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通用码头(1#泊位)工程引桥灌注桩施工
2022-12-06张文锋
张文锋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引桥工程长1665m,宽17m,分为26 个结构段,每个结构段有9 个排架,每个排架由3 根桩组成,排架间距7.5m,同一排架的桩间距6.5m。引桥工程接岸处有10 个结构段,全长612.61m,桩基为嵌岩灌注桩,桩径1.0m,共354 根,其中引桥第4 结构段第32 排架至第13 结构段为水上灌注桩,桩径1.0m,桩顶标高+1.9m,嵌入中风化岩不少于3.0m,钻孔深度14~26m,共258 根。
1.2 工程特点分析
其一,当地5—10 月为雨季,11 月—次年4 月为旱季。雨季降水丰富,海上风浪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平台搭设难度大。旱季雨水较少,海面平稳,风浪小。考虑总体施工工期,将水上灌注桩施工安排在旱季,减少安全隐患,增加有效工作天数。
其二,中风化砂岩层嵌入了灌注桩,施工效率较低。
其三,钻机作业平台需在水上灌注桩施工前搭设。搭设约615m,搭设拆除工作量大,钢材用量大。施工前经过计算,保证钢平台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根据施工工期及周转次数核算需用平台的套数。
其四,个别桩基位置覆盖层较薄,无法稳定钢护筒,需要提前抛砂加厚覆盖层[1-2]。
2 施工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 所示。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施工方案确定
常规水上灌注桩施工工艺是先打设辅桩,通过辅桩安装施工平台,然后打设钢护筒进行水上灌注桩施工。该工程由于施工水域旱季风浪小,水面平稳,通过方案比选,直接利用钢护筒作为支撑受力桩基,在钢护筒上焊接牛腿,搭设施工平台。大大节省了一次性投入的周转材料,减少工程量,加快工期,节省费用[3]。
4 施工工艺
4.1 钢护筒加工、打设
委托专业队伍在项目部场地内加工制作钢护筒。单个钢护筒长1.5m,内径1.04m,采用8mm 厚钢板焊接而成,根据使用要求接长,接头处焊接严密,不得漏水。
水上灌注桩钢护筒长11~21.5m。钢护筒加工成型后,装船,采用65t 方驳吊机吊装至2000t 方驳上,然后运输至现场(见图2)。
图2 钢护筒吊装示意图
采用160t 方驳吊机吊DZ-90 型振动锤振沉钢护筒,下沉深度根据桩孔的具体地质情况确定,打设深度为打入强风化岩层0.2m。钢护筒打设前,在方驳边缘用35#工字钢焊护筒限位架,由测量人员用GPS测放桩位坐标,放样误差≤5cm(见图3)。
图3 钢管桩限位架
在振沉钢护筒时,若发现偏差过大,应通过起重机调整振动锤的位置,及时纠正。用全站仪检查钢护筒的垂直度。
4.2 水上施工平台搭设
4.2.1 牛腿安装
牛腿的焊接位置依据桩顶部的标高,在钢护筒振沉稳定后确定。在平台完成后,将高出标高的部分用气焊剪掉,并按实际长度将低于标高的钢护筒接长。牛腿以30cm 的双I40 工字钢焊接而成[4]。
4.2.2 平台纵梁安装
钢护筒牛腿焊接完成后,及时安装纵梁。纵梁采用I40 工字钢由方驳运输到施工现场,用65t 方驳吊机吊运纵梁搭放在钢护筒的牛腿上,调整好精度后,将纵梁与牛腿焊接牢固。
4.2.3 平台横梁安装
横梁采用I20 工字钢,按间距0.6~1.2m 搭设在纵梁上。横梁就位后,将横梁与纵梁焊接成整体,接触部位必须满焊。
4.2.4 铺设木板和安装栏杆
平台顶面铺满厚度5cm 的木板,同时预留出搭设钢护筒的位置。防护栏立杆采用φ50×3mm 钢管,按每1.5m 设置1 道,高度为1.2m,横杆采用φ12 钢筋,设置3 道。
4.3 泥浆制备
泥浆用膨润土与清水勾兑而成。把清水注入泥浆机中,投入膨润土勾兑。选择3PNL 泥浆泵与80 钢管相连的管输送泥浆至各槽孔。回收浇灌混凝土时顶托出的质量较好的泥浆,就近排放到沉淀箱。不能满足重复使用性能要求的泥浆,要投入指定的地方,在沉淀硬化后,重新进行处理。
泥浆比重、黏度和含砂率等技术指标需要根据现场钻进的地质情况经试验确定,参考《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48—2001)附录C,泥浆的比重为1.2~1.4,黏度为22~30Pa·s。在施工过程中,每一班都要保证每小时一次对泥浆性能的检测。在土壤发生改变时,应与设计的泥浆质量标准相适应,检测次数应增多[5]。
4.4 钻孔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采用冲击钻机成孔。钻机使用50t 履带吊辅助就位,并使钻机四角标高一致。在冲孔前,要检验钻机的各个部分,尤其底座要平稳,防止在冲孔过程中发生位移。
冲击钻机成孔时,开始用低锤(小冲程)密击,锤高0.4~0.6m,并适时加泥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 后,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使锤高1.5~2.0m,进入正常的连续冲击。应在钢丝绳上做记号,以控制冲程,避免在撞击时放绳太多或太少。对不同地质采用不同的冲程高度。每钻深2~3m 后进行清渣,然后对孔进行清洗,重复循环,直至实现设计孔深为止。钻孔时,为避免孔内残渣过多,造成埋桩现象,应及时将孔内残渣清除出孔。当冲击面为斜岩面或有漂石时,应投入黏土、小块岩石,在冲击成孔之前,先将表面垫平。在风化岩上打孔,振动较大,冲程过高会引起破锤,也容易产生偏孔。应合理控制冲程,避免空锤。在钻孔时,每钻入2m,应吊线检测和检查。如有偏差的地方,要立即停止钻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变层处和容易产生偏差的区域,通过低锤轻击、间歇冲击等方式穿过,使孔径始终保持完整。
4.5 清孔
通知监理工程师,在到达岩面上确定并记录岩样品。在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入岩深度或桩底标高时,应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将岩样品捞取出来,并进行孔深测试。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停止钻进,将钻头吊起20~30cm,进行清孔。用正循环的3PNL泥浆泵将孔隙石渣中的浆液抽入储浆箱,经沉淀后,由泥浆泵皮管输入桩孔,反复循环进行清渣。
