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地区辣椒死棵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2-12-06朱丽梅王淑霞王付彬任艳云田英才刘艳芝
朱丽梅 王淑霞 王付彬 任艳云 田英才 刘艳芝
济宁及周边地区干制辣椒生产以簇生朝天椒为主,种植面积约6.67 万hm2,占山东省干制辣椒种植面积的1/2 以上。 以大蒜套种辣椒模式为主,一般2 月中下旬育苗,4 月20 日前后移栽,9 月中下旬收获上市。 与麦套辣椒(一般3 月中下旬播种,5 月中下旬移栽,10月中下旬收获)相比,具有定植早、返苗快、产量高、品相好、效益高等特点,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但随着大蒜—辣椒的常年连续种植,从2017 年开始,辣椒死棵现象时有发生,一般6 月中下旬出现发病中心,7 月下旬8 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2022 年发生最为严重,死棵率在30%~40%,严重的地块达80%及以上。
1 2022 年辣椒死棵发生的特点
田间死棵现象主要由辣椒根腐病、疫病等土传病害引起。 大部分辣椒定植后就开始出现萎蔫现象并逐渐加重, 数天后干枯死亡,也有少部分辣椒在苗床上就开始出现死棵现象; 染病植株绿色萎蔫,拔出后可见茎基部呈黑褐色;浇水后死棵加重,甚至成片死亡;化学防治效果不佳; 之前未种植过辣椒的地块少发病或基本不发病;排水通畅、上年未被淹的地势较高地块发病轻。
2 发病原因分析
2.1 品种不抗病,种子本身带菌
本地干制辣椒品种以三樱椒为主,不抗根腐病。 基本都是常规种,多来自河南等地,也有部分是农户自留种。 种子企业多而小,一般缺少规范的繁种田,采收后的种子经过简单的清选、包装后进入市场,种子本身即带有病菌。 育苗前虽然经过温汤浸种、药剂处理等多个消杀环节,仍出现苗床死棵现象。
2.2 大蒜—辣椒连年种植,土壤病原菌大量积累
辣椒根腐病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 年,甚至更长。 根腐病是辣椒和大蒜共生病害,常年大蒜—辣椒套种模式导致根腐病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尤其受2021 年秋汛影响,露地辣椒受涝严重,造成土壤病原菌大量繁殖、积累、传播。
2.3 春季气候异常,辣椒发育迟缓
近年来,春季回温早,为了促进辣椒早发棵、早坐果,本地蒜套辣椒一般在4 月上中旬即完成定植。 2022 年气候不同于往年,3 月气温偏高,4 月上旬温度较高, 不少农户在4 月12 日之前就将辣椒苗移栽到了蒜地里。 但定植后,气温较往年持续偏低, 最低温度仅5~6℃, 辣椒定植后长时间不生新根,生长发育缓慢,植株抗性减弱,是2022 年辣椒根腐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原因。
2.4 大水漫灌利于病原菌传播
本地农户一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浇水后,易导致病原菌迅速、大面积传播;同时,由于浇水后田间湿度迅速升高,病害极易发生,出现“浇一次水、死一片苗”的现象。
2.5 种地不养地,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大多数农户施肥仍以化肥为主,不施有机肥或施用有机肥质量不高、数量不够。 常年连作和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pH 值升高,EC 值增大,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
2.6 化学防治尚无特效药
辣椒死棵主要由土传病害引起,重茬、连作地块发病重,尚无特效的化学防治方法。同时,化学防治主要针对病原菌,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需要不断研制筛选新药,以提高防效。 另外,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还容易造成有益菌群被破坏,加重病害的发生。
2.7 生物农药起效慢
生物农药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而目前市场上的生物农药,可用来预防,一旦发病,用来治疗,远不如内吸性的化学农药高效、速效。
3 综合防治策略
3.1 加强抗病品种选育,种子、苗床消毒杀菌
从田间发病情况来看, 簇生朝天椒发病重,艳椒系列单生朝天椒品种发病轻,由于本地露地辣椒仍以簇生朝天椒为主,选育抗根腐病的簇生朝天椒品种是防治辣椒根腐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措施。 同时,建议辣椒种子生产企业异地建立规范的辣椒繁种田,从非辣椒主产区的健康地块采收健康种子,并对种子进行专业规范处理,从源头提高种子质量,避免种子带菌。
生产过程中,严格做好种子和苗床消毒处理。 播种前晒种1~2 天,然后用55℃温水浸种10 min 并搓洗,再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0 min 并冲洗干净,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 min 并冲洗干净,之后浸种8~10 h,用纱布包好置于25~30℃室内催芽。 选择未种过辣椒的地块作为苗床,配制床土宜选择腐熟的土杂肥或腐植酸生物菌肥,增加土壤含氧量,补充营养,疏松床土,利于养深根苗。 苗床可使用1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5 g/m2拌土撒施。 出苗后每5~7 天喷施100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500 倍液,并喷施生根营养素,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3.2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
