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问题研究及防控政策建议

2022-12-07

中国体育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姿态脊柱身体

陈 晨

身体姿态作为构成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必要保证,对青少年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外显即为身体姿态的表征,正确的身体姿态能使个体处于稳定状态,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减少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延缓肌肉疲劳。身体姿态异常且得不到及时矫正,会逐渐呈现结构性变化,韧带、骨组织等发生一定形变(Kratenová et al.,2007),致使部分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引起身体素质下降,甚至造成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固定姿势的久坐、缺乏适度时长的身体锻炼使得部分青少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身体姿态异常。相对于近视、肥胖等有明显外部特征的健康问题,身体姿态异常较为隐蔽,有的甚至被认为是习以为常的状况。脊柱侧弯、颈部前倾、高低肩、长短腿、骨盆前(后)倾等难以觉察的细微姿态异常正在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2007年4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机构开展的青少年形体测量和测评结果显示,80%的青少年形体不良。在自然状态下的探颈、驼背比例达46.1%,双肩不平占38.3%,X、O型腿占17.7%,各项均良好者仅占12.8%(马晓,2010)。2019年宁波市体育局的调查显示,近5年来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已经增长了10倍。脊柱健康问题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心理健康之后威胁青少年成长的第四大问题(宁波市体育局,2019)。2022年1月,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流调数据,结合文献及国内专家共识预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约30万的速度递增(郑鑫,2022)。脊柱侧弯不但会引发驼背、高低肩、长短腿、骨骼发育不对称等外在畸形,还会引起脏器发育畸形、功能障碍等(林焕新等,2020)。

国外也有类似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在持续使用电脑15~25 min后评估上肢身体姿势,均处于异常体姿,其中,38%的青少年濒临体姿不良的边界,2%的青少年需要立刻纠正,16%的青少年报告称身体会感到不适,尤其是在使用鼠标时(Breen et al.,2007)。Dejanovic等(2013)对7~14岁的青少年进行脊柱姿势与躯干肌肉耐力的相关性测试,发现男孩更容易出现脊柱后凸姿势,女孩更容易出现脊柱前凸姿势;姿势对肌肉耐力有影响,是成年后后背疼痛机制和脊柱功能问题的诱因。对于青少年最熟悉的学校环境而言,日常学习的坐姿是否也会产生不良的身体姿态问题?Benden等(2013)通过对比坐姿和站姿评估学校环境对青少年身体姿态的塑造,学生报告的站姿整体不适比坐姿低,站姿会消耗更多能量,减少由于坐姿不当而引发的长期肌肉、骨骼疾病,该研究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站立式桌椅,以改善学生的健康。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政策和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了解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分析解决该问题面临的挑战,总结解决身体姿态异常问题有效的干预方案。

1 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身体姿态是指身体的骨骼位置排列是否正确,身体功能是否异常,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姿势的全面表现(徐文婷,2013)。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姿态问题大多是以肌肉发生改变为主的功能性变化(Kratenová et al.,2007),如果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矫正,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预防身体畸形的产生(Shum et al.,2013)。身体姿态异常为青少年健康带来诸多潜在风险。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某一特定年龄段的青少年的该问题更为严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5年,在西安开展的针对大学生身体姿态问题的评估结果显示,8项指标全部正常的仅占2.5%,评估分数及格的为21.7%,圆肩、颈部前倾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李盼,2016)。2018年,在云南的一项关于1—4年级小学生不良腿型姿态的调查显示,超过20%的小学生存在X型腿或O型腿的不良姿态(刘鹏,2019)。2019年,在北京市西城区的调查显示,高中1年级学生身体姿态异常的发生率较高,高低肩、颈部前伸、长短腿发生率分别为42.79%、99.34%、35.81%,女生各项身体姿态异常发生率均高于男生(周誉,2019)。2019年另一项在上海开展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身体姿态异常的发生率超过50%,正常组学生不良身体姿态主要集中在颈肩部,圆肩、颈部前倾和高低肩是异常率最高的3个指标,分别为60.5%、58.1%和52.3%(张明凯,2020)。2020年,对南京市初中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处于不良身体姿态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姿态异常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头部前倾(68%)、圆肩(52%)、高低肩(75%)、骨盆前倾(61%)、骨盆侧倾(84%),女生的不良姿态发生率高于男生(王宇,2020)。

相关研究分别从个体特征、学习环境和姿势习惯及生活习惯3类特征探讨了不同特征水平下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发生率的主要相关因素(表1)。

表1 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发生率的主要相关因素Table 1 Main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Poor Body Posture in Adolescents

在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年级、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力量会影响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发生率。女性、肌肉力量薄弱的(周誉,2019),肌肉的肌力平衡系统失常的(马玲等,2020),以及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的骨骼和肌肉快速增长的(蒋玉梅,2010)青少年身体姿态不良的发生率更高。

