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探讨
2022-12-07魏友菊
魏友菊
(镇巴县文工团演艺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600)
“战略”实施不仅是会议重要决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同样是所需承担的重要使命。而乡村振兴战略是长远系统工程,要想保证战略实施效果,就必须强调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可以说,乡村文化建设就是“战略”核心所在,在达到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实施政策,为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一、乡村文化建设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要通过多种文化活动针对民众开展文化教育,不仅加快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同样陶冶了当地民众的情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民众文化水平。乡村文化建设以创建农家书院、送春联、戏曲、报刊、电影等表现出来,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民众同样对高质量、高水平文化享受有需求[1]。在“战略”全面落实期间,可使民众政治热情和劳动热情被激发,同时在农村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等方面均给予了必要支持,为艺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农村提供了必要帮助。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被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中,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也必然会成为文化惠民工程,需加大建设力度。
二、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影响
1.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同样需要给予必要关注。在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与文化背景下,人类文明的文化意识也有所改变,但这同样也是某一国家、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切实反映。礼仪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点,其代表性显著,主要包括自然观与价值观,同样也切实反映了伦理观与善恶标准,是民众间处事的规则,一般通过村落空间或是建筑装饰表现出来。乡村文化切实体现了村民的思想及风俗习惯,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也更有利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稳定性,为乡村和谐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2.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乡村文化的主要来源就是生产生活,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明显[2]。地区文化可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景观、民风民俗以及乡土建筑等体现出来,由于各地区乡土建筑不同,所以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也有所差异,在建筑形式及造型工艺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特点,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当地具有特殊性的建筑营造思想,在村落结构布局方面因地制宜。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要对物质生产与生活空间加大建设力度,但同时也需传承非物质性的乡土文化,最终创建民众物质和精神家园。乡村文化可切实体现文化特色,是重要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也能够更好地唤醒民众对于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展现乡土特色的核心,为新时代下乡村形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利于提高民众生产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水平因素,农村地区发展并未同步推进。所以,农村功能的体现不明显,很难与农民生产需求、生活需求适应[3]。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乡村民众的思想意识、传统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乡村建设将城市作为参考,会严重破坏其既有的风貌与景观,使得乡村景观与建筑特色均与现代城市无异。虽然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农村文化特点也随之丧失。农村建设并非城市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应当给予农村历史以及民风民俗等必要的尊重,以更好地提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对于农村住宅与基础设施的问题,同样要坚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有效解决问题,使农民在浓郁乡土文化氛围中更好地进行乡村生产与生活。
三、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分析
1.乡村民众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乡村社会也被称作“熟人社会”,基于长期生产生活使民众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人格、道德品质,以此构建了农村地区独特价值体系,“礼”与“俗”在该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然在,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众生产与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使得礼俗秩序约束性和影响性丧失。这样一来,大部分民众价值观念有所变化,原有价值认同被现代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替代,使乡村传统的伦理道德面临挑战。而民众价值观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文化选择与态度,使民众的乡村文化信心逐渐动摇。
2.“空心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受乡村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民众流动性影响,文化公共活动的空间明显减小或是消失。正是凝聚力的逐渐削弱,致使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受到极大限制,且民众文化意识日益淡薄,最终使乡村公共文化群众基础丧失。在生产生活中,乡村民众创造了生产技艺与手工技艺,不仅是智慧结晶,同样也见证了当地文化方式的改变历程。近年来,基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被破坏[4]。而乡村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空间,承载着乡村文化,但受“空心化”影响,无法更好地展示传统民风民俗与礼仪习惯,很多文化遗传的传承纽带缺失。
3.学校教育缺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
教育最终目的就是塑造和发展人,是将文化作为载体传递、传承文化的特殊过程。乡村教育开展过程中,乡村文化可更好地塑造农村学生的价值观,给予学生文化力量,并通过学生传承乡村文化。在教育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发展。乡村教育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教育中的乡村文化相对不足。特别是文化教育、传播与引导方面,乡村教育弱化趋势明显,教育目标和内容等也以城市教育为标准,很难将乡土特色体现出来。加之乡村文化教化功能的弱化,青年在传承乡村文化方面的信心不断下降。
4.行政化治理模式制约性明显
我国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度始终较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快了乡村文化的发展速度。然而,部分活动仍无法满足民众文化需求,因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向乡村直接输入城市文化资源,并没有全方位地顾及民众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主体地位,使其无法行使决策权、话语权与选择权,难以将个人想法表达出来。长此以往,民众参与的热情受到直接影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部分基层领导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与完成文化治理任务的状态,对于文化的治理也更强调经济效益,很难切实体现文化的内涵、人文价值,乡村文化教化功能显著淡化。所以,民众对于乡村文化价值、内涵形成了错误认知,对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行政化治理模式的背景下,难以彰显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致使其发展动力缺失,民众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也随之降低,容易出现认同危机。
