中国文化立场去看待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如讲到荷马史诗、印度史诗这些篇章,我们就要站在中国文化立场,运用比较的方法和批判的思维,要批判黑格尔所说的中国无史诗的谬论,要郑重告知学生中国不仅有史诗,而且有数量可观的活态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都是世界级著名史诗,这是中国文化自信教育的极好资源。
课后及时反思改进。根据专业认证“持续改进”要求,课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改进,这是教学质量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课程思政现已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后务必针对本节课程思政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反思,积累收到的良好效果的课程思政,特别要重视记录课堂现场瞬间产生的思政灵感,分析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如何与课程思政相融在一起,形成经典教学案例。教师将本门课程的每节课的课程思政进行反思总结,那么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就会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凝练出本门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特色。因此,课后及时反思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课包含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完成课前预设的课程思政目标,课堂上课程思政目标是否完成?效果如何?教师课后应该进行反思总结,把效果好的内容、方法及时整理出来,对效果不佳或方式方法不当的地方进行梳理,下一次课引以为鉴。
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须抓好高校的课程思政,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把握教师、课程和课堂这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师是最核心的要素,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在课程思政方面自身独特资源优势,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建设好每一门课程的思政总目标和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使之成为专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