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12-07胡俐平
孙 娟 胡俐平 李 锐
生活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由于培智学校学生认知水平低、理解力不足、抽象思维差、注意力难以集中,他们对生活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足,存在畏难心理。因此,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提高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化教学将游戏或游戏元素、游戏设计和理念应用到教学情境,[1]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愉快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对生活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一、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活动,能为儿童营造安全愉悦的环境氛围,对儿童来说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让儿童自然地走进数学世界。培智学校学生大都存在智力障碍,无意注意占优势,比较依赖新奇的刺激,因此与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融入游戏元素的课堂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游戏化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能帮助培智学校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教授常见的量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使用“量”、比较“量”的情境来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概念的含义;在教授数与运算时,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闯关游戏,让学生完成各种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相关的游戏任务,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数学知识;在教授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可以通过感官游戏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认识图形,从生活经验中领悟数学知识;在教授统计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完成角色任务,在操作实践中学习知识。
(三)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国内外研究表明,游戏能促进残疾儿童的言语交流、动作技能学习和社会交往,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及道德、情感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集体化游戏能让学生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在与小伙伴玩游戏的过程中收获珍贵的友谊,形成团结互助的好品质。[3]
二、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原则
(一)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有趣味,学生才有兴趣。在生活数学课堂中,通过游戏呈现数学知识,开展数学活动,能够使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在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如表1 所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中呈现的游戏内容既能抓住培智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创造了更多感知体验机会,融合了绘画、体育、玩玩具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动机;又将数学知识作为游戏规则的一部分整合到游戏活动中去,助力达成教学目标,体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引导者、协助者而存在。游戏化的课堂是教师设计的,最终却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决定权,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自由交流,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游戏内容的设计不仅要紧扣数学的本质,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游戏角色的设定也需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参与性,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如表1 所示,《生活数学》教科书中设计的游戏内容更重视让学生亲身实践、动脑思考、表达观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教师则要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
表1 《生活数学》教科书中的游戏内容示例
(三)自由与规则相统一的原则
自由是游戏的重要特征[4]。游戏化教学通过教学场地的选择与布置,为学生提供宽敞的物理环境,让学生得到身体活动上的自由,也通过游戏设计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自由,勇敢尝试,不怕犯错。但这些自由不是无边界的,是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由。
在游戏化教学中有两种规则。一种是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学生为了完成游戏任务,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例如,表1中三年级上册第1课《比粗细》一课的游戏中,只能“选择适当粗细的绳子”来穿珠子,而不能用针线来穿珠子;四年级上册第2课《11—20 各数的认识》一课的游戏中,规定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就不能使用其他顺序。另一种规则是在教学中学生需要遵守的课堂规则,这是作为学生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
(一)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
1.分析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
在分析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分析课程内容适合用何种类型的游戏来展开教学,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各有不同。[5]对于需要重复、记忆的事实性知识,可以利用积分、徽章、排行榜、小组PK 等游戏元素将学习活动变成游戏。例如在教授数字0 时,为了加深学生对“0”的认识,让学生分组找一找教室里的“0”,比一比哪一组找得更多。对于更具有概括性的概念性知识,可以运用动手操作类、探究类的游戏。例如,在学习圆形的概念时,设计“摸黑箱”的游戏,让学生触摸感知,用语言描述所摸形状的特点,找出圆形。对于呈现步骤流程的程序性知识,例如数的加减运算、钟面时刻的读法,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通关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运用、练习,积累经验。
2.设计教学过程,融入合适的游戏活动
(1)导入。导入环节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进入课堂。这里的游戏可以是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游戏(例如跟着做包子动画视频复习100 以内的数),也可以是不相关的热身活动(例如律动活动),游戏时长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2)新授。新授是一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设计新授环节时,应挖掘数学知识点中适合游戏展示的内容,将知识内容与游戏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理解难点知识、记忆重点知识。例如,在学习100 元人民币的兑换时,给每位学生发一张人民币,全班一起通过计算的方式组合出100元,探究出不同的组合方式。
(3)巩固。巩固提升环节中,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游戏可以丰富巩固练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游戏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反应力,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情绪体验还能帮助其强化知识记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巩固环节中使用的游戏规模不能太大,游戏规则也要简单,许多传统的小游戏都可以应用在巩固环节中。例如,萝卜蹲可以衍生出数字蹲、形状蹲,找朋友可以衍生出找相同总额的人民币、找相同结果的算式、找相同时间的钟面,除了传统游戏,希沃小游戏、数学闯关、奇妙学数学等电子游戏也可以应用在生活数学课堂中。
(4)小结。课堂最后的小结环节中,可以用情景表演、运算接龙、数学知识涂鸦、颁奖仪式等游戏活动达成新奇有趣的课堂效果,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二)建立游戏化评价体系
点数(积分)、勋章和排行榜是游戏化三大特征。积分是最基础的游戏元素,是对游戏中行为表现的量化,勋章、排行榜是在积分基础上进行的评比。游戏化的教学评价需要建立起积分、勋章、排行榜之间的兑换关系。
如表2 所示,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主要从学习兴趣(包括活动兴趣、阅读兴趣等)、学习习惯(包括听说习惯、操作习惯、练习习惯等)、学业成果(包括概念理解、计算掌握、简单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6]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书面测验、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方面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积分。学生从不同方面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不同的勋章(例如“活跃之星”“书写之星”“进步之星”),一段时间后,一定比例的勋章数量可以兑换相应的排行榜等级,学生可以用排行榜等级来兑换小礼品或荣誉。
表2 生活数学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
(三)开发及积累游戏化教学资源
学校教育主要以教学材料为教学支撑点,[7]游戏化的教学需要感性且有趣的学习材料做支持。在游戏化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现有数学教具学具的用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辅助教学。不只是数棒、计数器、计算器、时钟模型等常见的教具学具,学校里许多真实的生活物品也可以利用起来,它们可以帮助营造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很多现有的数学游戏软件、新奇的数学学具也有待引入。另外,生活数学教师应该有对数学素材的敏锐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可用于数学教学的物品、游戏、歌谣、故事等,也可以通过Scratch 软件或视频制作类软件,自制游戏材料。当然,优秀的教学案例、有意义的教学反思、自制的教具学具都可以保存下来,形成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为其他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提供参考。
生活数学教师应在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功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