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
——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
2022-12-07杨静汪波王晓旋何景周
杨静,汪波,王晓旋,何景周
(1.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2.皖西学院 发展规划处,安徽 六安 237000)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尤其“健康中国”的提出,体质健康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标志之一.伴随手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线下的户外运动,大学生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已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伴随着学业、就业、生活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大学生成为社交焦虑的易感人群之一.锻炼行为的不足影响着其自尊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社交焦虑,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社交焦虑指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忧虑、紧张或害怕等不舒服情绪反应与行为,易造成青少年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的机会大幅度缩减,导致个体出现各类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价值感产生形成的一种情感,是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对自我的评价与体验[1].自尊作为人格中的核心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可以保持认知系统,同时调控个体的行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及学业进步的重要手段.锻炼行为是为了增强体质和改善健康,通过身体运动,利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身体活动.锻炼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度、频率以及持续时间[2].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青年健康发展的措施一章中指出要提高各类青年群体健康水平,明确强调了要引导高校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3].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学者孙延林等对体育锻炼和认知、情绪等方面做了相应研究[4].刘中玉在研究中认为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对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有着重要作用[5].付文灿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进一步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情况[6].
综上,体育锻炼行为、社交焦虑、自尊联系紧密,以往有研究体育锻炼行为和社交焦虑的,但是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的并不多,且考虑到有多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作为中介效应影响着心理健康.本研究以安徽省某高校大三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再进行数据处理,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社交焦虑与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引导大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缓解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升自尊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体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健康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安徽省某高校体育学院和非体育学院大三学生随机抽取134人参加本研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其中男生76人,女生55人,体育专业学生83人,非体育专业48人,有效率为97.8%.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文中采用的问卷量表选用的均是国内外成熟的量表,这三个量表分别是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自尊量表(SES)、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
1.2.1.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
使用日本心理学家桥木公雄编制的量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为了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新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重测信度为0.82.量表从体育锻炼的强度(轻微运动;强度不太紧张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较激烈持久运动;呼吸急促,出汗很多的大强度的,但并不持久的运动;呼吸急促出汗很多的大强度的持久的运动)、体育活动时持续的时间(10 min以下;11至20 min;21至30 min;31至59 min;60 min以上)、一个月内的锻炼频率(一个月1次以下;一个月2至3次;每周1至2次;每周3至5次;大约每天1次)来评定体育锻炼量[7].前两个方面分别按1-5计分,第三个方面按照0-4计分,结果为三个方面相乘即可得锻炼量大小.
1.2.1.2 自尊量表(SES)
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道题目构成,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题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法,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记1-4分,总分值为10-40分,量表总得分越高表明其自尊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8].经检验,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3.
1.2.1.3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来测定社交焦虑,由国外学者 Watson 等人于 1969年研究编制,共有28道题目构成,因原量表采用“是-否”的计分方式,导致分布较为偏倚,故采用5级分制计分,总分为0-140分,总得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反之则越低[9].经检验,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0.
1.2.2 数理统计法
将所调查收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通过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自尊、社交焦虑、锻炼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由表 1 可知,锻炼行为与自尊呈正相关(r=0.533,p<0.01),说明随着锻炼行为的增加,自尊水平也会增高;锻炼行为与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412,p<0.01),说明随着锻炼行为的增加,社交焦虑的分数会降低;自尊与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370,p<0.001),说明自尊越高,社交焦虑越低.
表1 三者的相关性统计
2.2 男女性别、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分别在自尊、社交焦虑、锻炼行为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明显高于女大学生(T=3.88,p<0.01);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焦虑总分高于男生(T=1.127,p<0.01);自尊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由表3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尊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F=1.011,p<0.05);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F=9.34,p<0.001);在专业差异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体育与非体育专业没有明显差异.