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结合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影响,以乡村文化建设所处困境为依据,在综合考虑文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用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必要帮助。以下将通过多个角度(营造文明乡风氛围、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文化作用、科学转化乡村文化资源)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1.营造文明乡风氛围
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较长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始终崇尚自强不息,且始终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因而在传承创新乡村文化中一定要对农民群众多加引导和鼓励,对陈规陋习大力抵制,坚决反对图享受、讲物质的不良思想,对封建迷信加以抵制,积极营造文明乡风氛围。
以人为本是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的核心所在,应当对讲文明有文化的农民群众进行培育。定期组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像是评选“最美家庭”,评选家庭关系和睦、子女教育科学且工作业绩理想的家庭,为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切实推进此类活动,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才能够培育契合美丽乡村建设需求的文明乡风,实现对乡贤文化的创新。在政府部门科学引导及民众积极参与下,对先进典型代表进行培育,将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改善民众思想觉悟,提升其文明素养与道德水平。
2.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全面构建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使乡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可全面改善农村的精神文明现状。近年来,民众物质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其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多,以期满足其精神需要。为此,乡村也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对于陕西镇巴县来讲,应严格遵循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此外,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致力于乡村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的共享。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与技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其展示优秀文化的媒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积极调动乡村民众积极性,在组织创建农民文化社团的基础上,落实文化主题的实践活动。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文化作用
传播乡村文化应当以乡村教育为主要载体,所以在开展乡村教育过程中,要科学借鉴乡村文化中的精神动力,并将乡村教育体系特色保留。全面突出教育工作的传递功能、选择功能以及文化创造功能,在教育者作用下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向下一代传递文化。所以说,乡村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乡村文化重建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利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首先,乡村教育的开展应当将传承、弘扬乡村文脉作为重点。乡村教育的重要基础就是乡村文化,而乡村文化以乡村生活为来源,因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乡村生活为切入点,以不断丰富教育资源,提升资源的价值水平,实现乡村教育内容和当地环境、乡村精神的融合。
其次,对乡土教材的开发。乡土教材承载一定的文化情怀,利于青少年对乡村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形成全面与理性的认知,以不断增强自身的乡村文化自信。在传授教材文化知识的同时,学校教育也要融入乡村生活知识,传授学生多样化技能,重点培育其与乡村感情,在开设具有地方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乡村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更有利于其情感、价值观等的形成,在乡村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同时认同对乡村文化。
最后,乡村教师的文化情怀很重要。乡村教师是践行乡村教育的主体,所以要对乡村文化形成深入了解,以掌握乡村少年的文化心理与乡村社会文化需求,才能更有利于乡村教育文化自信的形成。通过变革乡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所需人才。
4.科学转化乡村文化资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论述了我国文化建设指导方针与具体发展路径,确定了文化发展方向。为全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就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注入更多动力。所以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对乡村文化遗产予以挖掘、继承、保护、利用,保留乡村文化印记,使农民群众对于乡村归属感、认同感不断提高,为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为此,要促进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重新整合既有文化资源。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对乡村自然资源中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对乡村生产力发展机制进行全面培育,在大力打造乡土题材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助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大力推动生态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乡村文化的创新力。陕西镇巴县致力于“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严格遵循因村制宜原则,采取精准化对策,给予乡村民众引导与扶持,有效拓展了民众收入渠道。为此,乡村文化的创新一定要与乡村特色相结合,使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以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目标,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全面振兴。乡村文化的发展必须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只有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创造性地转化为乡村文化经济,才能够使民众真正富起来,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要求正确认知乡村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以更好地传承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优秀乡村文化的建设是漫长的,只有积极转变人们的观念,对资源予以科学配置,营造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环境,才更有利于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进而使得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民众引以为豪的精神源泉,实现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