4.6 钢筋笼加工、吊运
钢筋笼加工成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等待吊装下笼。钢筋笼的制作要达到设计图的要求,保证根数和间距,钢筋摆放位置正确。用50t 履带吊吊装钢筋笼,主副钩同时起吊,在离地4~5m 处继续吊起主钩,并确保钢筋笼垂直不变形,副钩逐渐下放。钢筋笼对准桩孔中心缓慢下放,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用垂球测量,并做记录。为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下沉或上浮,钢筋笼就位后要牢牢定位。
4.7 导管下放
其一,桩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工艺,安装导管前,用吊车起吊井字灌注架安装,安装要求平稳。其二,导管底管长4m,其他节长1.5m。其三,导管内径为250mm,采用螺纹扣连接。导管连接处加橡胶垫,以保证连接严密,不漏水。在使用导管前对导管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 倍。其四,下放导管时,其底端距离孔底控制在30~50cm。
4.8 泥浆比重与沉渣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测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泥浆比重为1.1~1.2、黏度为20~22s,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合格方可灌注混凝土,如不合格,则置换泥浆或二次清孔[6]。
4.9 水下混凝土灌注
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水下灌注。利用2.0m3强制搅拌机,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保证搅拌时间,做好沉降度等多种试验(见图4)。在灌注之前,先将一个直径小于导管直径1cm 的球胆放入导管,然后将60cm×60cm 的方形漏斗放入导管管口。用9.0m3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至引桥钢管桩临时出运码头,罐车自卸至600t 方驳的灰斗内。方驳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用210 反铲直接装至导管顶部的漏斗内,灌注首罐混凝土的量,应满足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0m 的要求(见图5)。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用120t 方驳吊机作为导管升降设备。
图4 搅拌站混凝土生产
图5 反铲灌注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时,先测量混凝土表面的高度,并伴随着灌注混凝土,缓慢提升导管,从而保证导管埋深在2~6m。随着混凝土面的逐渐升高,埋管达到一定深度后开始拆管。拆管时,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面的标高,然后确定拆管的长度,并做好有关记录,保证导管始终埋深在2.0m 以上,如此循环至桩顶。
5 桩基检测
引桥灌注桩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桩身的完整性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抽查率100%,抽取31 根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测试结果:606 根一类桩、6 根二类桩,合格率都在99%以上。
6 结论
其一,水上灌注桩施工平台的设计与施工,对现场水文情况、潮流与水位、地质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经过多次论证,最终确定用钢护筒做支承桩搭设施工平台。与传统的沉设小直径钢管桩做支承桩搭设施工平台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周转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其二,平台应根据钻机的尺寸进行设计,经过受力计算确定钻机的摆放位置,尽量减少工字钢的使用量和平台面积。施工时,要求对每台钻机的摆放位置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安排专人对所有焊缝进行巡查,发现脱焊必须及时处理。
其三,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和船机设备匮乏的影响,制定经济合理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案,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其四,灌注桩质量控制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为重点。根据实际混凝土的运距和灌注工艺确定。过小的混凝土坍落度会造成灌注困难,易发生断桩现象;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易离析,灌注混凝土容易堵管,也会出现断桩,同时混凝土灰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坍落度,混凝土的和易性必须良好。灌注至桩顶时,需等待约20~30min,确认混凝土灰面是否下沉,如果下沉,继续灌注,直至灌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