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红莲:铭记“奉献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

2022-12-06石岳巍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店区小泉红莲

文本刊记者 石岳巍 郭维易

红莲,其花语是坚毅、勇敢,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向世界诠释无限美感。人如其名。太原市小店区北营小学的牛红莲老师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完美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和敬业奉献。北营小学的校长乔慧君说:“无论交给牛老师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她都有办法让这个班级成为年级第一。她特别敬业用心。”牛红莲的同事赵冰琪说:“牛老师是一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优秀教师,我觉得她就是防风网上最密实的那一块,有她在就让人感到无比安心、放心。”她的学生们说:“牛老师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每一个人。”牛老师自己说:“促使我一直扎根在北营小学,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工作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从未忘记1993年从太原师范学校毕业时,我和同学们在校门口拍照留念,背景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字:‘奉献于小学教育事业’。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心怀大爱,有缘遇见便坚定守护

工作29年,牛红莲完整带了六届毕业生。她说:“细细回想,这其中有喜有忧、有苦有甜、有得有失,但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作为教师的那份幸福。”她爱着自己教过的所有学生,她认为,既然有缘成了他们的老师,就要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负责,做他们最坚定的守护者。

2012年9月,她接手的班级中有名叫小泉的学生,其从小父母离异,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不仅严重缺乏母爱,父亲也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暇陪伴他,导致这个孩子就像一只小刺猬,时时刻刻包裹着自己,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为此,她经常与孩子谈心,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爱他、引导他、教育他。在她的感化下,孩子有一天竟脱口叫了她一声“妈妈”,此后一叫就是五年。

小泉上中学以后,每逢春节、教师节都会给牛红莲打来电话,祝福、想念和感激的话说也说不完。2020年6月小泉中考,从估分到报考志愿,他的爸爸一直在征求牛老师的意见,她不厌其烦地给父子二人分析利弊、提出建议。当孩子被山大附中录取后,小泉爸爸第一时间给牛红莲打来电话,感恩孩子成长路上遇到了牛老师。牛红莲对他说:“这是孩子勤奋努力的结果。你有一个自律自强的好儿子。”没想到电话那头的男人竟哭了起来,对她说道:“牛老师,真的特别感谢您,要是没有您,就没有小泉的今天。”

然而让牛红莲没有想到的是,小泉在今年突然出现了情绪和成绩的双重波动,无奈,小泉爸爸只好再次联系到她。原来,在“高手如云”的山大附中,孩子学习一直比较吃力,最近的数学成绩更是严重下滑,他的爸爸甚至向朋友借了两万元钱给孩子补课,可是效果依然不理想,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牛红莲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给孩子打了电话,安慰、指导和鼓励这个把她当做妈妈的孩子。在电话聊天的最后,小泉向她保证,一定会努力调整状态,不辜负“牛妈妈”的期盼。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自己的学生天经地义,而爱别人的学生则需要更加博大的胸怀。2020年上半年,刚刚开始研究“直播上课”的牛红莲遇到了一个特殊状况——一名素未谋面的学生希望进入她的课堂。这个孩子叫小裕,是牛老师所在的北营小学一位保安大爷的孙子。记得那天,孩子的父亲急匆匆地找上门,说出想让孩子进她钉钉群听课的想法。原来,孩子所在学校目前只开设了数学直播课,看着邻居孩子语文书上工整的笔记,父亲着急了,一家人就商量出这么一个办法。牛红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知道不到万不得已这位父亲是不会这样做的,而她是一名教师,只要孩子需要她,她就会尽力而为。就这样,她的直播课堂多了一个“临时学生”,她按时帮孩子批改和辅导作业,帮助和鼓励着他。在她看来,这只是一件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孩子的家长却始终感激不尽,因为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牛老师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心如磐石,风雨中的“主心骨”

2022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反复。由于班内一名学生与其父是确诊患者的密接者,牛红莲和班内的44名学生及6位老师成了次密接者,需要进行为期14天的单独隔离。

4月3日,牛红莲接到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她努力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平复下来,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学校,在班级群里通知家长准备孩子需要的物品。在接下来的三个半小时内,她与北营社区工作人员刘萍通话10次,与29位家长电话沟通。家长的惊慌、孩子的哭泣,深深地刺痛了牛红莲的心,但是她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能哭,必须挺住,孩子和家长需要我,我是他们的主心骨。”

