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研究
2022-12-07万姗姗艾美伶
万姗姗,艾美伶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上海 20024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1]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对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将抗疫过程中展现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自信教育的不竭源泉,瞄准教育时机,顺应教育需求,通过新理念、新形式、新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意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认同,既有利于在后疫情时代做好常态化抗疫工作,又能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稳定和边疆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之举。
一、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后疫情时代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入脑入心的制度自信教育,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让少数民族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和谐稳定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诉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个性特点,在后疫情时代开展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制度自信教育,既能满足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小我成长”中的个体诉求,又能有效唤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家国观”。从成长背景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成长在边疆民族地区,其成长环境和民族文化极大影响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普遍民族意识较深,更容易认同本民族文化;从代际特征来看,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00后”居多,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强,但也表现出内心孤独、渴望关爱与重视的性格特点;从社会环境来看,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较为复杂、多元,互联网的发展更为各类文化思潮的交汇碰撞提供了可能。在自我意识形成、价值观确立的关键阶段,他们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思想迷茫、信念动摇,甚或被西方敌对势力蛊惑利用。因此,亟需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认知中增进“小我融入大我”的自我意识和家国情怀,进而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实现人生价值与促进国家发展相统一。
(二)满足常态化抗疫总动员的社会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3]虽然目前疫情还处于散发阶段,但伟大抗疫精神为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提供了契机。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显著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注入了新内涵;抗疫精神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纲要的时代创新点。以抗疫实践为契机,充分汲取党和国家在抗疫实践中积累的理论实践经验,激发抗疫精神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贡献青春力量,积极参与“国之大事”,能够不断巩固和维护抗疫实践的系列成果,满足后疫情时代常态抗疫总动员的社会要求,更为有效地保障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三)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需求
中华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4]后疫情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尤为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事业建设发展、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后备力量,在后疫情时代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能够引导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意义,增强“三个离不开”“四个意识”“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笃行“九个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民族事业发展的强大行动力。
二、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现实审思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势在必行。本研究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①和深度访谈。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情况、学校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情况,调研发现,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在队伍建设、育人模式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需求,充分掌握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才能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形成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合力。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认知有待夯实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少数民族学生包含40多个民族、来自20多个省(自治区),以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学生居多。调查显示,每日关注主流新闻网站/学习教育平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占3.98%,经常性关注上述网站平台的仅有三成,“很少关注”及“从不关注”的同学占两成。近三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由于自身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对思政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实践类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受到基础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限制,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基础薄弱、语言壁垒较厚、学习主动意识欠佳,同时还存在自尊与自卑并存、开放意识与自我封闭并存、竞争意识与消极意识并存的心理特点,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不够深入。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来看,就读内地高校前,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其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受宗教文化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进入高校场域后,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与众不同,容易产生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自尊心,对民族以外的新鲜事物和课程活动呈现出排拒心理。尤其是疫情暴发初期,西方势力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政治操控乘虚而入,更容易被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和思潮左右,制度信念发生摇摆。
(二)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育人队伍有待强化
高校系统内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育人队伍建设仍需强化。从队伍构成来看,少数民族思政工作专员配置尚显不足。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2632人,占全校总人数的10%,其中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学校配备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仅3人,均为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5人。除少数民族预科生外,少数民族学生基本分散在各专业院系统一管理,人力资源不足导致了少数民族思政工作难以深入。调研中,32.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与辅导员基本没有交流,每周与辅导员进行交流的仅占3.4%,主动、定期与辅导员谈心谈话的仅占一成左右。从专业素养来看,超过半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与辅导员的交流只是“就事论事”,较少上升到思想引领和理论教育的层面。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握不足,缺乏对制度自信的提升意识、培育意识和研究意识,难以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深入认知、分析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育人情怀来看,部分教师对制度自信的信念不坚、认同不深、体验不实,较难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设计体系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引领和教育,导致制度自信教育大多止于书本、流于形式,制约了制度自信教育的引导效力和教育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难以从根本上认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优势。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模式有待优化
新形势与新挑战下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从第一课堂来看,制度自信教育目前主要是纳入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课程,在聚焦制度自信教育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有待优化。24.29%的被访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教学内容陈旧、创新性不足;15.4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覆盖课程门类单一,存在抽象化、口号化、概念化的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33.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希望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增强趣味性和创新性。从第二课堂来看,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党团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的载体有限、涵育效果一般,重知识讲授、轻实践体验的现象比较普遍。调研中,少数民族学生建议开展侧重体验式、参与式、浸润式的实践活动(21.33%),建议利用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开展教育活动(20.82%),充分挖掘校史、优秀民俗风采等身边的教育文化资源(16.99%),不断拓宽制度自信教育的实践平台,激发和促进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行动。从第三课堂来看,由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进场,虚拟交往进一步抑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动力。调查显示,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含网络论坛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和了解时事政治最普遍的方式(35.4%)。但制度自信教育在网络阵地扎根未深,较之学习强国、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关注度偏低。
三、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创新路径
接受理论强调接受者会选择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已有观念固化的以及和自己价值观相近的内容内化理解,因此要注重从受教育者的个体需求出发,激发认知、情感、实践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后疫情时代,应搭建“共信”“共情”“共融”的螺旋上升体系,充分汲取抗疫精神的思想伟力与抗疫实践的源泉动力,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之中,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葆有更加强大的信心、信念和信仰。
(一)增进“共信”,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认知教育
全面系统的制度认知是深化制度自信的基本前提。做好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工作,应当从“共信”入手,明确认知前提、凝聚价值共识,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系统的制度概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而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认知根基,坚定制度信念感。
