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及检测技术分析

2022-12-07赵彦琴

现代食品 2022年16期
关键词:限量液相农药

◎ 赵彦琴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工业和信息化服务中心,山西 晋中 032600)

在我国,蔬菜属于第二大类农作物,地位仅次于粮食。蔬菜产业也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出口量呈稳定的增长态势。然而,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也成为制约蔬菜产业良性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现实来看,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仍以传统分析手段为主,存在提取效率低下、检测灵敏性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的国际限量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要求,这一点在出口检验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为进一步提高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水平,本文就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论述。

1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农药残留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国际上对农药残留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制定专门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3—2021)中对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出了强制性规定。这一版国家标准中详细列出了564种 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的10092项残留限量标准,涉及谷物、蔬菜、干制蔬菜、油料与油脂以及水果等。其中,关于蔬菜类食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 3226个,干制蔬菜有55个。相较于GB 2763—2019, GB 2763—2021中关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增设了2985个,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主要农产品的限量标准数量明显增多,蔬菜增加了960项,水果增加了615项,在新增限量总数中的占比分别为32.2%与20.6%。新版标准中也增加了7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包括GB 23200.117—2019、 GB 23200.116—2019、SN/T 1971—2007、NY/T 1721—2009、 SN/T 4066—2014、SN/T 4591—2016和SN/T 4655—2016等。另外,同步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21—2021)等4项新颁布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可将其用于有关农药残留限量的配套检测技术[1]。

2 蔬菜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为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检测技术两大类。其中,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样品的提取、净化、浓缩等内容,程序烦琐,耗时长,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

2.1 样品前处理技术

2.1.1 固相萃取技术

这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重复及方便前处理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固体吸附剂把目标化合物从待检样品中吸附出来,从而提升待检样品的纯净度,避免杂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之后利用洗脱液进行洗脱处理,一般需针对蔬菜样品类型、待测农药性质来选取相应的淋洗剂以及微型柱,方能更好地将目标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净化[2]。

2.1.2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可以满足萃取、取样、富集等不同要求。在检测操作时需将固定液抹在微量检测器的针头上,再将其放入液体样本中,之后将其放置到样品中,并加热液体。这样就能完成对液体样本的萃取与浓缩,并将其中的有机质脱去,之后借助分析器就能获得检验数据。由于这项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尚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应用还不多,但是该技术拥有不少优势,可作为未来检测技术研发的一大方向。

2.1.3 超临界萃取法

此检测技术是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为淋洗剂,在常压条件下流出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挥发,利用溶剂将待测样品溶解后进行分析。此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检测快的特点,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少,有利于环保。

2.1.4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

这属于一种全新的固相萃取方法,通过把样品与适量反相填料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后制作成半固态装柱,进行淋洗。此法可以直接处理样品使其快速分离,因此可用于残留组分的快速分离以及自动化分析工作中。该技术属于一种简单的高效提取净化方法,可以将传统样品前处理中的相关流程加以浓缩,包括样品均化、裂解组织细胞、提取、净化等流程[3]。它主要用于各类分子结构以及极性农药残留的净化提取,现已广泛用于各种蔬果农药残留的检测之中。

2.2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2.2.1 气相色谱技术

这项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应用频率较高,其检测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的相关特性,从待测样品中提取相关物质,并通过提炼、浓缩处理后输入气相色谱柱内。然后经过加热处理后就可利用特定设备进行观测,获得相应的气相色谱图。随着技术的发展,此技术中的填充柱已被毛细管柱所代替。气相色谱仪适合分析热稳定性良好,沸点≤500 ℃的有机物,常见的包括有机磷、有机氯、多环芳烃、钛酸酯等农药,具有检测快速、灵敏性好的优势。对于沸点过高、稳定性不好的农药则不适合采用此种检测方法,若要采用这种方法需先完成衍生化处理,再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对蔬菜样品提前做衍生化处理是为增强其稳定性,并使残留农药的沸点下降,从而降低检测难度[4]。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相色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2.2 液相色谱技术

