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的学习型编辑团队建设思考

2022-12-07

天津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编辑部

高 申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杂志社 天津 300011)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科技期刊作为各领域、各行业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学术成果展示的前沿阵地及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在科技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还肩负着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使命,但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比较弱。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1]。编辑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与期刊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在“一流期刊”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借鉴了当代杰出的管理大师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2],并结合工作实际从团队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打造学习型编辑团队,以期助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1 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彼得·圣吉[2]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系统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指的是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提升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成员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为实现共同理想全力以赴,并通过不断实践学会如何共同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体的成长和组织发展密切关联,个体的进步使组织的特性发生变化,同时组织的发展也为个人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

构建学习型组织要进行5项修炼,具体包括:①实现自我超越,指个体发自内心地渴望不断超越自我,有强烈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②改变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自我超越的前提,只有主动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打破固有的陈旧的思维方式,才能让自己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更合理,才能精进自己的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③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所有人的共同理想,是组织进步的精神力量;④加强团队学习,团队成员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让整个团队快速学习、进步;⑤进行系统思考,用系统、全面、动态的观点分析和看待问题,把其他4项要素融入一个富有逻辑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而保证组织整体的行进方向[2]。

2 编辑团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组织形式存在行政化、模式化的问题

为了完成某个培训任务和达到某个学习目标,以强大的行政手段把人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学习,人们往往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内驱力不足,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导致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效果有限。继续教育为编辑团队学习的主要形式,多项调研结果显示:继续教育等针对编辑的职业培训存在缺乏针对性,形式比较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后的跟进、推动,导致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编辑职业培训的保障不足,编辑部人员紧张,编辑往往忙于工作,投入到职业培训中的精力非常有限,进而导致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等问题[4-5]。

2.2 存在忽视创造能力和内在素养提升的误区

团队学习往往重视理论、书本的学习,聚焦于学到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工作实践中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新的办法去解决,因此,通过团队学习提升整个团队及其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实现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非常关键。团队学习不应该只是适应性的学习,更应该是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未来的能量,开创性地推动事业发展。此外,更要重视内隐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影响编辑长远发展的基础素养提升需求[4],通过加强培训予以积极引导,增强团队成员精神层面的契合,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进而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热情。

3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学习型编辑团队建设

3.1 完善心智,实现自我超越,促进持续成长

与科研工作者相比,科技期刊编辑创造的社会价值往往被低估,待遇、地位、发展机遇等低于前者,导致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感较低,他们认为自己对周遭的环境很少或缺乏影响,把自己的责任限定在自己的职位界限之内,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期刊的发展缺少积极的思考[6]。这种非成长型的心智模式严重阻碍学习主动性的形成,因此,要加强对期刊编辑认知方式的引导,建立成长型的心智模式,激发编辑积极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一方面,编辑部可以让每位编辑都参与期刊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对编辑工作的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及其自身在组织中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编辑部可以帮助编辑进行职业规划,了解编辑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自身状况和职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合理地设立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心智模式改变后才有可能实现自我超越,编辑应改变被动等待、顾影自怜的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行业培训和交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7]。

3.2 建立共同愿景,优化组织管理,促进团队学习

3.2.1 共同愿景的确立过程

共同愿景是团队成员一致拥护、全身心奉献的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图景,需要由全体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共同愿景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通过个人、团队等不同层面的愿景相互融合、互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2]。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团队成员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走出职业舒适区,改变思维模式,实现自我突破,创造性学习也会随之产生,反之进行的可能仅仅是适应性学习。

共同愿景的树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帮助团队成员探究内心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编辑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具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己任,自觉以本职工作服务于社会[8]。当编辑的精神追求与团队愿景相契合时才能够真正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进而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步,在团队成员对个体目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编辑部还必须积极创造多层面的思想交流的机会。因为真正被分享的愿景是需要时间才能浮现出来的,是大家个人愿景交流沟通过程中成长出来的副产品。可以采用单独交流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团队成员的思想状况和诉求,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个人理想和组织愿景相互融合,最终达成共识。第三步,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的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刊工作实际和面临的任务逐渐凝练出“推动学科建设,培养科技人才,传播中国声音”的共同愿景。