一是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其一,精准对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驱动力,满足受教育者的最迫切需要是推动其接受教育的主要动力。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建立信息库、发展档案等方式,充分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意志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民族特性,使制度自信教育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结合抗疫实践,用抗疫案例说话、用抗疫事实佐证,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抗疫实践中的显著优势,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机理与内在逻辑,在科学化教育、人性化体验与规范化管理中不断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系统认知;其二,精细对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题需求。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通过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等手段,以“需”供“育”,找准制度认知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正面引导,侧重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诉求,给予充分的尊重、引导和关爱,将制度自信教育的理论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传播机理,筑牢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需求的制度认知教育。
二是构建专业化的少数民族育人团队。其一,提升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互动直接影响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等会左右教育活动的实施。加大少数民族工作专员的配比,组建由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少数民族辅导员等构成的育人队伍,提升打造少数民族工作室、制度自信教育工作小组等,形成少数民族育人共同体;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少数民族工作者自身必须要深谙民族政策、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在语言文字等维度也能和民族学生交流互通;定期选派少数民族辅导员赴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研修交流,举办线上线下研修工作坊等,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队伍水平,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在专、精、能的教师引导与教育引领中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其二,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朋辈效应。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骨干力量,发挥其引领示范效应。遴选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助理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等,促使其深度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生工作,既有效弥合了少数民族专职队伍的人力短板、又能以朋辈引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同向成长;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科学化管理与保障体系,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等为先锋典型,向少数民族朋辈群体辐射教育影响力;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专项奖学金、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计划等为载体,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立自强、强化成长成才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增进对学校和集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二)促进“共情”,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认同教育
理性深刻的认同教育是深化制度自信教育的关键意旨。情感是受教育者个体认知的产物,更是认知转化成行为的催化剂。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应当从“共情”入手,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注重丰富情感催化及理性认同体验,把握抗疫精神的价值理路与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来龙去脉,自觉认同、尊崇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是加强第一课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其一,将抗疫精神融入制度自信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以疫为机,将抗疫精神作为制度自信教育课堂的关键内容。立足“教”,通过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党和国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抗疫举措、少数民族抗疫英雄及模范事迹的教育引导;立足“学”,将民族团结共击疫情等鲜活事例作为制度自信教育课堂的关键素材,推动将抗疫实践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等进课堂、进头脑;立足“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读懂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实践中所展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力量,激发深刻情感共鸣,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认同。其二,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深度挖掘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制度教育资源,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育,加强制度自信教育在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融通,推动制度自信教育与学科教育、历史教育及校本课程的融合,挖掘其理念张力、内在效力和伟大魅力。持续完善制度自信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启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审视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理性认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制度原因,全面认清“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为制度自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发挥第二课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领。其一,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依托生活园区、校园场域打造育人阵地,从学业、实践、社团等各条线出发共建融通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全育人环境,深入浅出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内核与发展机理。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主题演讲比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践、少数民族学生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式、特色化、精品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校园育人生态的浸润作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埋下制度自信教育的种子,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感染力。其二,以民族文化交流为依托,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亲和力。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为时间契机,举办少数民族特色交流活动、少数民族专题报告会、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等,聚焦民族观教育的着力点,注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成长关节点为教育契机,邀请少数民族优秀校友、抗疫先锋走进高校“新生第一课”“毕业一课”,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将讲抗疫故事、读经典书籍与发扬民族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相结合,不断提升其主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行动力,助推后疫情时代制度自信教育的常态化、体系化。
(三)推进“共融”,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践行教育
积极主动的自觉行动是深化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教育必然要经过由理论接受到行为实践的转化过程。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应当以实现“共融”为目标,注重增强制度执行力,通过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紧跟时代脉搏、深扎中国大地,感受、参与“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实现制度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各民族多元一体的交融格局。
一是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模式。其一,推进民族教育的一体化建设。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生源类别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差异及学段特点,应当设计系统化、有序化、层次化的少数民族思政教育体系。结合各学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特点,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坚持分层分类,推动民族教育一体化。将制度自信教育作为“跨学段”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促进学段之间制度自信教育的有效衔接、统合互补与螺旋上升。使各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梯度搭配的教育引导下有所知、有所行,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制度自信教育有序贯穿于大中小教育全过程。其二,筑牢网络育人的场域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制度自信教育的“两微一端”平台建设、“学习强国”平台专栏建设、“民族之声”专栏专窗建设等,融合视频音频、图片图表、动漫科技、电子报刊等创新形式,不断传播中国制度故事、制度理论和制度实践。结合社会热点发掘教育资源、对接青少年思想状况、破解青少年思想困惑,实现制度自信教育从理论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转变,深入推进制度自信教育在课内知识传授、课外实践体验、网络阵地熏育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践行与尊崇。
二是讲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抗疫“大思政课”。其一,在社会生活中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抗疫斗争充分说明了在举国体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不仅应在课堂上讲,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一定要与现实结合起来。”[5]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更应该走出思政课堂、跳出学校场域,将抗疫精神融入社会大课堂,用抗疫实践讲好时代故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后疫情时代,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行动,用实际行动深入社会体察国情社情民情;通过社会考察、实地走访等在体验与参与中感悟“小我”与“大我”的有机关联、在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寻找平衡原点,达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共融。其二,在学思践悟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后疫情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不仅能够凸显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更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路径。制度自信教育要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搭建一体化共育格局,应以疫为机,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精准扶贫的时代需要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与社会教育共融,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了解本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将理念认知、情感认同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培植后疫情时代制度自信的精神动力与行动自觉。上好后疫情时代制度自信教育关键一课的同时,将制度自信教育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准线,“以疫为鉴,励志勤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不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
[注 释]
①课题组于2020年末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题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4.25%。调研样本基本特征见表1,可有效代表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