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南繁植物检疫

2022-12-06张巧荟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南繁植物检疫调运

张巧荟

浅析新时期南繁植物检疫

张巧荟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 海南三亚 572000)

南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科研育种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重地,为全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植物检疫是防止外来植物检疫性病害入侵南繁基地重要措施。随着海南省自由贸易港以及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建设,对南繁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目前南繁地区植物检疫工作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新时期南繁植物检疫工作提供借鉴。

南繁;植物检疫;问题及对策

南繁是借助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省南部地区全年气候湿热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南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科研育种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重地,为全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植物检疫是全球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防止外来植物检疫性病害入侵南繁基地重要措施,因此,抓好植物检疫工作对保障南繁基地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1 南繁概况

南繁基地是指海南岛南部,特别是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等市县,常年平均气温在24~25℃,全年日平均温度最低的1月份仍达19.8℃以上,能满足农作物周年正常生长。目前,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数百家单位和种子企业,数千名科研人员在南繁基地从事作物品种选育、亲本繁育、种质鉴定和种子生产等活动(图1)。以2021—2022年南繁季活动情况为例,其中育种面积最大的省份为山东省,育种面积最小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育种面积最大的市县为乐东县,育种面积最小的市县为临高县。

近年来,海南在加速农作物品种改良、原种扩繁和制种方面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其中南繁基地则被誉为中国种业的“硅谷”。在我国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中,80%以上经过了南繁加代选育。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及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建设,南繁基地作为“全国和世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汇集地及中转站”的风险也逐渐加大[2]。作为新品种培育、南繁种子生产和质量鉴定的南繁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种子、种苗频繁出入,给病虫害疫情的传播带来了潜在风险。

图1 2021—2022南繁季南繁育种情况

此图系根据全国植物检疫系统平台南繁管理端导出,以最终实际为准。

据统计,2019—2020年度南繁季,共有623家南繁单位开展南繁育制种(图2),涉及约40种粮食和蔬菜作物,共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998份,完成南繁作物产地检疫任务约为170千亩(1亩≈667m2)。2020—2021年度南繁季,共有720家南繁单位开展南繁育制种,涉及约40种粮食和蔬菜作物,共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 162份,完成南繁作物产地检疫任务约为230千亩。2021—2022年度南繁季,共有824家南繁单位开展南繁育制种,涉及约40种粮食和蔬菜作物,共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 230份,完成南繁作物产地检疫任务约为290千亩。

图2 近3年南繁季南繁活动情况

随着南繁活动的不断发展,南繁基地存在育制种单位(个人)多、种子调出地复杂、育种作物类目多、病虫害易发生流行等问题。因此,做好南繁基地植物检疫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随南繁种子传入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保障南繁基地生态安全[1]。

2 南繁植物检疫工作

每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寒,而海南温热气候仍适合种苗材料繁育,因此10—12月为南繁繁种材料调入海南岛的高峰期。每年1—3月因繁种材料临近收获,需要产地检疫,故该时段为南繁产地检疫申报的高峰期。产地检疫结束后,南繁单位陆续将繁种材料调运出岛,因此,每年3—6月为南繁繁种材料调运出岛的高峰期。南繁植物检疫工作流程共有5步,包括登记备案、产地检疫申报、田间调查、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

2.1 登记备案

凡在海南省从事南繁活动的单位(个人)每年均应进行南繁登记备案(图3),南繁登记可通过登录中国南繁网或全国植物检疫平台端实名注册,详细填写相关信息,登记内容包含单位基础信息、南繁活动信息、基地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等。

图3 登记备案流程

2.2 产地检疫申报

南繁单位(个人)持调出地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于证书有效期内进行南繁产地检疫申报(图4),申报可通过登录中国南繁网或全国植物检疫平台(企业端)进行办理,申报内容包含种植作物、面积、品种和上传植物检疫证书等。

图4 产地检疫申报流程

2.3 田间调查

南繁单位(个人)在南繁作物收获前7~15 d向所在市县的南繁植物检疫机构或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提出产地检疫申请,经检疫员田间调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具体办理流程见图5。不合格的按照检疫性对象管控要求进行销毁或除害处理,不予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图5 产地检疫合格证办理流程

2.4 调运

产地检疫合格后,南繁单位(个人)可凭签发的产地检疫合格证于调运前在全国植物检疫平台(企业端)提交调运申请,受理通过后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具体办理流程见图6。南繁单位(个人)凭植物检疫证书方可将种苗材料进行省内外调运。

图6 调运办理流程

3 南繁植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

3.1 不登记备案

个别南繁单位(个人)不按规定进行南繁登记备案,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的情况时有发生。