3.2.2 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

与传统的多层级金字塔式垂直组织结构不同,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其强调围绕横向的流程来建设组织,于是自我管理团队就成为了组织的基本工作单位[3]。组织的纵向层级链明显缩短,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和反馈的速度,使组织内部的沟通、合作更加顺畅。为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和促进学习型编辑团队良性发展,我刊在如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①构建扁平化管理模式:编辑部管理者应摒弃专制化的管理模式,勇于放权,使编辑参与到期刊发展的决策中,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其主动进行自我管理。编辑部管理者在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应重视期刊管理学研究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并关心编辑人员心理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编辑部管理者通过与编辑沟通及时了解下层的动态,编辑通过领悟管理者决策的深意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编辑部管理者除了领导者的角色外,更是帮助编辑提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和组织发展策略的设计师。学习型编辑团队组织内部各层级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动思考、协调合作,为组织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②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我刊编辑团队正逐步发展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内,成员之间地位平等,不分层级界限。区别于以往知识的单项输入,团队成员往往通过交流互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成员轮流担任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形式包括学习心得分享、工作项目经验交流或是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炼为研讨的主题进行深入的集体学习。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编辑们通过相互学习借鉴提高了认识、拓展了思路、增强了组织归属感和主体意识,取得了个人学习难以获得的成果。在遇到内部学习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寻求外部赋能[9],如可以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相关专家来编辑部进行培训或座谈,共同研究探讨,或是选派优秀的编辑参加培训或会议等进行交流学习。

③实行自我管理:有别于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权力管理,学习型组织强调团队成员进行自我管理[2]。我刊充分赋权给编辑,使其在稿件处理、选题策划等工作环节享有充分的自主权,鼓励编辑在所负责的学科领域进行深耕,做该领域的“专家”,积极关注学科发展趋势、热点和难点,和专家学者交朋友,了解一线科研人员的诉求,进行高水平的选题策划,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发展。自我管理激发了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将工作和学习自发结合在一起,并自主发现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自主制定改进对策、自主设定工作目标,自主组织实施、自主评定总结。在自我管理模式下,我刊编辑迅速成长,近年来荣获了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编辑奖等奖项,申报的项目更是获得了中华预防医学会期刊发展扶持项目的资助。

3.3 开展系统思考,提高整体效益,促进人才培养

系统思考是一种从整体、全局出发的思考方式,其引导人们用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观点分析和看待问题[2]。我刊将学习型团队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编辑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岗位要求建立有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制度,使编辑的个人成长与期刊的发展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1 互助小组培训制度

我刊采用互助小组培训制度对新入职编辑进行培养。小组由1名资深优秀编辑作为组长,由新入职编辑和与其业务工作联系紧密的几名编辑作为组员,培训小组人员相对固定。成立小组之初明确组长和组员对新入职编辑有培训的义务,按照编辑部统一设计的培训大纲、培训流程、培训课程进行规范化的系统培训,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情景教学”。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和检验培训效果,组长和组员共同承担培训任务。虽然小组中成员角色不同,但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给予新入职编辑足够的尊重和成长的空间,鼓励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勇于表达。一方面,新入职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在小组内开展讨论,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制定规范或完善工作流程以避免问题反复发生。与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10]相比,互助小组培训制度下新入职编辑不是从属者和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而是小组中的主人翁,其自身的努力会对小组产生正向的影响。这有利于提高其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对组织价值观产生认可,并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3.3.2 与工作深度融合的培训形式

编辑职业发展期的业务培训则采用与工作深度融合的培训形式,如编辑作为负责人承担重点号的出版,从选题策划、邀请撰稿专家到文章的审理、编辑加工、推广宣传均由核心编辑统筹安排,均由其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实施。在筹划重点号的过程中,编辑主动了解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学习新的知识,积极与该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在锻炼编辑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了沟通技巧、创新能力和领导力,是提升编辑综合能力的有益实践。我刊还建立了分享机制,在完成重点号组织等相关工作后,核心编辑总结经验在编辑团队中分享,有利于编辑团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如我刊编辑常收到学术会议或继续教育培训会的邀请进行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授课。为更好地服务作者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水平,我刊定期组织编辑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梳理总结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并分门别类形成案例库。案例库是编辑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包括丰富的案例素材,其为授课编辑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在历次授课中,我刊编辑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参会人员的广泛好评,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稿件。读者、作者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提升了编辑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深入钻研和更加热情地服务,并构建了读者、作者、编辑部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了优质稿件的产出和编辑专业水平的提高。

4 结 语

综上所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各行业的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形式、持续推进,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本研究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5项要素提出了具有编辑出版工作特色的建立学习型编辑团队的策略,在编辑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并积累了经验。■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编辑部
一起向未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