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只有下田最快乐
2022-12-06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找到报国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于动乱年代,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深深感到,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
1949 年,高中毕业时,在填报大学志愿这件事上,袁隆平和父母有些分歧。父母希望他学理工或医学。但19 岁的袁隆平自有打算,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作为第一志愿。
1953 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市安江农校教书。1956年,为响应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号召,他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
带头攻难关
因为小时候有过饥饿的体验,袁隆平便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问题。他说:“当我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
1963 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杂交组合的优势现象,认定利用这一优势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于是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在湖南湘西,他和学生们开始了最初的探索。
1965 年,在两次自费前往北京拜访著名育种学家鲍文奎先生后,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正式提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法”,并首次揭示了水稻雄性不育之谜。其后,他成立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选育计划。
后来,袁隆平不辞辛劳地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辗转研究。1970 年的冬天,袁隆平的学生在海南南红农场一处沼泽中发现1 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这让他欣喜若狂。他将转育出来的三粒雄性不育种子命名为“野败”。杂交水稻研究从此打开了突破口。
视水稻如珍宝
在袁隆平眼里,吃饭和睡觉甚至生命都没有水稻研究重要。有一次,试验田被淹,他们师徒几人穿着短裤,赤着胳臂,冒雨抢险,袁隆平还因此得了一场重感冒。
对于来之不易的“野败”,袁隆平更是视为珍宝。但当其他科研人员有需要时,袁隆平却很大方,他将“野败”分送给全国10 多家相关单位,甚至将仅有的一蔸“野败”第二代不育株送出去了一半。
在袁隆平年迈时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照顾行动不便的袁隆平,特意在其住宅附近辟出一块田地,方便他指导水稻种植实践,满足他天天见水稻的心愿。没曾想,袁隆平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也不是吃早饭,而是下田。
袁隆平常去超市看米价,每天都关心天气预报,时时刻刻都挂念着田里的水稻。有一次,有人问袁隆平年幼的孙女:“你爷爷是做什么的?”孙女竟说:“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
2019 年,在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当天,他还关心着水稻的生长情况。
正是这样一位爱水稻的科学家,解决了世界粮食难题,受到世人的敬仰。
名师点拨
一粒种子,一生追梦。袁隆平将种子撒向田畴,收获了“稻菽千重浪”,将梦想扎进心间,立志以身报国。袁隆平的一生,是迎难而上、一心为民、“我将无我”的真实写照,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不慕名利,甘于清贫,把功勋写在中华大地上。
写作应用主题:
1. 家国与梦想:国家的需要是点燃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火种,亦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撑,正是因为梦想的存在,沙漠中才能绽放出奇迹。
2. 创新与突破: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沙漠水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拓宽科学边界的脚步从未停止,“九〇后”的袁院士不断突破自我极限,挑战人生不可能。
3. 无私与奉献:60 年汗水浇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 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望,袁隆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水稻研究,即便荣誉等身,也不改本色、初心依旧。
——长沙市南雅中学 叶佳