在学习环境和姿势习惯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更加快速,课桌椅高度不相符会影响其正常活动和身体发育,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坐不稳、易疲劳,形成不正确的身体姿势(胡永欣,2017;蒋玉梅,2010);将书包单肩挎背的习惯致使身体左右肌肉受力不均等,对身体姿态有显著影响(蒋玉梅,2010)。伏案学习时间过长、保持某一固定姿势不变、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都与身体姿态异常发生率密切相关(马玲等,2020)。行走、站立和端坐时的腿、腰、臀、脚等肢体部位的不当摆位会增加不良身体姿态发生率(田小燕,2002)。

在生活习惯方面,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不仅对视力有影响,同时伴随有身体姿态异常发生。运动量不足、缺乏有效的身体锻炼、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都会增加体态不良的发生率(周誉,2019)。生活方式不健康,手机、电脑使用过多会占用睡眠时间,长时间窝在沙发或者躺在床上,对脊柱周围肌力的对称性产生影响,肌力不平衡与脊柱侧弯有密切关系(胡永欣,2017;马玲等,2020)。

2 解决身体姿态异常问题面临的挑战

大多数青少年的身体姿态异常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体态检测发现,并通过及时的形体训练加以矫正(田小燕,2002)。尽管不良体态矫正方法经济、简单且收效显著,但整体而言,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的矫正率仍然较低,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身体姿态异常发生低龄化趋势缺乏准确认识

青少年静坐少动人群增多,缺乏足够的运动会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与近视相比,驼背、圆肩、脊柱侧弯、腿型不正等身体姿态异常问题易被忽视,且不易被家长和教师识别。

2.2 身体姿态异常检测及矫正服务缺位

能够提供整套身体姿态异常检测工作的机构大多集中在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普通的中小学难以提供检测服务。2021年9月,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每1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3年开展一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以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评价,完善对于身体姿态项目的常规检测。

2.3 关于加强青少年身体姿态健康的体育政策有待完善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身体姿态异常大多来源于青少年期的隐患(Louw et al.,2007)。党和国家历来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制定和颁布了诸多强化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文件。比如有针对学校体育的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针对青少年活动计划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以及纲领性、规划性的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较为系统地建立了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的政策框架,具有跨域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柳鸣毅等,2018)。但是这些政策几乎都未提及身体姿态的健康问题。

3 身体姿态异常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

3.1 身体姿态异常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整体,姿态问题可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和身体机能的退化,如长期低头写字、用电脑,如果不注意正确姿势,会造成驼背、颈部前伸,经常躺着用手机不仅会造成视力下降和脊柱侧弯,还会有腰酸背痛、消化功能减退、头疼、疲劳等不良反应(马晓,2010)。特别是颈椎病这一退行性病变,有发病低龄化的趋势。2012—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约60%的北京市中学学生有颈肩部痛的症状,我国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高达10%(李红娟 等,2014)。

3.2 身体姿态异常导致不良代偿

正常的身体姿态是身体各个关节处于一个垂直的位置,可以有效抵抗重力的作用,使得关节压力最小,没有肌肉过度用力或伸展,也没有韧带过度缩短或拉长,整个身体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时人体的运动最有效率,也最安全(马晓,2010)。不良代偿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某个部位的姿态出现了异常,身体就会通过与此异常部分相联系的其他组织进行补偿,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但新的平衡受力不均,进行补偿的其他组织也并非“单独作战”,因而会产生次级补偿以及一系列的传导链,身体的部分肌肉过度紧张、僵硬,另一部分肌肉松弛、软弱,因失衡产生的平衡较为脆弱,最终将导致健康状况恶化、疼痛和身体不适程度加重,以至于运动功能受损。

3.3 身体姿态异常影响形体美,导致心理健康受损

身体姿态是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一部分,良好的身体姿态能反映精神面貌、生活态度和健康状况。人的心情会影响身体姿态,反之身体姿态也会影响人的心情。情绪低落时,会弓腰塌背;心情愉快时,就会挺胸抬头,富有活力。姿态的连贯性能够对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马晓,2010)。有严重身体姿态问题的青少年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运动,会造成心理伤害,产生低自尊,不利于心理健康。

4 解决身体姿态异常问题的不同模式探索

4.1 增加身体活动的总量,改善肌肉和骨骼力量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儿童与青少年(5~17岁)一周平均每天进行60 min的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有氧运动为主;至少3天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及加强肌肉和骨骼力量的力量训练和功能平衡练习;如果开始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可先从少量的身体活动开始,逐步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Bull et al.,2020)。有研究证实,无论是在强度、持续时间抑或是两者组合方面,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与活动总量密切相关(Pratt,2021)。

