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的“武功”
2022-12-07张钦
张钦
向来以名诗名篇惊艳后世的唐朝“詩仙”李白,除了文采飞扬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本事——“武功”造诣。
一些野史或影视剧里塑造的李白,通常是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落魄时还经常被欺负的文弱书生形象。但实际上,看李白的诗就知道,他的体能和“武功”一点也不差。比如骑射功夫,李白能做到“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可谓纵马弯弓,瞬间猎杀百兽之王。
剑术更是李白的看家本领,以他《与韩荆州书》里的话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剑术于他而言,不仅是一项傍身的本事,更是理想信念的寄托,在《行路难(其一)》里,他一声“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咏叹,不啻把自己视作一把未遇明主的“宝剑”。
李白精湛的剑法常常演绎出让人震撼的一幕幕。如《结客少年场行》里的“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在《少年子》里,他更是“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好一副骑射剑法样样精通、快意恩仇的豪侠形象。
李白这直追武侠小说里绝世高手的强大“战斗力”,会不会是自吹自擂呢?与李白同时代的人为此提供了重要佐证。
比如,李白的追随者魏颢(魏万)曾生动描述过他强大的“实战能力”,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据《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的剑法师承“唐代三绝”之一的裴旻,绝非“野路子”。
在大唐的诗人里,像李白这样“能写又能打”的人物并非个例,与李白齐名的“诗圣”杜甫同样文武双全。
作为西晋名将杜预的后人,杜甫的体魄不差,少年时就能做到“一日上树能千回”。壮年时期的他更是“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甚至“长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没有这样的“武功”,他恐怕登不上泰山,写不出名篇《望岳》,更熬不过安史之乱。
而中唐诗人白居易也曾“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镆铘剑”。看来,不同年代的大唐诗人心中都有一把剑。诗人不仅有才情,更有豪情。尚武风气的背后,是他们不愿作为文人享受风花雪月、锦衣玉食的内心愿望,他们更希望“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渴望摒弃安逸的生活,走一条保家卫国之路。
在《旧唐书》里,有籍贯和姓名可考,选择投笔从戎、效力从军的诗人共有180 多位,他们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担当,书写了大唐盛世的历史,吸引着后世无数敬仰的目光。
(余娟摘自“朝文社”微信公众号,刘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