这项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流动相,并对不同极性的溶液进行合理处理,然后将其导入固定相色谱柱内,达到差异化检测的目的[5]。尽管操作比较烦琐复杂,但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用于农药残留易分解物质的检测,其检测速度与效果都能达到相关要求。液相色谱技术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沸点高或稳定性差的农药残留物质,且效果显著。若需检测稳定性差、不易挥发、高极性热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类的农药残留物质,不宜选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此时可选择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因为此技术不受待测样品沸点的制约,针对热稳定性差的待测样品还能进行有效的分离与分析。但液相色谱法在检测农药残留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弱点,即定性能力差。因此,通常将其与质谱技术联合应用,是当前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检测技术。

2.2.3 速测仪法

这是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便宜、速度快等优点。一套完整的检验流程通常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这能弥补一些传统仪器的不足,对市场上的蔬菜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若未合理保存相关酶试剂,则极易导致酶失去活性,进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统计显示,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准确率在60%~70%[6]。②此法只适合检测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而对部分剧毒性农药则无法检测出来。

3 蔬菜农药检测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重视抽样环节的质控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质量,必须控制好抽样环节的质量。工作人员应根据待测对象特点以及选用的检测技术,准备好相关标准物质,并做好抽样工作。采样需具有代表性,在检测大棚内栽植的蔬菜时,可将大棚视为一个检测单位,通过对角选择法或五角选择法抽样,选取的抽样点以及抽取面积必须符合相关数量标准要求[7]。确定好抽样区域后,工作人员应选用规格与材质相同的采集设备轻轻摘取蔬菜样品,防止蔬菜破损而影响到后续的检测结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操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3.2 加强标准物质量的管控

采集样品后需尽快将其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干扰。因此,必须选用性质稳定、洁净、牢固的聚乙烯塑料袋,将样品放入袋中运送,以免样品受污染或破损,从而确保样品真实可靠。进入实验室后需对蔬菜样品做预处理,将烂叶、枯叶摘掉,清除块茎等处所带的泥土,禁止直接用清水冲洗或浸泡,避免稀释农药残留,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将样品去核、去籽,然后放入搅拌机中匀浆处理,再浓缩分离存放在-18 ℃的环境内。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台面洁净,以免样品受到污染[8]。完成制样后,将全部样本做好标记,不可随意混放,需把样品放入密闭洁净的容器内保存。另外,工作人员需提前10 d采购标准物质,特别要注意标准物质的质量与有效物质含量。在准备相关标准物质时,工作人员需根据相关规定选取农药标准物质,然后对其进行编号与登记,再将其放置到3 ℃的干燥器中。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规范与标准来处理这些农药标准物质,防止操作不当导致这些物质渗漏或挥发,这会污染实验室,而且也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3.3 检测流程必须规范化

在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参照相关规范与流程开展操作。先将样品溶液进行解冻,将其混匀后称取适量高速匀浆,然后将其过滤。将混匀滤液进行静置分层处理,再净化底部有用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操作中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样品完全解冻,将其充分摇匀后再进行后续操作。在净化操作时应将烧杯中的气体排尽。在蒸发溶液时注意不要完全蒸干,在快要干燥之前停止蒸发,防止农药残留成分受到破坏。

3.4 重视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结果与报告的评价分析

有时因为一些隐性或显性因素的干扰,导致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为此,需通过效果评价分析来排除潜在的影响因素。要根据规定的格式制作检测报告,把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记录好,并存档。另外,通过设定科学的评价项目与评价内容来评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记录与计算过程加以规范,挑选极具代表性的评价分析数据参数,以全面有效体现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阶段性成果,从而保证检测质量的高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求也更高,急需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这有效推动了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朝着高效、快速、自动化分析、多残留检测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需进一步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使其更加细化,更有针对性,能够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提供更加翔实的参考依据,助推我国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限量液相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