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要点*
2022-12-07唐婷
唐 婷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总用地面积为13.76 hm2,建筑面积为25.46万m2,其中配套公建面积为1.12万m2,可容纳户数2 664户。小区内居民建筑层高包含11层与18层两种,属于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了增强民用建筑的保温性能,在工程施工中对建筑外墙应用了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的方式进行处理,该系统包含25 mm 厚硬泡聚氨酯、20 mm 厚玻化微珠砂浆以及5 mm 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其中硬泡聚氨酯喷涂技术具有不吸水、不透水、保温效果良好等优势,在外墙保温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本工程中喷涂25 mm 厚硬泡聚氨酯,既能有效保障外墙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又能增强保温层稳定性以及防火性能,还具有优良的抗湿热性能、耐撞击性能、抗裂性能等,能够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和质量提供支持。
2 施工工艺流程方案
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工艺流程方案进行合理编制。总体来看,建筑外墙喷涂硬泡聚氨酯施工工艺流程如下:①墙体处理。在喷涂保温材料前,应当对基层墙体进行处理,确保墙体表面足够平整、干净,以免墙面凹凸不平或存在杂质、含有水分等而影响实际施工质量。②预制件安装。在处理好墙面之后,还需要对预制件进行安装。在弹控制线、吊垂直的基础上安装好预制件,能够有效将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保温系统进行连接和固定,从而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③喷涂施工。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外墙保温系统中的应用是以喷涂方式实现的,在施工时需要根据相应的施工要求和规范喷涂相应厚度的保温材料。④修整保温材料厚度。为了保障外墙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以及后续施工良好进行,在喷涂好聚氨酯保温材料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修整处理。确保保温层厚度完全符合规范与标准,以免保温层过厚或过薄而影响保温效果或者后续施工质量。⑤设置隔离带。外墙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通过设置A 线岩棉防火隔离带能够进一步强化防火性能,有效降低火灾危害对建筑的影响和破坏。⑥设置找平层。在设置好防火隔离带后,需要抹好玻化微珠砂浆找平层,为后续网格布施工奠定基础。⑦刮抹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通过网格布增强对保温层的稳固作用,避免保温层开裂。⑧再次刮抹抗裂砂浆并涂好饰面涂料。再次在墙面上刮抹抗裂砂浆,进一步避免保温层开裂,最后再在抗裂砂浆层上涂上饰面涂料完成装饰,完成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⑨工程验收。外墙保温系统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之后质量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3 施工前准备
3.1 材料准备
对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进行准备,是支持工程施工有序、高质量、高效开展的基础。本工程中,需要准备好建筑专用界面处理剂、硬泡聚氨酯材料、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玻化微珠砂浆、抗裂砂浆等。其中建筑专用界面处理剂需要符合建筑用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DBJ/T01-40-98的要求,尤其是压减胶结强度必须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界面处理剂的压减胶结强度不能低于0.70 MPa,而且其耐水强度不能低于0.50 MPa,耐冻融强度不能低于0.50 MPa。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提前采购好规格与性能完全达标的界面处理剂,确保其6个月的贮藏期覆盖了工程施工周期,而且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储运温度为5~30℃。硬泡聚氨酯材料的选择则需要确保其多个性能指标达标。本工程中,硬泡聚氨酯材料的密度不得小于35 kg/m3,导热系数不得超过0.024 W/(m·K),屈服点时或形变10%时的压缩应力不得小于150 k Pa,70℃、48 h条件下的尺度稳定性不得超过1.5%,拉伸粘接强度不得小于0.10 MPa,吸水率不得超过3%,氧指数不得低于26%。只有各方面性能均符合要求的硬泡聚氨酯材料才能被应用于本工程施工之中。至于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选择则分为标准网布与加强网布两种,二者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不得小于160 g/m2和280 g/m2,耐碱断裂强力分别不得小于750 N/50 mm 和1 500 N/50 mm,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断裂应变均不能超过5.0%。在储运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时应进行立码处理,最好不要平堆放置,而且要避免滑落、折损、破坏等导致材料大量损坏。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确保通风干燥条件下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贮存时间不超过12个月。抗裂砂浆的选用需要确保其正常状态下的粘结拉伸强度不低于0.8 MPa,浸水后的粘接拉伸强度不低于0.6 MPa,抗折/抗压强度不低于3 MPa,可操作时间为0.5 h左右。
3.2 现场检查
正式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简单处理,能够为高质量、高效率施工做好准备。在建筑各大角处安装好控制钢垂线,并使用经纬仪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全垂直。之后对基层墙面进行检查,确保墙面干净平整,平整度误差在3 mm 范围内。如果发现墙面有缺损应当及时使用砂浆进行修补,发现墙面有浮灰、油渍等应当及时清理干净。布置好现场脚手架,并确保建筑的阳台栏杆、落水管托架、外挂消防提、突出外墙面的预埋管等均已安装完好,预留好外墙保温层厚度的空余。检查建筑主体结构是否存在变形缝,如果有的话需要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结合天气预报尽量确保施工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风速不超过5 m/s,而且雨雪天气不得进行喷涂施工。对聚氨酯发泡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达标且正常运行,同时配备好相应的电源系统。本工程中使用MX-II型号的聚氨酯发泡散布系统进行聚氨酯材料发泡,能够实现高压喷涂发泡并从喷枪口位置均匀地喷射出细雾状液滴。
