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方式研究
——以“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为例

2022-12-07申子瑜

中文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贵州群众服务

申子瑜

(贵州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我省在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途径的过程中,随着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当前,贵州聚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要素和文化建设的发展优势特点,既有普遍性的文化参考,又有个性文化的差异和特色文化的突显,为贵州文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探索出通过政府主导,吸引融合社会资源新路子,在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整体构筑上已经展开全新的面貌。近年来,作为履行汇聚整合全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建设贵州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职责职能的贵州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利用现有数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继续打造运营好惠及全省百姓的公益文化服务平台,即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1]。

一、成立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的背景及初衷

近年来,我国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已成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快速发展,为了更好、更便捷地服务全省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聚合线下文化类场馆的优秀文化资源,2018年5月28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贵州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和运营的“多彩贵州文化云”在贵阳数博会上正式上线发布[2]。“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的正式启动运行,标志着贵州省踏出了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坚实地的一步。

平台旨在通过构建涵盖全省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实现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公共文化演出、展览、培训等音视频信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程度发挥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价值,大幅提高各级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的效能。

多彩贵州文化云大数据平台将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单”转变,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市民通过手机关注“多彩贵州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即可浏览海量的全省文化服务内容和信息,如文化新闻、多彩贵州、文化遗产、艺术鉴赏、热门活动、热门场馆等。市民还可以随时在线预订喜爱的文化活动,群众文艺爱好者们更可以便捷地通过平台预约公共活动室,自主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随时“享用”文化大餐。

二、多彩贵州文化云运营现状

截至2021年12月,多彩贵州文化云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1617家文化场馆及旅游景区,平台注册总用户数达64.67万,2021年新增注册用户共60014人。2021年发布活动资讯3930条;开展网络直播23场,在线观看人次共计3947547人次;文化云平台总PV量567.57万,总UV量45.71万。

多彩贵州文化云微信公众号2021年1至12月共推送666篇文章,推文阅读人数总量134143人,新增关注人数11750,净新增关注人数10320人,截至12月底,累积关注人数24226人。

1.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数字文化五级服务网络

拓展延伸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的向下延伸,完善省、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村(居委会)的五级服务网络。重点建设了我省 88 个县、1500多个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连通,实现各级文化单位接入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特色服务项目鲜明,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新颖,有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2.打造自有特色系列活动及与外平台的联动

多彩贵州文化云深入本地重大文化品牌,挖掘并放大文化品牌的理念及内涵,树立文化品牌概念,同时借助云平台的“互联网+”特性,打破文化品牌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力推广并实行线上办节,将本地重大文化品牌从线下参与延伸至线上体验,将文化品牌的文化理念和内涵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理念的一体化及随时性,对此,平台陆续推出贵州“云上乡村春晚”系列活动;“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2021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展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

与此同时,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联合“喜马拉雅”打造平台旗下“听见贵州”子品牌版块。“听见贵州”着眼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发展,以贵州丰富的民族及传统文化(蓝色贵州)、红色及三线文化(红色贵州)以及山地与生态文化(绿色贵州)为主题内容,以文化为导向,将贵州文化资源信息与群众实现有效连接,通过视听方式助推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多元化发展。同时,与“一码游贵州”“多彩宝”两大本地民生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及专区互联,建立各类文化活动宣传联动。

3.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市场的动态需求,不断创新模式和内容,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平台的服务优化和创新,深入并利用好平台线上优质资源,推送55个云上演出榜单,22个云上展览榜单,并自主策划制作线上以“全民防护·文化相伴”为主题的专辑,专辑包含防护早知晓、作品传力量、云上晓艺术、宅家看展览、云上逛贵州、云上看非遗、云上品多彩、云上看直播等八大板块,实现宅家享文化盛宴、宅家看展览,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数字文化生活。同时,结合我省公共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整合我省文化、旅游、物产、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等资源,深入资源内容挖掘、整理和加工,完善资源内容创作机制,基于我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挖掘我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高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化载体,进行群文创作、加工,打造一批富有深刻人文主题精神的群文作品,激活群众自主创作内容机制,鼓励各级文化单位发挥本地文化特色,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资源内容,宣传推广我省公共文化服务。 给予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人)、文化行业领域标识认证,让用户来参与内容的创作,打造公共文化平台的多元化、多样化。

