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研究

2022-12-08余德骏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广播安全性传输

◆余德骏

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研究

◆余德骏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 100020)

广播电视台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强化数据处理与安全防护能力。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广播电视台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同时也导致了诸多网络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广播电视台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掌握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安全传输技术结构、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水平的有效措施。

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

对广播电视台的节目来说,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均需要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比如广播电视台采用一体化数字音频网络,具备文稿编辑、音频制作以及播出等功能,能够在户外现场进行直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导致数据安全问题发生风险增加,如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目前很多隔离防护措施在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维护中得到应用,对于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高传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1 安全传输技术概述

1.1 框架

通过网络隔离设备能够确保内外网的安全隔离。完成隔离组件及相应装置的配置后,广播电视台便可以进行内外网数据传输工作,同时可采用数据查询等相关业务,为数据的高效、稳定传输提供保障。该框架能够提供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将用户的权限信息作为参考,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并且内外网处于隔离的状态下,能够为通信提供保障,通过内网将数据传输至外网。

1.2 原理

广播电视台采用内外网安全传输隔离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技术原理体现在保持广播电视台内外网的隔离状态,实现不同网络中安全数据的传输与共享[1]。对内外网进行隔离的主要目标在于避免病毒的传播或网络受到外界攻击,对不断扩散及传播的恶意代码进行有效抑制。安全数据同样是信息数据的一种,需要通过内外网络进行传输与共享,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隔离内外网安全传输技术的作用在于保持这一隔离状态,因此需要连接不同网络以及网络协议,隔离传输,对网络功能进行简化,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网闸、网桥等先进技术。这两项技术发展成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需要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持续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广播电视台内外网隔离数据安全传输的环境要求。

安全传输技术的核心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其中广播电视台中内外网隔离传输的数据形式主要为文字、文本、数字及音频视频等,恶意代码与病毒并不会出现于文本的传输数据中,主要原因为文本信息编码同计算机执行编码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文本信息编码的特殊性,能够有效检测病毒文本及恶意代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为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保障[2]。为了保证音视频形式数据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人工操作模式模拟音频对录方式,转换音频代码;

(2)通过人耳心理学对音频信息进行编码;

(3)利用有损编码的特殊性,实现音频信息编码的转换。

通过实践发现,上述三项技术均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消除携带病毒,避免恶意代码的扩散,为数据的安全传输及共享提供便利。

2 网络数据安全传输关键技术分析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用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几项常用的传输技术进行阐述。

2.1 加密数据技术

对广播电视台来说,网络数据信息的泄露是最为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不但会对节目内容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可导致节目内容版权被侵犯的风险增加。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广播电视台多采用加密数据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传输中数据信息的加密处理,转化数据的文件格式,形成全新的代码。这样在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避免数据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或篡改。利用该项技术可大幅减少信息数据的泄露风险,因为其他人难以对数据进行解码操作。另外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不但能够避免数据文件信息泄露,同时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保护,如传真机、打印机等,因此通过加密算法进行优化的数据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2.2 认证身份技术

对运营商来说,在运营阶段采用实名制的方式,能够在提供网络服务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具有密钥的智能卡,这样运营商便可以将智能卡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结合用户开通增值服务需求,通过密钥完成身份认证工作。如果用户并未通过身份认证,那么便不具备入网权力,这一条件下有助于确保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现如今认证身份技术已在广播电视台广泛应用,虽然与其他领域的技术应用原理相同,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用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同。比如PKI技术目前应用广泛,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台能够有效发送信息,传输至认证服务器便可以进行身份的认证,认证服务器对信息进行审核,完成审核后便可将随机数值传输至广播电视台,同时通过加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完成以上工作后,会再次将随机数值发送至认证服务端,进行解密工作,如果解密与加密的随机数值能够完全成功匹配,便会通过入网认证,反之则会禁止入网。

2.3 安全隔离内外网技术

现如今我们正身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广播电视台来说,每日接收、处理及传输的数据信息量庞大,为了保证传输的高效性,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则需要采用采集主持双系统,内外隔离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异常问题[3]。对其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指通过用户全权限,采用安装隔离配置,将广播电视台的内网与外网进行有效隔离,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时,内网与外网始终处于隔离的状态下,也会确保网络协议处于分离的状态下。如果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内网,能够在到达之前进行检测工作,明确其是否存在病毒,只有安全的数据信息才能进入内网。如果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外网,同样需要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共享工作。因为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差异,所以其安全隐患也各不相同。所以不仅需要隔离内外网,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形式信息的数据特征,这也才能提高安全隔离内外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例如进行文本传输的过程中,因为能够对文字信息进行编码,因此能够进行直接筛选工作,及时发现恶意代码及病毒;对音频数据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对音频代码进行转换也需要采用音频对录等方法,使其具有编码形式,之后进行检测,保证病毒检测的准确性。

3 提高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力度

现如今随着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形成多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仅需要合理使用相应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全方位宣传,广播电视台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宣传,进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需要利用自身理论及相关知识不断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风险隐患问题,为网络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供保障[4]。只有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传输的安全性。

3.2 建立网络安全防范机制

在日常工作阶段,广播电视台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各工作部门均需要参与到网络数据传输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广播电视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方法机制,对工作人员的责任、职能及行为进行明确,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另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广播电视台需要及时分析常见的安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网络安全防范机制的有效落实,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进一步确保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3 加强对运维管理工作的重视

计算机网络系统普遍存在一定的漏洞问题,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时,病毒及外界网络攻击会通过漏洞进入,因此需要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5]。对广播电视台来说,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检修,不但需要对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例如可使用防火墙等相关技术,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4 建立虚拟专有网络

虚拟专有网络也被称作VPN,该网络通信手段具有私人性的特点,通过隧道协议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加密,完成发送端的认证工作,进而确保消息的准确性,使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也能够保证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广播电视台建立虚拟专有网络十分必要,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完成建立,或者通过VPN信息加密信息,因为VPN具有极强的隐私性,因此受到攻击的风险较低[6]。另外,内部网络具备抵御不良信息的功能,能够为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推动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需要提高对关键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网络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效解决,确保节目的正常播出,推动广播电视台的稳定发展。

[1]齐新颖. 天津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传输高峰期分析与策略[J]. 现代电视技术,2020(10):129-131.

[2]吴爱鑫. 浅谈广播电视台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J]. 通讯世界,2020,27(4):68-69.

[3]白耀斌. 网络广播电视台系统安全建设探析[J]. 科技传播,2019(8):117-118.

[4]郭华. 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9(23):233-234.

[5]白振江. 基于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与防范的几点讨论[J]. 探索科学,2019(11):284.

[6]朱文农. 广播电台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分析及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2019(34):84-85.

猜你喜欢

广播安全性传输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基于同轴传输的网络传输设备及应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