4 施工质量控制
4.1 基层墙体处理
对基层墙体进行验收后,便可开始对其进行处理。先将墙面上的浮灰、油渍等清理干净,并将空鼓、风化物等进行剔除,确保墙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 mm。使用靠尺对墙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墙面平整度误差超过标准,应当使用1∶3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找平或者剔凿处理,直到用靠尺检查符合规范为止。确定基层墙面在平整度、干净度方面符合规范后,便可在墙面上涂刷高聚物专用界面剂,通过该界面剂对空气的相对湿度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出现相对湿度过大而影响保温材料和基层的粘结作用力的情况。
4.2 弹控制线、吊垂直
于墙面的底部和顶部位置测量好后打入膨胀螺栓,并使用经纬仪进行打点挂线操作,将线勒紧后再于墙体大阴阳角位置安装钢垂线。根据保温层设置规范,合理控制钢垂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确保保温层厚度与之相等即可。在挂好钢垂线后,需要先使用钢尺对墙面平整度进行再次检查,之后再使用托线板对墙面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二者都完全符合施工标准。
4.3 预制件施工
在对墙面进行聚氨酯材料喷涂施工时,门窗洞口、女儿墙边沿、装饰线角、阴阳角等位置施工难度较大,可通过粘贴聚氨酯预制件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避免这些位置保温层喷涂难以有效控制的情况发生。本工程中,墙面宽度小于9 m 的墙面硬泡聚氨酯喷涂便使用的是聚氨酯预制件粘贴方式进行处理,即根据墙面规格尺寸制作好相应的预制件并进行粘贴即可,确保预制件厚度与保温层喷涂厚度一致。在对预制件进行拼接处理时,应当将其拼接缝宽控制在2 mm 范围内。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件拼接缝宽度超过2 mm,应当使用相同厚度的聚氨酯片进行堵塞处理。应用点框站接法粘贴聚氨酯预制件,即使用抹子将配制好的粘接剂胶浆涂抹在预制件周边,涂抹宽度与厚度分别控制在50 mm 左右和3~5 mm 范围内,并于预制件中间位置均匀布置6个粘结点,将预制件完全紧贴地粘贴在墙面上即可。粘贴好的预制件应当和墙面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不能出现脱落、边缘翘起等情况,而且粘贴完24 h后需使用电锤在预制件表面钉入2个塑料锚栓,确保锚栓锚固深度超过25 mm 且钉头完全嵌入预制件的板面。
4.4 保温层喷涂
完成聚氨酯预制件的粘贴工作后,便可进行保温层喷涂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将喷枪拿在距离墙面约0.6 m 的位置,然后卡其聚氨酯喷涂机,匀速移动喷枪并进行喷涂处理。在喷涂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下风口向上风口的方向移动喷枪,而且施工人员自身需要面向下风口倒退进行,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喷涂的均匀性。在喷涂厚度大约达到10 mm 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墙面插定厚度标杆,具体操作方法为将间距设置为300 mm并按照梅花状进行标杆插定,确保每平米墙面内的标杆数量为9~10支。之后继续施工,在喷涂厚度基本上与标杆齐平时便可停止喷涂。需注意的是,喷涂过程中应当将每次喷涂厚度控制为10~15 mm,同一施工作业面必须在当日连续喷涂施工完毕。每喷涂完一层,应当待聚氨酯材料表面逐渐固化且不粘手之后方可继续喷涂下一层。这样既能有效控制喷涂层厚度,防止材料收缩而影响最终的厚度控制,又能增加结皮层并强化保温层的防水性能。施工人员需要一边喷涂一边检查聚氨酯发泡质量,如果发现存在异常需立即停机,并在解决问题后方可重新进行喷涂施工。停止喷涂应当先关掉物料泵,并在喷枪中的聚氨酯材料喷干净后方可停压缩空气。而且在完成喷涂作业后,应当将喷枪零件拆卸下来浸泡于丙酮溶剂之中,将其清洗干净,以免影响下次喷涂作业。物料泵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通常清洗周期为3~5 d。在完成聚氨酯喷涂作业的24 h后,需要对聚氨酯保温层进行修整,确保其厚度、平整度等符合要求,并在72 h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4.5 设置防火隔离带
本工程使用A 级岩棉作为防火材料,按照每层设置一道的方式进行设置。再运用满粘法将岩棉与保温层粘贴好,使用胶粘剂涂抹面积应当超过岩棉面积的80%,确保二者粘贴稳固,不存在翘起、脱落等情况。
4.6 刮抹玻化微珠找平层
配制好玻化微珠保温抹灰砂浆,并将其均匀、密实地压抹于墙面上。实际施工时需要采取两次压抹的方式进行处理,每次压抹厚度控制为10 mm 左右,并将总厚度控制为20 mm。在压抹好第一层后,需要等待其硬化之后再压抹下一层,而且第二层压抹过程中需要确保抹灰厚度与灰饼、冲筋厚度相对应,最后再进行找平压实处理。
4.7 刮抹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涂抹抹面胶浆保护层并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可形成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从而有效增强保温系统的抗裂性。提前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裁剪好,并采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将其压入到抹面胶浆保护层之中。实际施工时应确保各网格布间搭接宽度超过100 mm,而阴阳角位置的网格布间搭接宽度则要超过150 mm。确保网格布被压入抗裂砂浆中且隐约可见网格,而且网格布需要铺贴好,不能出现皱褶、空鼓、翘边等情况。压入网格布后如发现砂浆层不够饱满,需要及时进行第二次涂抹并找平压实。
4.8 饰面刮涂
在完成抗裂砂浆与网格布施工之后,待砂浆硬化后便可进行饰面刮涂。根据外墙保温系统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腻子、封闭底漆、面层装饰涂料,最好不要选用颜色较深的面漆,并且在饰面刮涂时不宜采用平涂工艺,而是要优先选用凹凸花纹的浮雕工艺,从而有效避免涂膜开裂。
综上可知,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有着广泛应用,其对于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强化建筑绿色环保性而言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时,一定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包括地方气候条件、建筑规格、施工成本、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保温技术并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监管,进而保障施工质量与效率,有效建设高质量的外墙保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