3.2 无证南繁

个别南繁单位(个人)擅自将未经调出地植物检疫机构产地检疫的种子带到南繁基地进行繁种,繁种期间未向当地植物检疫部门申报。

3.3 违规调运

个别南繁单位(个人)擅自将未签发植物检疫证书的繁种材料调运出岛,部分承运单位违规承运无证种苗,增加检疫性病害的传播风险[4]。

3.4 非法种植

个别南繁单位(个人)私自携带违禁作物和未经审批的转基因材料进入南繁基地开展种植试验。

3.5 检疫队伍力量薄弱

南繁基地每年的产地检疫面积约为25万亩,但基层专职检疫员人手严重短缺,且仍需兼顾测报、防控等其他日常工作,无法满足当前南繁植物检疫工作的需要。

4 解决对策

4.1 加快推进南繁植物检疫法规建设

开展南繁植物检疫工作必须依法依规,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南繁植物检疫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现行的关于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法规是1983年颁布2017年修订的《植物检疫条例》,随着时间的迁移,曾经的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的形势[5]。因此,有关部门要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好时机,结合南繁植物检疫的工作实际,在《种子法》《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现有的植物检疫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专门规范南繁基地植物检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优势,以依法治理为准绳,提高南繁植物检疫工作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6]。

4.2 重视检疫宣传引导工作

各省南繁管理部门应强化植物检疫法规、南繁检疫程序的宣教力度,督促指导本省南繁单位(个人)依法依规开展南繁活动,按时进行南繁登记备案和产地检疫申报,主动配合南繁植物检疫机构开展产地检疫、转基因监管抽查等工作。

4.3 严格植物检疫监管

创建“海南+X”的工作模式[7],联合其他各省植物检疫机构开展省间合作检疫,形成省内岛外两头监管的格局[8],加大对南繁登记备案、产地检疫申报、非法种植和违规转基因试验的核查力度,做到南繁育种材料未经检疫不落地,未经检疫不离岛,切实保障南繁基地生态安全。

4.4 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协同公安、自然资源、交通、邮政等相关部门,建立执法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无证南繁、违规调运致疫情扩散、非法种植、违规转基因试验等非法南繁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果”,形成联打联动高压态势。

4.5 做好南繁安全防控管理

由于植物检疫性病害对人类的伤害显著轻微,相比于其他可在人类中传播的疫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总是被人们忽视,检疫意识相当淡薄。南繁单位(个人)应充分认识到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南繁基地生物安全管理,做好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严禁非法种植和违规转基因试验,如育种需要,需经过公安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批准和备案,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试验、生产、运输、废弃物等全流程监管。

4.6 加强检疫队伍建设

加强对检疫员专业知识和检疫法规的培训,通过开展现场讲授、田间试验和网络授课等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检疫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检疫设备和植物疫情病原物快速检测技术[9]、开展与专业检测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满足日常南繁基地植物检疫的查验需求[10],从而提高南繁区域重大植物疫情监测效率。另外,积极谋求改善南繁植物检疫工作待遇,探索建立畅达的晋升机制,以此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此项工作。

5 结语

植物检疫不是一座孤岛活动,而是一项与社会、生态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相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校、南繁单位(个人)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将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范畴。通过推行植物检疫案例教育,普及检疫对象和防控常识,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保障南繁基地生产生活安全。

[1] 高燕平, 刘艳俊, 白育铭, 等. 山西省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 植物检疫, 2021, 35(6): 61-64.

[2] 农程,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探析[J]. 新农业, 2021(23): 40.

[3] 姚红梅. 关于加强南繁检疫工作的思考[J]. 上海农业科技, 2009(5): 17.

[4] 付哲, 李晓兵, 吴爽, 等.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J]. 现代农业, 2021(6): 83-85.

[5] 秦天宝. 中国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与未来[J]. 中国环境监察, 2021(10): 60-61.

[6] 周泽雄, 苏豪, 吕宝乾, 等. 南繁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监管工作成效与思考[J]. 植物检疫, 2021, 35(6): 65-69.

[7] 李艺娟. 加快智慧海关动植检发展推进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数字化[J]. 大数据时代, 2021(10): 22-23.

[8] 佚名. 确保农业安全农业部加强南繁基地[J]. 福建稻麦科技, 2014, 32(2): 27.

[9] 张孝峰, 新形势下对植物检疫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3): 312-315.

[10] 孟淑春, 徐秀苹, 宋顺华. 提升种子净度检验能力的重要性[J]. 蔬菜检验检测, 2021(12): 46-49.

Discussion on Plant Quarantine of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Qiaohui

(Hainan Administration of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Sanya, Hainan 572000, China)

Nanfan Base is an importan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eeding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forefro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modern seed industry, which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hina. Plant quaranti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event alien plant quarantine diseases from invading South propagation base.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e trade port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transfer bas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global plant and animal resources, higher requirements were put forward for plant quarantine in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ponder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lant quarantine work in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bas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quarantine work in the new period.

off-season plant breeding; plant quarantin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41

A

10.12008/j.issn.1009-2196.2022.10.014

2022-05-31;

2022-06-23

张巧荟(1988—),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E-mail:zqh913@qq.com。

(责任编辑 林海妹)

猜你喜欢

南繁植物检疫调运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预防牛长途调运应急反应探讨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2019年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德惠市举行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考虑多次往返配送问题的抢险救灾物资调运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作物南繁检疫中的技术问题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