当所有的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顺利进入隔离点后,已是深夜十二点,牛红莲才开始整理相关信息,以便第一时间汇报给校长和医护人员。所有信息汇总完成已是凌晨两点。她知道,此刻的家长一定和她一样因担心孩子而难以入眠,便在班级微信群发出信息:“家长们,让大家担惊受怕了。但是越是困难时刻我们越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请大家安抚好孩子,保护好自己,我们一定会赢!”家长们纷纷回应,相互鼓励的话语刷屏了。

由于隔离期间采取的是“核酸双采”的检测方式,每天鼻腔内8厘米的核酸检测棉棒已让孩子们害怕不已,不少家长也对此表示担心。牛红莲此时再次发声,告诉家长们,她和家长们一样担心和心疼孩子,但“核酸双采”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她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坚强,并且时刻关注密接孩子一家的动态,把各种消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校。

4月7日,她和一起隔离的数学、英语教师克服一切困难,按时按要求地开启了“直播课”。孩子们准时进入直播间,按时提交作业,背诵、读写都努力做到最好。家长们纷纷表示:“陪孩子们上课,我们有事做,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牛红莲告诉孩子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不抱怨、乐观面对,因为有一群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于是,一些学生用画画的方式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虽然作画工具简单,但真情不减。

每天,牛红莲不仅要关照密接者一家的情况,还要照顾因家长无法陪同而与自己同屋孩子的饮食起居及学习;不仅要给自己的学生上好直播课,还要特别安排语文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走进21个班的钉钉群了解老师们的直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当夜深人静,当天的工作完毕,孩子们都进入梦乡时,牛红莲便用心记录下与孩子们一起抗疫的点点滴滴。她每天的休息时间仅有短短的四小时甚至更少,但她无怨无悔。她说:“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我作为一名党员更是义不容辞。”

14天的隔离在有惊无险中度过。当一张张“解除隔离医学通知书”发到每个人手中时,大家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而牛红莲也用一篇近两万字的《惊历》记录了这份“爱与坚守”的全过程。她用坚守完成了这份爱的守护,用爱诠释了坚守的意义。

心有远方,让教育人生无限丰盈

29年,牛红莲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用自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对孩子们的满心喜爱,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29年,她用自己的人生准则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如今,她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接续努力上进,紧跟教育教学新步伐,为身边年轻人的成长树立了榜样。

2017年11月,她代表小店区参加太原市“升华杯”新课堂教学大赛,为了不辱使命,她化压力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备战中,夜以继日地准备,连续几个晚上都是只睡两三个小时,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牛红莲说:“当得知荣获一等奖时,自豪感、幸福感涌上心头,所有的疲惫都不见了。我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交给我的任务。感谢我的团队,也感谢我自己,是对教育的这份热爱与责任心让我们在接受任务后努力做到了最好。”

2020年12月,太原市第三届“升华杯”大赛前,她被小店区教研室教研员田荣萍老师召回辅导参赛教师,她毫无怨言,倾囊相助,所辅导的水工小学王真老师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牛红莲的爱人也是北营小学的一名教师,叫李彦斌。据他介绍,为了上好一节课,牛老师常常钻研教材至深夜,反复琢磨,为高效课堂做足准备。牛老师经常抱着学生的作业本回家,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如果头天晚上没批改完,牛老师会在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批改,为的是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所带班级的成绩总能名列前茅。她也先后荣获“太原市教学能手”“小店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小店区师德标兵”“小店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并州‘四有’好老师”等称号。

记者跟踪采访牛老师时发现,她一直在忙碌着:组织课堂教学、课间安排学生统一喝牛奶、听第二天要去区里赛讲老师的示范课、给语文组全体教师培训……即使在午休时间,她也在挤时间给学生批改作业。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时光在走,学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牛红莲对教育的那份挚爱。她一直坚信爱可以产生奇迹,相信叶的奉献必将迎来花儿的精彩绽放。现在,她仍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用爱书写着自己教育教学的幸福故事。

猜你喜欢

小店区小泉红莲
太原市小店区“推普周”活动异彩纷呈有实效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小店区关工委召开“五老”聘任大会暨培训会议
“剪纸春联”送祝福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小泉纯一郎身后的神秘“女皇”
江小泉生气了
布娃娃喝酸奶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
太原市小店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