4.2 采用功能性姿态练习矫正

功能性锻炼强调恢复机体本来的功能,解决身体的不对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强调身体多部位协调发展和本体感受器的参与,注重动作质量和效果,注重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身体姿态的纠正(胡永欣,2017)。有研究认为,针对人体不同身体素质的力量、柔韧性、核心稳定性、肌肉平衡、关节稳定性等训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损伤和纠正不良身体姿态(胡永欣,2017)。比如,核心力量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本体感觉和深层肌肉的控制能力,以及核心稳定性;力量练习可以矫正不良身体姿态导致的肌肉变弱和拉长,恢复肌肉力量的平衡;柔韧性练习可以解决肌肉柔软度不平衡等问题;稳定性练习可以帮助关节复位,保持正确的关节位置(褚亚丽,2007;田小燕,2002)。

4.3 适合不良身体姿态矫正的运动干预项目

1)瑜伽。瑜伽通过呼吸和冥想练习来引导身体从心理、生理、精神和情感层面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周勇等,2008)。研究表明,经过舞蹈瑜伽锻炼后,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显著降低,心肺耐力明显增强,肺活量增大,心率下降,腰腹肌肉力量提高,对提高柔韧素质和平衡素质都有积极作用(傅芳香等,2019)。刘文婷(2020)对比了瑜伽运动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影响,在爆发力方面,男、女生实验组的提升情况都略优于对照组;在耐力素质方面,男生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跳跃素质方面,男、女生实验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柔韧性方面,男生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太极拳。太极拳练习中,不同肌肉收缩负荷和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有利于改善因不良习惯造成的身体肌肉不平衡、不对称的身体姿态异常(韩云婷,2020)。此外,太极拳和瑜伽都是以正念意识和冥想为基础的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改善注意能力,特别是执行控制能力及其脑结构机制有积极作用(孙健 等,2020)。

3)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要求保持脊柱延展,对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的改善和气质的培养具有明显效果。体育舞蹈对站姿有一定要求,需要头、肩、胯、脚四点一线,对颈部前伸等异常站姿有良好矫正效果。通过舞姿对四肢的拉伸,以及挺胸、立腰姿态的练习,驼背现象可以得到缓解(龙珍珍,2020)。体育舞蹈不仅有利于改善不良身体姿态,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

5 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防控的政策建议

1)定期开展青少年体质监测和身体姿态测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及时预防和控制不良身体姿态的发生和发展。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组织编写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项目纳入每学年或新生入学体检内容,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工作。早检测、早发现、早干预,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存在身体姿态异常问题的学生,告知家长到专业机构进行矫正干预。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征,及时调整课座椅高度,提醒学生使用双肩书包,背书包时避免单侧肩部长时间负重,最好是两侧肩部轮流负担。日常书写中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注意头颈、脊柱、腰臀和双腿的正确位置,不要跷二郎腿。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控身体姿态异常中的作用。

2)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相关部门要共同加强学校内身体姿态测量服务能力及平台扶助建设的指导,加大对身体姿态监测和测量的投入力度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落后地区身体姿态检测的可及性。完善科学的身体姿态健康筛查指标。卫生健康相关部门应普遍提供体态测量服务,叮嘱有异常的青少年遵从矫正诊断,以便及时了解身体姿态变化状况采取适当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并将结果及时录入青少年体质健康电子档案,构建较为完善的随访和监测体系。

3)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身体姿态异常防控的卫生与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及家长预防不良身体姿态的意识。树立健康意识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社会各界需要长期开展有关身体姿态不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身体、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学校作为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要定期举办针对教师和学生关于科学锻炼、预防不良身体姿态的活动,提高其主动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意识和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长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身体姿态异常问题的社会知晓率。

4)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1 h的体育锻炼时间,家庭在周末也要督促学生适当进行身体活动。尽量减少久坐时间,除了课堂学习和完成作业,其他时间可以用家务劳动、社区参与或户外娱乐活动等方式代替看电视、玩手机等屏幕使用时间。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增强日常饮食的营养摄入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效预防和控制身体姿态异常的发展。

6 展望

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问题是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体现了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体育功能和自身价值的外部表现。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在“总则”中增设了“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落实体教融合新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条款。这是基于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总体上看,青少年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足,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脊柱侧弯问题日益严重,适合青少年运动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为了实现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优先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倡导青少年优先发展理念。新修订的《体育法》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优先发展”理念贯穿于具体章节条款中,对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予以具体落实。《体育法》的修订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是一致的。新修订的《体育法》提出“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这是体教融合的核心,是有效应对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的政策基石。对于青少年和学生而言,身体的健康是未来人生的根基,改善身体姿态异常问题是体教融合实现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在未来,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问题应融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在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中展现体育育人对青少年的身心促进和发展作用。

猜你喜欢

姿态脊柱身体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攀爬的姿态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