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重价值研究
2022-12-07扈帅帅帅梅花黄群杰
扈帅帅 帅梅花 黄群杰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329。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挖掘好、结合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时代课题。从历史的维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非凡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感悟真理力量;从现实的维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思政课上引导学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从实践的维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嫁接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践行时代使命,奋力开拓伟大事业。
一、历史价值: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五千年文化瑰宝的精髓教育青年,点燃他们内心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尊崇和信仰,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历史深处的灯照亮未来的路,增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其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形成了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代表的基本思想理念和精神境界,这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整体风貌,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因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五千年的“基石”,也是化解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挑战、破解发展进程中难题的“钥匙”。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根深叶茂的基因密码,是承载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实践表达,也必然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澎湃动力。要从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中总结成功经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持续吸收、融合、更新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折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2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一个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的民族,那必然也会在到哪里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丢掉安身立命的根本,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世代代铭记、传承、弘扬的精神谱系。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充沛的群体之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彰显的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等元素诠释好,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让当代大学生领略到中华文化展现出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的“根”与“魂”,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神圣使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华夏文明的韧性
中华文明历经5 000 多年的演变依然生机勃勃,是世界五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这也得到世界考古和历史学界的认同。黑格尔曾说:“假如我们从上述各国的国运来比较它们,那末,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一个帝国。”[2]这足以证明中华文化的强大韧性,这种韧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基因的历史传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得到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从夸父逐日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后羿射日,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这种百折不回、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不断鼓舞着一代代炎黄子孙。韧性一般与艰难困苦紧紧相连,中华民族的韧性是千百年来一次次苦难的赋予和馈赠,既研磨出从“人命关天”的仁爱传统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又塑造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江中行舟、不进则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意识,也创造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经历过最鼎盛的繁华,也承受过最深痛的苦难,历经苦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衰,在经历一次次短暂的低谷后都能触底反弹,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究其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植入了百折不挠、愈挫弥坚的优秀品格,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困难、化危为机、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密码”。
当代大学生多是2 000 年前后出生的一代,和平安宁的社会条件、较为优渥的家庭生活,造就了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达、自我意识强的群体形象,但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现象,不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当代大学生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软肩膀担不起硬担子,要把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坚强勇毅品格传承到当代青年身上,让他们从中华民族波澜起伏、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中,从司马迁、勾践等历代先贤知难而进、忍辱负重的事迹中,磨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韧品格,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历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胸襟,增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营养剂”,是维护民族独立、团结统一凝聚力的“粘合剂”,也是维持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友好往来、交流互鉴的“润滑剂”。
早在2 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形成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盛况,诞生了以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古圣先贤,创立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义为上,先义后利;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崇“仁爱”,注重以和为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宝贵精神品质,依然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之源。
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历史和现实再一次昭示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够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和路径,而是要走一条站在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坚实基础上、符合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凝聚的中国精神是激励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华章。
二、现实价值: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要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5]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当中,不仅强调以人为本,更注重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国家责任,在这一点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与追求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新的时代精神三者融合在一起,可以拓展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土壤,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讲述好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以和为贵、公平正义、世界大同等思想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心理、价值认同之上,为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广泛意义上形成普遍社会价值共识建立深厚文化基础[6],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其中基本思想理念是相通的,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进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更加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现实需要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特别是在近代中国崛起进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发展,还要有中国精神等文化“软实力”的振奋和彰显。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主要体现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元素、标识和精髓总结、提炼、展示出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形成和发展的。比如在风雨如磐、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形成了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春潮涌动的改革年代里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里形成了抗疫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高校思政课堂要充分挖掘这些时代精神元素,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新担当新作为把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的迫切需要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还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牵引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我们文化软实力最厚重的部分。可以说,没有文化的涵养、精神的依托、智力的支撑,国家民族的强盛就可能是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可望而不可即。