实践表明,与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非蔬菜作物倒茬轮作,可以有效减轻辣椒死棵的发生。 建议与粮棉作物倒茬轮作3 年以上再种辣椒。 还应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 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不能将病株和病残体随意丢弃在田间和沟渠中,以减少病原菌数量。
3.3 避免过早定植,及时中耕起垄
建议4 月20 日左右气温稳定后再定植, 以防定植过早遭遇低温为害。 移栽缓苗后,适量冲施提苗肥促进发棵。 大蒜收获后中耕松土,以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根基氧气供应情况。 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增加植株抗病性。 中耕应掌握前期宜深,松土透气,纳雨蓄墒;中期宜浅,避免伤根,封垄后停止中耕的原则。
3.4 科学浇水
高温期间宜早、晚浇水,防止雨前、雨后浇水和久旱后猛浇大水,忌大水漫灌、串灌和灌后田间积水,建议采用多口、小水、勤浇的方式浇水。 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并适时中耕,降低田间湿度。
3.5 改变施肥方式,提升土壤质量
对于常年大量使用化肥的地块,可以施用含有解磷、解钾菌群的菌肥,基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 农家土杂肥为主,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秸秆还田效率, 增施土壤改良剂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降低土壤pH 值和EC值,创造有利于辣椒生长的土壤环境。追肥时,注意全营养施肥,可以选择辣椒专用肥,并注意因地施肥,缺什么补什么, 平衡施肥, 避免肥害和缺素染病。
3.6 提早化学预防
由于是土传病害, 一定要提前施药预防,如发病后再用药效果甚微。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用药范围, 避免大量用药破坏有益菌群。定植前可每1 hm2用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337.5~450.0 g 和细土500 kg拌匀制成毒土,均匀撒施于对应的种植行内,药剂入土深度15 cm 左右。定植时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2.5%咯菌腈乳油1 000 倍混合液蘸根,定植后1 周和4 周分别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 倍+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混合液灌根处理,或40%氟硅唑乳油10 000 倍液灌根预防,以降低辣椒根腐病发生概率。
3.7 综合生物防治
通过“以菌治菌”,利用微生物防治辣椒根腐病能够减轻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为害,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新手段。 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对辣椒根腐病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是目前辣椒生物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生产上,受土壤环境、栽培方式等影响,单独试验生防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 研究表明,将由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2×109cfu/g)、泾阳链霉菌(有效活菌数≥1×109cfu/g)、康宁木霉(有效活菌数≥1×108cfu/g)3 种生防菌按照1∶1∶1 的比例配成复合生防菌, 并按1%的比例添加到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山东省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酵素菌(BYM-FOOD)发酵褐煤及黑腐酸研制而成,其有效活菌总数5×107cfu/g、有机质含量55%、pH 值7.3],施入土壤,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24 h 后定植辣椒,能显著降低辣椒根腐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到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