4.升级优化平台功能,打造标准化产品

随着公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需求,对多彩贵州文化云产品内容丰富性和包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彩贵州文化云计划不断开拓、加速产品和服务升级,改善产品细节,实现平台提升和创新,满足群众的产业升级需求,加强线下服务与线上平台的融合,通过技术与移动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源浏览和活动体验。“一站式”解决用户从信息到参与的需求,全力打造“内容+服务”闭环体系。在优质文旅时代,让文化和旅游碰撞出新的火花,通过产品的改版和完善更好地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文旅需求,让公众在多彩贵州文化云可以获取到更丰富的资源和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旅游生活。

如今,多彩贵州文化云在产品建设类、运营类服务产品上进行了创新、优化和升级,形成了标准化产品:“文化云节”“文化云盒”“文化云店”以及直播、取票机、点单机等智能化终端。面向乡镇(社区)及自然村(居委会)的“文化云盒”,现已整合125个5000分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通过这一举措,能有效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最基层延伸,初步实现从“云端”到“指尖”的服务理念,提升省、市(州)、区(县)、乡镇(社区)、村(居委会)五级公共文化网络的服务效能。

5.建立平台长效运营机制

平台要切实将运营工作落实到位,构建内容充实,活动丰富,服务群众,监管自我的智慧平台。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建立初期大部分工作主要投入在信息发布和内容更新中,已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平台的内容运营和服务活动是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的生命线,还需完善后勤保障,理顺运行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和经费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机制,在规范中前进,在发展中放眼未来。让全省文旅系统内各单位100%的场馆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服务效能的管理模式,提升各场馆活动报送及服务量,扩大服务面积和产业体积,力争实现每月500场次以上线上活动运营量,逐渐形成产业推动的合理考核与竞争监管机制,从而改变以往公共文化服务的弊端,切实让老百姓从平台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积极主动的互动式管理、体验式推广、自媒体运营、交流式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得以成熟运作,让文化工作和公众用户逐渐从基本的浏览网上信息的旁观者逐渐转化为推动我省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主导者。

6.建立平台网络安全服务条例及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事故接二连三,网站成为不法黑客重要攻击目标,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在事件发生前及时预警、防止事件发生;事件发生时迅速处置、减少损失;事件发生后及时恢复,减少影响;都成为维护网络安全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可以使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的正确方法,熟悉预案的相关程序,确保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的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通过演练,不断提高运营团队掌握应急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发现预案设计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平台网络安全实际需求,提供资产梳理、漏洞扫描、基线核查、安全加固建议等一体化的安全评估方案,资产梳理切实落实安全访谈和调研,梳理信息资产和业务环境状况,针对重要业务系统制定评估详细方案,脆弱性评估要做到通过Web扫描、漏洞扫描、基线检查、漏洞验证等手段,识别业务系统安全脆弱性风险,防御能力评估方面通过模拟黑客进行信息收集、应用及系统入侵,验证防御体系的安全防御能力,通过人工或工具产品检测主机系统上的恶意文件和网络行为,判断主机失陷状态;另外,同城异地灾备通过备份容灾,当一个数据中心不能实现业务时,通过另一个数据中心双活切换,使得服务可以正常运行。总之,基于安全评估结果分析系统安全风险和威胁,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处理方案。

三、服务下沉,夯实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位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保障,文化服务“沉下去”,才能够解决和夯实我省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中央持续不间断地推动文化惠民政策和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精准落地,使部分地方基层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尤其是脱贫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依旧不高,服务不均等、不均衡,部分基层农村群众根本没有享受到应该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多彩贵州文化云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将一批优质文化项目、一系列优秀文化节目通过多彩贵州文化云直播、移动线上服务、云盒、终端、培训服务等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田间地头,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水平。多彩贵州文化云将通过创新文化惠民服务方式、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沉下去”,给基层群众带来的不仅仅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和文化活动,更给百姓们带来了文化知识、带来了科学技术,真正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够将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四、多彩贵州文化云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打算

下一步,多彩贵州文化云将继续依托新科技、新方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数据的直达。依托贵州省内群文活动,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基于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实现用户创造内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贴近展示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据治理,建立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决策的指导性和引领性,促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同时,平台将继续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形式,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城乡基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脱贫地区倾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将贵州的民族文化等内容,向全国用户进行宣传推广,让外省市群众了解贵州文化、走进贵州并助力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

猜你喜欢

贵州群众服务
多让群众咧嘴笑
贵州,有多美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