中华文明发展史表明,国家的崛起不仅伴随着经济的繁荣,还伴随着文化的兴盛,如春秋战国、汉、唐等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辉煌时刻,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是互为表里的。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条件,也必将有力地引领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中华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8],蕴含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塑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根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命脉,成为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力量源泉。
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受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冲突及外来文化、快餐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当代青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在传统文化面前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了数典忘祖、蔑视传统、丑化民族文化的现象,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一方面有利于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另一方面,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以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承好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的责任担当及豪迈情怀。
三、实践价值:做好新时代育人答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认真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独特育人功能,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打造优质思政课教学课堂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滋养和力量,能够弥补思政课堂内容系统性不够、素材单一、说服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短板,使思政课更加丰满厚重,为学生成长筑牢精神底色、勾勒精神气质。
教学内容方面,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鼓励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或者在思政课中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强化本源教育。尤其是要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格修养等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讲深讲透,实现既有历史回顾又有现实关怀、既有高尚性又有亲和性、既有抽象性又有具体性的课堂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中体会到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文化本源和历史传承中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教学方法方面,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讨论、案例分析、人物访谈等互动开放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乡土元素,把散落的、潜在的地方特色文化梳理和挖掘出来,通过历史文脉和历史叙事的梳理,把内在的文化精神、时代价值提炼阐述出来。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讲授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故事,让传统文化更有说服力、亲切感、感召力,激发大学生热爱乡土、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手段方面,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借助电脑、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政课教学,以一种符合大学生精神特质的诠释方式,促进大学生接受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践行之。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学校建设的灵魂。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提升校园的文化底蕴,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让学生沉浸在饱含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中,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效果,逐步把对文化价值理论的认知转换为大学生日常践行的个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9]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环境设计相结合。校园环境承载着校园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可以结合校园整体规划布局,借助设计的优化,使校园环境的整体立意、人文气息得到加强,克服校园建设千篇一律、千园一面,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如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理念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尽量融入亭台楼阁、轩榭廊坊、飞檐流阁、雕龙画栋等传统古典景观建筑,让建筑与山水完美交融,互相辉映,营造出山环水绕、曲径通幽、婉约灵秀、极具诗情画意的空间之美,让学生在古典园林般的校园里涵养气质。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教无类、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等内容充分彰显出来,不断创新校风学风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增强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促进作用。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建设,利用校内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横幅等载体,不失时机、见缝插针地宣传传统文化,营造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浓郁氛围,不断增强校风学风对学生的塑造功能。深入挖掘校史、校训中的校风学风元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知晓并领会校训、校歌、校徽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采取为学校历史人物塑像、以历史人物命名校园建筑等形式致敬先辈、激励后代,培养学生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情怀。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制度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公平、正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充分彰显人文关怀,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使学生从内心认可、接受并自觉将规章制度落实于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校园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以自尊自信的良好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和奉献者。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
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才能、兴趣和特长提供施展的空间,进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塑造学生“学而不厌、追求卓越”的品格、“行胜于言、诚信守信”的品行、“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品味。
创新实践活动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媒体、社团活动等载体,积极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活动。比如,采取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举办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大讲堂”“传统文化周”等活动,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戏曲、国画、书法、武术、中医药、太极拳、茶道、陶瓷制作等研习和体验活动,丰富大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利用新媒体等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线上传统经典文章诵读微视频、网上“非遗”专场展示、“品非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注重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在“活动中育人,在育人中传承”的目标。如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应的节庆活动,如做汤圆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网上追思会、敬老助老等活动,通过这种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行孝礼德、奉献社会,在青少年的成长关键时期培育大胸襟、大格局;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传统节日、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等时机节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拓展实践活动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善于借力发力,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走出去”即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群艺馆、美术馆、中医药文化馆等共建“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依托这些平台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得到反复的学习和锻炼。“请进来”即聘请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开设相关课程。还可以借助各个学校的学科优势,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资源对接,在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传统工艺研发中心”等,探索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用现代科技和工艺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传统工艺现代化。
2021 年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0]的重大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1]35。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绽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挖掘好、结合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赋能,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