表2 性别间的差异统计
表3 专业间的差异统计
2.3 锻炼行为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通过上面的结果,锻炼行为、自尊、社交焦虑的相关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这也表明满足中介效应的条件.根据温忠麟等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0],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锻炼行为对自尊与社交焦虑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4,第一步,回归系数为-0.36,第二步,原始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4,第三步,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行为对社交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04,p<0.01),同时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8,p<0.01),采用sobel检验发现,Z=2.718,p<0.01,这意味着锻炼行为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表4 锻炼行为的中介效应
3 讨 论
3.1 自尊、社交焦虑、锻炼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锻炼行为与自尊存在正相关,与社交焦虑存在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学生锻炼行为的增加,与人群交往更加密切,同时导致了学生更加愿意参加社会交往,随着交往增多,对自己接纳程度的增加,自尊也会随之而提升,体育锻炼也会进一步缓解心理问题,从而降低了社交焦虑.
3.2 男女性别、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分别在自尊、社交焦虑、锻炼行为上的差异分析
自尊方面不存在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但是锻炼行为与社交焦虑存在着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社交焦虑方面女大学生的分数是高于男大学生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女生性格方面比较偏向于敏感、胆小怯懦,人际交往中也比较在意外界给予的评价,再加上学业、就业压力等社会压力的增大,更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是比较强的,面对挫折和拒绝时他们更多地愿意勇敢面对,所以男生社会焦虑比女生低.在锻炼行为方面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可能由男女生在生理上的不同所决定的,处于青春期的男生更喜欢、也更愿意、更倾向于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尤其是激烈运动,而女生则更偏向于安静的环境和状态,她们普遍愿意选择瑜伽、体育舞蹈等方面的运动项目.
在锻炼行为和自尊两个方面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存在着差异,在社交焦虑方面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选择的活动更加丰富、持续的时间也更长,频率也更多,由于专业原因他们所学的课程大部分都是与体育活动有直接相关的,而非体育专业学生只有公体课和大学课外活动才会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只有部分学生才会在体育课之外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而在自尊方面,可能因为专业缘故,体育专业学生性格更为外向、开朗,同时也更喜欢与人接触,所以自尊会略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3.3 锻炼行为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发现,锻炼行为和自尊都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且自尊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是可以通过锻炼行为这一中介实现的.这表明,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可能因为锻炼较少,参加集体活动较少,社会参与度过低,导致他们性格过于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从而产生了社交焦虑,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产生回避和苦恼的情绪反应.那么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交往和沟通的平台,我们可以以此为平台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提高体育锻炼行为,提高自尊水平,进而缓解我们个体自身的社交焦虑.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良好的减压方式,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换言之当我们在社会交往中遇到了困惑,那么经常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在面对这些时不容易做出回避行为的选择,而是更偏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面对.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自尊、社交焦虑、锻炼行为三者间有着相关关系;男女生性别在锻炼行为和社交焦虑上均存在差异,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在自尊和锻炼行为上存在着差异性;自尊可以影响着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锻炼行为影响着社交焦虑.
4.2 研究建议
(1)重视大学体育俱乐部或是公共体育课的作用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21世纪也是全民健身的时代,特别是作为大学校园——高素质人才的集结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更应该多开设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大学体育课程,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锻炼作为“减压剂”的一种,除了带给我们身体上的强壮,还使我们的精神更加丰盈,心情更加愉悦,它能有效地调节我们的情绪,振奋我们的精神,有助于我们宣泄不良情绪.这个时候,大学体育课开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学校需要构建起一个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水平层次,形式和内容迥异的课程体系[10],将公体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融合起来,考虑性别差异等多种因素,来满足学生对运动学习、练习、竞赛参与的多元化需求,使更多的学生由我“被”参加到我“要”参加,由被动到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更带活了校园文化,真正做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从宏观上来说,社会应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各项体育锻炼的政策,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营造出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同时学校和社会共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的合作
鉴于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考虑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做好素质拓展等活动,使得学生之间可以得到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和运动中接纳和信任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更高的一个社会支持度.两个课程的结合可以让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和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对焦虑、抑郁等情绪和认知等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